(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8149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世界上曾经的伟大建筑 宙斯神像 神庙内倾颓的石柱更在公元522年及551年的地震中震垮,石材被拆卸,改建成抵御蛮族侵略的堡垒。所幸的是,神像在这之前已被运往君士坦丁堡,被阉臣路易西收藏于宫殿内达60年之久,可惜最后亦毁于城市暴动中。罗德岛巨像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边。 阿尔忒弥斯神殿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John Chrysostom 摧毁。 亚历山大灯塔它也是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十四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 这些建筑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看来

2、,保护历史建筑刻不容缓再来,看看中国长城上海浦东地区的建筑保护用夯土和青石垒砌的世界建筑奇观,历经岁月风霜依旧巍然屹立的文化遗产,正面临荒漠化的威胁和人为破坏。旅游区城墙上刻字固然难以修复,更让长城专家忧心的是,在长城沿线其他许多地区,保护工作基本没人做 。浦东历史建筑概况 浦东自成陆以来,已经走过了一千三、四百年的沧桑历程,从古代 的一个盐业聚居地、棉纺织业集镇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城区、改革开放的“龙头”。在浦东的历史长河中,中外建筑师争相表现自己价值、展示不凡身手,他们为浦东留下了大量美轮美奂、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记录了浦东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浦东文脉绵延演进的进程,是重要的文化资

3、源和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积淀着浦东人民的勤劳智慧。 (一)总体概况 1、数量 据到目前为止的调查结果统计,浦东文保部门掌握历史建筑约200余处。其中,民居(名人故居、民宅)86处,约占39;宗教建筑37处,约占17.6;桥梁22处,约占10.5;产业建筑16处,约占7.6;其他祠堂、牌坊等类型48处,约占25.3。 2、年代 浦东现存的历史建筑建造年代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其中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数量较多,保存完好,被建筑专家称之为“弥补了上海建筑史断层”。 类 型总 数区级以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其他备案名人故居4400民宅建筑82101260宗教建筑373034产业建筑162212祠堂建

4、筑4310桥梁建筑221021牌坊建筑4004其他建筑401237目前掌握的浦东历史建筑概况表 (二)浦东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 1、目前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体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挂牌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由新区文保署负责保护管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由区房屋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日常保护管理;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由区规划部门规划管理。 2、保存和使用现状 浦东历史建筑建造年代较早,且大多数为砖木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房屋损坏、屋顶渗漏、墙面裂缝、虫蛀腐烂等情况。由于历史建筑数量多,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有限,目前新区文保署只能抢救性维护几幢破损严重

5、的历史建筑,而其他大量亟待修缮的历史建筑只能维持现状。这些历史建筑居住条件差,住户多而杂,往往一栋老房子里住着十几户人家,私自搭建、乱拉电线等现象严重,危及历史建筑的安全。3、近年来保护修缮情况 “十五”期间,社会资金投入约2116.5万元、政府资金投入约855万,所修缮历史建筑14幢,建筑面积约8700平方米。 2000年以来政府、企业和组织等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大致情况时 间保护或利用对象大 致 情 况2000年黄炎培故居新区财政出资80万元修缮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炎培故居。2000年汤氏民宅(厂区内)上海刀片厂出资80万元,区政府补助10万元,在新区文物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不改变

6、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修复了汤氏民宅。2002年喻氏民宅(原位于东昌路浦城路开发地块)上海仁恒房产公司出资97.5万元将喻氏民宅迁至高行镇解放村牡丹园,完整地抢救保护了该建筑。2002年张闻天故居新区财政又出资430万元整治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闻天故居的周边环境。2003年仰贤堂为了保护仰贤堂,同时做好河道疏通,文物部门与新区河道管理所协调,制定了河道疏通规划,最后由河道管理所出资80万元加固了该建筑的河岸浜基,有效保护了历史建筑。2003年恢复“内史第”项目新区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筹集5000万元资金启动项目,恢复“内史第”历史建筑及整治黄炎培故居的周边环境。2004年川沙古城墙、岳碑亭、

7、林钧故居社发局结合城厢小学校舍改造,把保护川沙古城墙、岳碑亭、林钧故居融入改造规划方案中,并结合川沙镇老镇改造,作为护城河绿化景观对外开放。2004年杨斯盛故居社发局结合浦东中学改造项目,对杨斯盛故居进行了修缮。2004年吴家祠堂外高桥管委会投资1000多万对港区内的区级文保单位吴家祠堂进行了修缮。2004年陶家宅1号经过文保署的协调,由该公司向房产所有人新川物业公司租赁,并出资639万进行修缮。2004年杜宅高炮八旅驻地杜宅,他们请专家对杜宅进行了现状的勘察,并提出了修缮方案,新区文化基金补助了40万。2004年洋泾农业银行原址在开发中对该古建筑进行了保护,并搜索相关资料,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

8、宣传。2005年仰贤堂、高桥黄氏民宅,凌氏民宅高桥镇人民政府将区级文保单位仰贤堂、高桥黄氏民宅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凌氏民宅,委托交大古建筑研究院进行了勘测,制订了修缮方案,召开专家论证会,结合高桥镇老镇整体保护。新区文化基金补贴80万元。2005年由隆花园住宅出资100多万进行修缮,方案经过市文管会批准,现正在施工。三、浦东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护修缮资金缺口大 2、浦东街镇尚无专职的文保干部 3、浦东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 4、合理利用和全面开放尚有一定困难 四、加强保护开发浦东历史建筑的建议 1、加强宣传,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完善保护网络建设 2、切实做

9、好历史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 3、加强政府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浦东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 4、强化新区文管会在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中的权威性那么,为什么历史建筑总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 保护修缮费用是个无底洞(2) 技术和管理人才奇缺(3) 人们没有保护观念,在市场化大潮中,对历史建筑保护,往往只有少数人在奔走呼号。(4) 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对城乡作排查,因而不清楚现在究竟有多少历史建筑,尤其是名人故居(5) 保护法规政策的不完善,在当下建设法制社会的时代潮流中,我们有必要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立法(6) 现行法规与保护工程的冲突如何保护历

10、史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犹如一对孪生姐妹,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但这种保护对于历史建筑而言并不是福尔马林冻结式的保护,而是要利用历史建筑,常言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历史建筑只有在不断地使用中,才能保持他的生命力所在,才能让其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在利用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使其价值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保护再利用的模式 (1)延续原有的功能与用途 (2)经修缮与改造,赋予新的功能 作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场所 作为办公或其他公共事业 作为旅游景点 作为商业、企业会所、社区办公用房或活动中心 1、创新理念,拓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之路。 2、继续发挥政府能动性,促进历史建筑的

11、保护与再利用。 (3)完善保护法规政策 尽快出台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级、分类 制定有利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政策 (4)组建半官方的历史建筑开发公司 (5)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资助与奖励 (6)建立市场体系,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轨道。 总结:历史建筑即为历史上的建筑物,一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在于特色美,它是各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由市民从感知、认识到认同的过程。城市需要发展,但是不能够以割断历史为代价,这是对过去生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我们注重的是城市空间功能的连续性,注重保持城市固有的特色,就必须在旧城更新改造中注重历史建筑、历史风貌的保护,特别是对不被法律重视,但又对城市风貌具有重大意义的非文物类历史建筑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