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86984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阅读教学论教程文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阅读教学论,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目标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要求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方法 第四节 阅读教学的模式 思考与练习的解题思路,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 2、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及各自的长处。 3、掌握文章阅读各种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 学习建议 1、了解阅读教学的目标、方法和模式,注意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 2、要充分激活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 3、强调文章阅读的多元化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解读见解。,重点和难点 1关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2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新动态、新趋势 3当前阅读教学的新方法论 4关于国内阅读教学的不同模式

2、 5关于电脑多媒体技术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课时: 9节,目标:,总体目标: 热爱祖国语文,具有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关心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学会使用工具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阶段目标(详见教材P221-223),具体策略:,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教学应注重师生民主平等对话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3、 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关系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评价系统: 1、评价总体原则: 要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以考查其综合语文素养。它的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项目。 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评价内容和方法 朗读、默读能力的评价 精读能力的评价 略读、浏览能力的评价 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语文课程而言,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知道从什么地方、运用何种方式去获得应该阅读的有价值的文本;能够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梳

4、理、取舍、综合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方法: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脑教育技术。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考: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陶冶心灵、铸造人格 有的文本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有的文本显示出健康的审美趣味 龚自珍病梅馆记 有的文本体现明丽高昂的人格主调 冰心我梦中的小翠鸟 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中西方文章阅读方法的介绍),信息时代的电脑技术,如电脑、软盘、光盘、Internet网络,对阅读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电脑多媒体技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可供选择的阅读路径,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阅读。电子文本的非线性结构方式,对学

5、生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电脑多媒体技术消解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而成为阅读的一个引导者和参照点之一,学生完全可以在丰富的网络资料面前,进行主体性的思考,以充分发掘自己潜在的智力优势,创造独特的认识价值。,关于电脑多媒体技术对阅读教学的影响,一、 关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文本解读的应试化倾向许多教师在分析具体文章的时候,完全按照高考题型的框架进行讲解。教师还要由此编制出大量的模拟试题,运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模式化的题海,遮蔽了学生宽广的视野,甚至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高考的阅读题型,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以传授知

6、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阅读教学还会发生严重的重心偏离。凡是与高考题型有关的内容,就会在课堂上被无限地放大,并且将得到强化训练。而所谓与高考题型无关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就会草草收场,甚至被偷梁换柱。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会考试,缺乏真正的实际语文能力,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和缺陷。2.主题理解的单一化目前阅读教学中对文章主题的解读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一种是教师自己的概括。在考试中,教师的答案似乎是唯一的标准选择,学生也奉为金科玉律,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和自由空间

7、。学生本来应有的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在这种主题理解的单一化中丧失贻尽.,二、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新动态、新趋势 1.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的对课文理解,打开的是五六十个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发展。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窒息了学生原本可以打开的色彩斑斓

8、的丰富世界,扼杀了学生内在的灵性和丰富的想象力。2.文本意义的多元化阐释文章意义阐释的单一化,是社会一元化的折光。随着世界政治格局演化和学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尤其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人们已经认识到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的内核。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审视和阐释,都是出于一个独特的角度,都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试图用一个答案来屏蔽文本丰富的内涵,就会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没有活力。,方法:,1、

9、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明确读书是每个人内在心灵的需求 向学生展示宽阔的读书视野 向学生展示文本和书籍的思想和艺术精华 揭示作品中间的艺术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整体中来理解局部 一篇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局部都蕴涵了整体的全部信息。文本的局部功能只能立足于整体才能得到完美的阐释和说明。 3、使用学生自己的眼光和视角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得出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对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要充分加以肯定和支持。事实上学生的解读,常常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全新的境界。,4、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吟咏背诵法 三境界说 触类旁通法 看序

10、文目录法 泛读法 读结论法 逻辑的体验和方法 5、用独特感知去创造新的作品价值,冷却法法 跳读比较法 探查法 探险航行法 日记法 海绵吸水和沙里淘金法 对症下药法,模式:,教师示范解读 应该十分精练和精粹,展示多元化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例:巴金灯 师生对话讨论 教师主导,向学生提供学术咨询,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问题和审美情趣 学生撰写笔记 一般包括摘录笔记、评点笔记、提纲笔记、心得笔记、提要笔记等。 多媒体阅读教学 强调阅读的交互性和阅读的主体意识,以读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思考与练习的解答要领 1为什么要把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这个问题需要从信息时代的特征和社会

11、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角度来进行思考。 2阅读教学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孔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发掘出学生的个性潜力,学生才能够真正成材。而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是所有课程教学的核心。判断事物的能力,是人独立的标志。,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因为,文学的鉴赏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趣味、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是否具有文学鉴赏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4一个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可以分解为哪些具体的因素? 参见

12、这一章的【解题思路】。 5为什么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为阅读本身就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它具有巨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6阅读教学为什么要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 这是主体教育思想所决定的。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被激活以后,才能使作品价值的创造呈现出多元的丰富色彩。 7学生使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来解读文本,有什么潜在的、深远的意义? 可以为文本增添新的作品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8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 要根据文本解读的实际需求和基本目的。 9你是如何理解接受美学所说的解读创造新的作品价值关于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理论,是我们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请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