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6031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的设想本文作者(邓 宁),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摘要:河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也是甘肃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走廊内旅游资源丰富,品味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基础。然而,近年旅游产业发展比起东部旅游产业发达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目前,如何通过河西走廊旅游营销策划战略,提升河西走廊旅游整体形象,构建旅游精品片区,是关系甘肃省旅游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关键词:河西走廊旅游产业构建设想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之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民族,造就了甘肃省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甘肃旅游资源在全国具

2、有极高的声誉,主要旅游资源综合实力居全国十二位,在我国西部仅次于四川、云南、陕西,居第四位,是旅游资源大省。河西走廊是甘肃通往新疆的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走廊式地形,其主体在祁连山以北腾格里大沙漠以南,东起古浪峡,西至敦煌以西,东西长1200余公里的狭长冲积平原。走廊地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界处,东南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受地球大气环流与地表地形双重影响,造就了该地区奇特的自然风光(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关附近的“七一”冰川、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月牙

3、泉、祁连山天池、鸣沙奇观、沙海绿洲、辽阔的草原等)。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灌溉文化和岩窟文化等大量的人文资源,赋予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是甘肃及西北经济发展的精华,是中国北方著名的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区,被海内外旅游者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也是甘肃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河西走廊的国内影响力逐渐提高,省政府对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断加大对国内旅游市场营销的投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营销措施宣传推广河西走廊旅游,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2008年,国家旅游局牵头发起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规划打破区域界限,突

4、破行政管理障碍,构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努力发展河西走廊旅游产业经济带,对于引导西部产业有序的转移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带动河西走廊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培育旅游带周围的企业,实现产、农、企一体化。一、河西走廊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河西走廊旅游产业有较大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河西走廊重要的非贸易创汇产业。但是,2008年河西走廊旅游收入为30.36亿元,占甘肃省旅游收入的32.5 %,而仅为同期云南丽江旅游收入的52.77%,杭州旅游收入的4.58%。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景区(点)规模小、档次低以及旅游资源和现有部分景区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

5、,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致使不能发挥其旅游整体效应。1.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旅游公共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是现代旅游活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衡量一个城市或区域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就是该城市或区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否完善。河西走廊地处甘肃省的狭长地带,东西走向长,导致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建设明显滞后于旅游公共需求。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偏重于盈利性的旅游基础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一直滞后于大众化旅游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公益性的旅游公共服务产品,

6、如张掖市的甘泉公园、森林公园;嘉峪关市的“七一”冰川等存在旅游公共基础建设严重不足。张掖、敦煌等地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文化及景点,本来应该作为公共产品无偿提供给公众,却变成了地方政府与某些管理部门的摇钱树,根本不能承担其应有的人文价值辐射以及道德教益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公共产品的属性被改变为私营产品,对旅游公共产品的开发转换成为对旅游景区的大量投资,使大量的公共旅游产品流失,加剧了公共旅游产品的供需矛盾。2.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缺乏监督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零负团费”问题。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竞相削价争抢客源,低于成本经营,降低接待规格,改变旅游线路,擅自增加合同约定以外的自费项目和购物项目

7、;第二,旅游购物欺诈。购物点出售一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产品,并与导游人员相互串通私授私收回扣;第三,景区价格上涨,节假日期间价格普遍上调,而服务质量却在下降;第四,导游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导游考试门槛低,素质良莠不齐,在讲解中不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历史遗留痕迹,损害了游客的利益。3.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现代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没有较高的投入,其旅游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1。河西走廊虽然享有国家在政策、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与的优惠,但其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效率不高,投资环境明显劣于中东部地区,吸引资金能力十分有限,自身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地区无力进行资源普查和

8、科学规划,资源规划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档次低下,资金的缺乏使得现有景区无力改造升级,而新的资源又难以开发,严重阻碍了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和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对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4.旅游产业有较好基础河西走廊有一批品味很高的旅游资源,就国家旅游资源而言,河西走廊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历史文化价值,有的还不乏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部分资源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等。随着政府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河西走廊的交通问题也得到有效的改善,旅游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特别是酒泉、嘉峪关两市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使地方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二、河西走廊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近年以来,河西走廊旅游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横向比较,特别是放在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中比较,河西走廊只是一个零头小数。目前主景区的宾馆、酒店、旅行社仍然“吃不饱”,旅游市场并没有饱和,本该扩大接待能力和提高客房利用率的市场,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旅游经济的收入,其主要原因是:1.自然环境约束成为旅游产业带发展的瓶颈传统旅游产业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其代价是自然资源的

10、逐渐消耗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自然环境约束成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发展的瓶颈。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土地的沙漠化,由于沙漠化土地的迅速扩张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和经济损失,使沙漠化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2。河西走廊受到了沙漠生态环境空间上的制约,使旅游用水压力和旅游活动对沙漠边缘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式,丰富了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选择,随着进入沙漠化地区的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其经济拉动效应及提高知名度的作用,不加限制地获取水源,加剧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程度,使之成为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发展的瓶颈。2.外围市场竞争激烈河西走廊周边省区发挥本地优

11、势,试图利用各种机会,加大旅游业的开发力度,旅游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把旅游资源定为支柱产业,并努力向旅游大省推进。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区也把旅游业作为本地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河西走廊与上述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旅游产品结构大体趋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也基本相似,西北地区的旅游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旅游后发地区的差距非短期可以消除,竞争优势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塑造的3。旅游开发建设的创新越来越难,新点子、好创意越来越难得。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旅游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一旦上述地区把它们与河西走廊所共

12、同拥有的旅游优势率先开发成功,河西走廊将很难再与之竞争,失去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发展优势也会被削弱,必将会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失去大量市场。同时,中国加入WTO后,加快、加大了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外旅游业将逐步涉足河西走廊旅游市场,抢夺和侵占客源,将进一步加剧河西走廊旅游业的竞争。3.内部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同居祁连山,共行丝绸路。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祁连山下的藏族、裕固族、蒙古族草原风情的开发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大漠孤城,长河落日的意境相同;甘州卧佛,山丹站佛的实质相近。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河西走廊要深挖各地地方文化内涵,发展地方特色旅游,加强旅游合作,发展大

13、旅游,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共同繁荣。三、专项构造河西走廊旅游产业带河西走廊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是河西走廊璀璨的六颗明珠,六个城市富集的资源,互补的经济,为旅游协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西走廊的六个城市应打破区域限制,全面开放市场,在属地化管理的前提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河西旅游市场空间。根据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河西走廊旅游产业链通过在空间上的延伸,实现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形成跨越区域界限的旅游产业链,根据河西走廊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基础条件,可构建旅游空间链。1.构造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区域旅游4共同体空间是事物发展的承载体,而旅游地系统也就是旅游发展

14、的物质载体5,根据陆大道的“点轴系统”理论,旅游资源整合必须在空间上以点为发展基础,线为发展轴,由点到线到面渐进发展,突出开发重点,实施板块整合,以优势旅游资源区(点)整合开发为先导,逐渐建成精品旅游景区(点),通过景区(点)整合形成旅游线,旅游线整合形成旅游带(圈)。根据河西走廊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景区地域组合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其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可以构建为1个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精品旅游带、4个旅游核心城市(敦煌、嘉峪关、张掖和武威市),3个旅游节点城市(玉门、酒泉和金昌市),4个重点片区(敦煌“飞天”石窟文化旅游区、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区、张掖裕固族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区和武威“

15、天马”文化旅游区),形成由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体系,最终形成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通信、能源等综合运输管道干线为骨架、以产业发展为纽带,辐射带动沿线各景点的发展,形成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和旅游线路有机整合的区域旅游地域系统。 2.整合开发多类型的自然旅游河西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为适应游客多层次需求,着力整合培育诸如安西极旱荒漠生态旅游,祁连山原始森林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敦煌绿洲观光旅游,敦煌、张掖雅丹地质地貌旅游,祁连雪峰,“七一”及“孟轲”冰川的科考探险旅游,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游等一系列具有河西走廊特色的多种自然旅游项目。同时,在借助敦

16、煌、嘉峪关的国际知名度和河西特殊地质、地貌景观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开发具有西部特色的项目,诸如,河西走廊徒步旅行,汽车自驾车旅游,自行车马拉松比赛,酒泉敦煌徒步(乘驼)探险旅游,嘉峪关国际滑翔机和热气球飞行比赛,汽车场地越野邀请赛,祁连山登临探险游等多类型的旅游活动。3.以战略联盟思想整合旅游支撑系统,实现区域“共赢”战略联盟一般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单位之间组成的联盟共同体。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决定了旅游业必须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产业6。河西走廊应从旅游者的这六大需求出发,才能满足旅游者的愿望,获得可观的旅游收入。(1)“吃”是旅游者的首要要素,应大力开发河西地区自己的饮食。旅游者虽然习惯于自己家乡的食品,但在旅游中他们更希望品尝到当地的风味小吃,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作为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