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786007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 自学考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分,共40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分,共20分)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02.4)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 。(02.4)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3.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D ) (02.10)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夸美纽斯 D.亚里斯多德4.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A )的论争。(02.

2、10) 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5.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 )。(03.10)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6.课程的一般结构( A )。(03.10)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7.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D )。(03.10)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8.从主观学习经验和客观学科教材的结合处来看待和解释课程,这是( D )的观点。(04.1) A.课程是知

3、识 B.课程是能力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9.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A )课程观的观点。(04.4)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10. 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B )。(04.4)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11.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的表现。(04.10)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

4、活动D.课程是项目12.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D)。(04.10)A.陈述式B.例举式 C.概括式D.二维图表式13.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C )。(05.4) (07.10)A.杜威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14.在1988年改革之前,( B )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05.10)A.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罗斯15. 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 )。(05.10)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

5、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6.( D )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05.10)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17.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是(B)(06.4)(08.10)A.克伯屈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冯特18.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D ) .(06.10)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9.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B )(06.10)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2

6、0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 )(07.4)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21.课程论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 A )个层面。A.2 B.3 C.4 D.522. 对课程论影响最深刻的学科是( C )。A.心理学 B.教育学 C.哲学 D.教学论23. 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学科是( A )。A.心理学 B.教育学 C.哲学 D.教学论24.课程论的发展应把( D )学科作为基础。A.心理学 B.教育学 C.哲学 D.教学论25.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的是( C ) (07.10)A.审定制 B.自由制 C.国定制 D.合作制26.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

7、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_的论争。( A ) (08.4)A.知识与能力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27.课程目标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他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部分的组成,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借鉴依据。( C )(08.4)A.杜威 B.布鲁纳 C.布卢姆 D.乔伊斯28.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尝试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人是( C )(09.4)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29.被认为是课程论经典的书是( A )(09.4)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课程论C.教学目标分类学 D.现代课程

8、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或2分,共10分;如单项选择每题2分则无多项选择)1.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ABCDE )。(02.10) A.主观法 B.客观法 C.实验 D.经验法 E.活动分析法2.最常见的、最一般的课程结构包括( BCE )。(03.4)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程指南 E.教科书3.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包括( ABD )。(03.10)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道德领域 D.动作技能 E.美学领域4.按照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主要包括( ABC )。(04.1)A.教育目的 B.学科课程目标 C.具体课程目标

9、D.单元教育目标 E.课堂教学目标5.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是( ABCD )。(04.1)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 D.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E.理论与实践6.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CE )。(04.4)A.主题 B.练习题 C.任务 D.教科书 E.评价标准7.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BCDE)。(04.10)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8.课程管理有审定

10、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BC)。(04.10)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9.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ABCE )。(05.4)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10.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BCD )A.培根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斯宾塞 E.赞可夫11.“课程是经验”的观

11、点具有这样的特点( ACD )。(05.10)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12.课程的一般范畴主要包括(BCDE)。(06.4)A.课程思想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E.课程评价13属于课程目标垂直分类的是( ABC )。(06.10)A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D德育目标 E心理教育目标14.当课程被认识为是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BCE )(08.10)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

12、社会意志的体现C.课程是先验的、既定的、静态的D.课程是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的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15.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 ABCE )(07.10)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6.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 BDE )(07.10)A.目标 B.主题 C.情景D.任务E.评价标准17.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ACD )(08.4)A.教学计划 B.教学目标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E.教学内容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课程(03.4) (04.10)(08.4) P218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人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