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5893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规划)辽宁阜新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阜阳煤化工发展规划第一章 概 述一、规划背景(一)全国煤化工发展概况我国煤化工产品多、生产规模较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和电石生产国,也是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目前国内传统的碳一化工产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过去受煤化工技术制约,国内煤化工原料用煤以优质的无烟块煤为主,我国无烟块煤产地集中,运输困难,使无烟块煤价格已高出烟煤一倍以上,且供不应求。随着煤化工技术发展,采用先进的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甲醇、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能源化工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原料煤的来源范围。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和石油对外依存度

2、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催生了国内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煤化工产业,2004年国内第一套煤液化项目开工建设,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也已开工,甲醇、电石等煤化工项目成为投资热点。煤化工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煤制油、煤制烯烃、二甲醚等新型煤化工产品发展迅速,成品油、乙烯、甲醇、电石等产品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二)全省煤化工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省煤化工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较多的产业结构。“十五”期间,尿素、甲醇、焦炭等煤化工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为带动全省相关国民经济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安徽省丰富的煤

3、炭资源得到初步的利用,建立了煤电联产、煤焦化和煤气化三大产品体系,形成了煤化工的产业雏型,主要有炼焦及焦化下游产品的深加工,煤气化制甲醇、合成氨及深加工、电石法PVC和PVA等。2007年全省煤化工实现生产总值约110亿元。主要产品有精甲醇、合成氨、浓硝酸、焦炭、电石等。合成氨和氮肥:全省氮肥生产企业30多家,2007年全省合成氨产量300多万吨,产量位于全国第8位。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安徽淮北集团、安徽昊源化工、临泉化工、合肥四方、安徽三星化工、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徽金禾等7家。焦炭:全省焦炭生产企业12家,2007年全省焦炭产量684.2万吨,产量位于全国第11位。年生产能力5

4、万吨以上的企业有马鞍山钢铁、新兴铸和、淮北长源、合肥钢铁、铜陵亚星、安庆石化、安徽淮化集团、合肥燃气、淮南鑫海共9家。甲醇及下游产品:全省甲醇生产企业6家,2007年全省生产精甲醇29.2万吨,产量位于全国第7位。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有:安徽昊源化工、临泉化工、安徽三星化工、安徽淮化集团、安徽鑫泰等5家。安徽煤化工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安徽省煤化工总体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省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仍为空白,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链短,综合利用差,产品附加值低,

5、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目前,安徽省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近期即可发布实施,此规划中将阜阳作为四大煤化工基地之一进行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百万吨级尿素基地、精细化工等产品。(三)阜阳市社会经济情况 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462.4亿元,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1.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3亿元。(四)阜阳市十一五规划将发展煤化工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力途径 阜阳市“十一五”时期必须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

6、均水平的差距不再拉大、力争缩小,确保五年翻一番,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现价14%以上),2010年达到6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35%,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到二三一的跨越;招商引资五年累计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阜阳市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以上宏伟目标,其关键是要举全市之力组织工业突破,因此规划中提出:切实加快煤电、煤化一体化进程,力争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产业基地。进一步壮大以临泉化工、昊源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扩大吗啉、双氧水、甲醇及部分下游化工产品

7、的生产规模。因此,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业,是目前阜阳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有力途径,也是实现工业突破的切入点。(五)煤化工是我国煤炭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撑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工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我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成为我国占主要地位的煤化工业,并于近年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合成氨产量达4200多万吨、化肥产量4500多万吨,其中约70%是以煤为原料;基于国内石油消费的增长和供需矛盾的突出,煤制油、甲醇制取烯烃等技术引进、开发和产业化步

8、伐加快,诸如神华煤直接液化合成油示范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结合当前煤化工业和未来发展新型煤基能源转化系统技术的需求,煤电一体化、IGCC多联产系统等相关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对发挥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保障能源安全,补充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和满足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推动煤化工洁净电力联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新型煤化工在我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六)煤炭资源的洁净化、煤化一体化是今后产业进步的方向煤炭资源洁净化利用是将节约煤炭资源、技术进步、减少污染作为一个整体,把煤炭洁净高效贯串于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实施社会与经济效益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务院批准

9、的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中国洁净煤技术涉及4个领域14项技术,其中包括煤炭转化(气化、液化)、烟气净化等新技术。现代煤化工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国内外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基地化、集约化、一体化是化学工业发展的良好模式,适宜于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坚持一体化,就是把大型煤化工装置和煤矿结合起来,采取煤电化一体化联产模式。把煤气化装置建在矿上(或临近矿区),力求减少煤炭运耗及运费,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煤炭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完善产业循环链条,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煤化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形

10、成企业群体的集成。基地内集中布置相关企业,可以充分、高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根据煤化工产业的特点和不同产品、不同装置之间的联系,将单一装置或企业的过剩能量或废弃物消化在企业生产循环中,走资源再生和循环经济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低值资源的增值,产生循环效应。总之,建设煤化一体化基地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高度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理念,是今后煤炭产业进步的方向。2、 规划编制依据安徽省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阜阳市十一五规划;阜阳市统计年鉴;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法规;国家及行业有关的产业政策;阜阳市地

11、方资源及经济现状资料;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阜阳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1、 煤炭资源阜阳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蕴藏量达100亿吨以上,可采储量80多亿吨,皆为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炭。同时,阜阳煤炭开采业发展迅速,年产600万吨的谢桥煤矿技改已竣工投产,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一期已于2006年10月份投产,年产500万吨的口孜煤矿正在抓紧施工,2007年我市煤炭产量已达1000万吨,2010年可达3000万吨以上。口孜西矿、罗园煤矿正在开展精查工作。所以,阜阳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发展阜阳煤化工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二、水资源情况目前,阜阳市国土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

12、口930万。阜阳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根据淮河流域水利开发利用现状(2002年)中阜阳市年用水量2.05亿m3,区域水资源总量为10.4亿m3,实际供水量为2.05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占12%。阜阳境内南有淮河、中有泉河、北有颍河以及茨淮新河,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蒸发量950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浅层地表水尤为充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我市有丰富的过境水量,但都难以利用,原因是多年治淮投资以防洪保安为主,淮河干支流缺少拦蓄工程,洪水资源无法利用。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降雨集中在6、7、8几个月份,季节分布不均匀。阜阳要发展煤化产业,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按照规划,到2010

13、年,阜阳煤化工项目需新增用水量2500万方/年,远期用水量将达到7000万方/年。近期所建项目利用现有污水处理厂中水2000万方/年和即将建设的颍东污水处理厂中水800万立方米/年,剩余部分取颍河水补充,远期靠引淮济阜或利用蒙洼行洪道深槽蓄水解决。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规划研究阶段。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皖发200615号)中已明确支持该项目,此举可解决阜阳发展中的用水问题。同时,颍上煤化工基地所在地颍上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南临淮河,中贯颍河;内河众多,沟渠成网,淮河每年过境水流量52.1亿立方米。县内有颍上闸及内河节制闸80多座,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径流。沿淮有提水

14、泵15处,106台套,装机20465KW,能够提用淮河过境水量。建成的国家重点项目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在积极论证正常年份蓄水运用问题。县域内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没有充分利用,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243.6毫米,年平均径流量4.59亿立方米。三、交通条件公路:阜阳现有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即将建成的阜(阳)六(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阜(阳)淮(南)合(肥)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阜(阳)新(蔡)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同时,国道105、省道202、308、204等重要干道穿境而过,形成了发达的公路网。铁路:阜阳境内现有大京九、阜淮、阜徐、漯阜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的有阜六铁路

15、、漯阜铁路临泉支线,京九铁路北京至潢川段电气化改造、阜阳编组站由三级四场改造为三级七场工程即将动工,阜淮复线已纳入规划,铁路运输十分发达,阜阳已被铁道部确定为全国十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水路:阜阳境内河道纵横,有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重要河流,正在建设的颍上船闸和即将开工的阜阳船闸、太和耿楼枢纽等重点项目将大大提高我市的水运条件,以及蓄水能力。 目前,我市铁路运量(地铁)约1200万吨/年。2005年全社会货运量为3900万吨/年,其中公路量为2700万吨。四、市场条件阜阳位于东西接合部,接南连北,紧邻“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具备与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分工和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由于东部地区能源、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应紧张,因而一些能耗高、资源需求量大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而中部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还有西部地区不可比拟的区位交通优势。阜阳正处于这样的位置,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又紧邻煤化工产品主要消费地区(江浙沪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竞争力和市场条件。五、产业基础条件1、行业现状行业主导地位突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迈上了历史新台阶。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462.4亿元,比2000年净增200多亿元,但工业只约占全省工业总量的3.5%,在全省处于落后。但我市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化肥生产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