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5892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及配置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9年9月目 录一、概述31部署原则及建议32系统容量预测方法42.1CPU容量预测42.2内存容量预测52.3磁盘容量预测方法62.4网络带宽预测方法63网络拓扑结构7二、部署方案及硬件配置91方案一:单位分布主管部门集中101.1 部署图101.2 设备测算及配置112方案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集中132.1 部署图132.2 设备测算及配置143方案三:主管部门集中163.1 部署图163.2 设备测算及配置174方案四:单位分布财政集中194.1 部署图194.2 设备测算及配置205方案五:财

2、政大集中225.1 部署图225.2 设备测算及配置236几种部署方案讨论246.1以业务需求为基础246.2部署方案配置比较246.3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数据交互25三、软件运行环境261系统软件261.1操作系统261.2数据库261.3中间件262第三方软件参考清单27一、概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采取“集中分布式”的整体构架。“分布”是指系统按照“分级财政”的业务处理规则,数据不是使用全国大集中的方式,而是分布在每级财政,各级财政可以通过本级的系统,完成自己职权范围内的资产动态管理工作内容。“集中”是指各级财政的行政事业单位将数据集中到本级财政,实现本级财政数据相对的集中。上、下级财政

3、之间做到数据交换,使得上级财政能够了解下级财政资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必要时可以从全局的角度,调整资产管理的重要控制数据。各级资产数据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各级财政数据包括本级主管部门汇总数据、各行政事业单位重要资产的明细数据,以及下级财政汇总数据。主管部门数据指本部门资产的明细数据。主管部门的汇总数据及本级财政重点监控资产的数据、下级财政的汇总数据应同本级财政或上级财政对应数据做到实时或定时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用户主要为财政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和单位用户。 1部署原则及建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按照资产管理业务特点分成财政主管部门版和单位版,因部署范围不同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系统部

4、署实施应遵守以下原则: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按照金财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和设计方案,执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2.经济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是金财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应充分利用金财工程的网络平台和主机系统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力争节约。3.可扩展性。考虑到金财工程的整体性,所以系统建设应该为后续业务发展留有余地。4.安全性。利用国家有关的信息安全平台,结合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充分保证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5.方便性。满足用户个性需求,采用自定义单据、报表模板、打印模板,自定义桌面,自定义菜单,系统根据用户权限自动过滤未授权的功能,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定制桌面显示选项。

5、6.合理性。充分考虑现有业务系统的状况,合理部署硬件、软件、中间件,充分考虑现有的网络条件,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闲资源。2系统容量预测方法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在充分考虑数据服务的功能性需求,还必须考虑与系统运行紧密相关的一些非功能性需求,如:CPU容量预测、内存容量预测、磁盘容量预测、网络带宽预测等。2.1CPU容量预测CPU容量预测采用-交易成本分析(TCA)方法,理论计算公式如下:P4MC成本=每个用户每次请求的CPU时间(平均数)操作频率=每个用户每秒的请求数每个用户每秒钟的操作成本(单位:P4EM )=操作频率 * P4MC成本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性能测试数

6、据,以用户登录并显示主页操作为实例,该操作需要有多个业务模块需要在主页面展示,是系统处理消耗比较大的功能操作,CPU容量测算如下:事务名称最小CPU时间(秒)平均CPU时间(秒)最大CPU时间(秒)登录(10个用户)44.65545.44845.724登录(20个用户)51.61453.04456.602登录(50个用户)69.34573.63181.315P4MC成本=(45.448+53.044+73.631)/3=57.37s用户请求频率=1s(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个用户每秒处理一次)每个用户每秒钟的操作成本(单位:P4EM)=1*57.37=57.37目标CPU容量=2*2000MHz

7、* 0.85=3400P4EM目标用户容量= 3400/57.37=59.26结论:通过以上测试数据可以得出2颗2000MHz的CPU最多可以支持59个用户并发。按照行业的经验值统计并发操作的比例大约是4%,因此该CPU可支持 59/0.04=1475个在线用户,每MHz的CPU可支持1475/(2*2000)=0.36875 个在线用户,按不同的用户类别计算CPU配置如下表:用户类别用户数(个)CPU每MHz支持在线用户数(个)CPU容量(MHz)推荐配置A类300000.368758135527 X 3GHzB类200000.368755423718 X 3GHzC类100000.3687

8、5271189 X 3GHzD类50000.36875135594 X 3GHzE类20000.3687554232 X 3GHzF类10000.3687527111 X 3GHzG类5000.3687513561 X 2GHz注:考虑到目前主流CPU采用多核技术提升单颗处理器的性能,根据实测性能可以对处理器数量进行如下折算:一颗Intel Xeon E5400系列四核处理器等效于估算中的两颗单核处理器;一颗IBM Power 5+双核处理器等效于估算中的两颗单核处理器;一颗Intel Itanium2双核处理器等效于估算中的两颗单核处理器。2.2内存容量预测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性能

9、测试数据,以用户登录并显示主页操作为实例,该操作需要有多个业务模块需要在主页面展示,是系统处理消耗比较大的功能操作,内存容量测算如下:登录用户数(个)每增加一用户内存增长数(kb) 1个1412 2个5083个396登4个336结论:通过以上测试数据,每个在线用户占用服务器内存空间平均为0.663MB,按不同用户类别计算内存配置如下:用户类别用户数(个)每个用户数占用内存空间(MB)内存容量(GB)推荐配置A类300000.66319.8920 X 1GBB类200000.66313.2614 X 1GBC类100000.6636.637 X 1GBD类50000.6633.324 X 1GB

10、E类20000.6631.3262 X 1GBF类10000.6630.6631 X 1GBG类5000.6630.3321 X 1GB2.3磁盘容量预测方法目前单位每张卡片的数据大小为3KB:假设平均每家单位拥有存量资产卡片数为5000条,则每家单位卡片数据容量为5000*3KB=15000KB=15MB;如果每年平均每家单位增加10%的卡片数量,则每年每家单位增加500条卡片,每家单位每年卡片增量为500*3KB=1500KB=1.5MB,同时假设该系统的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家单位每10年增量为10*1.5MB=15MB,按不同的用户类别计算磁盘容量配置如下表:用户类别用户数(个)卡片容

11、量(MB)磁盘容量(GB)磁盘增量/10年(GB)推荐配置(GB)A类3000015439.4439.4900B类2000015293293600C类1000015146.5146.5300D类50001573.273.2150E类20001529.229.260F类10001514.614.630G类500157.37.3152.4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假设每个客户端在进行操作时大约需要在10秒内传输50KB的数据(上传或者下载),这样每个客户端占用网络带宽为10*50kb=500kbps。按照行业经验,用户在线的并发操作比率大约为4%。 网络带宽(Mbps)=用户数*4%*(500kbps/10

12、00)按不用的用户类别计算网络带宽占用如下表:用户类别用户数(个)并发用户数(个)网络带宽要求(Mbps)推荐配置(Mbps)A类300001200600600B类20000800400400C类10000400200200D类5000200100100E类2000804040F类1000402020G类5002010103网络拓扑结构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涉及到财政部与中央预算单位、财政部与各省财政厅的实时或周期性数据交换。针对网络系统的需求如下:A. 需要考虑财政部与中央预算单位、财政部与各省财政厅目前比较复杂的网络接入现状。各个分支机构基本实现互连网接入,但是各个节点接入方式和接入ISP不统

13、一。B. 需要考虑大型网络的安全性。目前拟定通过财政业务专网(财政内网)进行系统各级间数据交换,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传输数据的安全性。C. 为了保证网络应用的性能和最大化网络可用性,需要考虑网络内部不同应用的网络带宽和连接的隔离问题。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可扩展性,需要在存储子系统、存储传输系统、数据备份子系统、数据库服务、Web和应用服务以及关键网络通讯等各个环节都尽可能采用了冗余技术,保障系统能够长期不间断的提供高性能服务。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说明:应根据部署方式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二、部署方案及硬件配置下面将根据不同的部署方案,对省级、中央部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设备情况进行

14、讨论。说明:用户在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已经采购了存储、备份、数据库、J2EE应用服务相关软硬件,可以在本系统配置时加以利用,节约资源。推荐配置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而灵活调整。1方案一:单位分布主管部门集中1.1 部署图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分别部署资产动态数据库。行政事业单位传输数据的时候,同时传输数据到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分别登录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审批等业务操作。如果主管部门审批之后的数据需要传输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进行审批或备案,那么数据会传输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登录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审批或备案。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的结果需要传回到行政事业单位数据库,行政事业单位进依据审批结果进行调整或开展后续业务。示意图如下:优点:逻辑简单(按业务实体),对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数据压力小,应用效率高。缺点:管理分散;系统软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