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5379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0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志宏 2013-09-28 共有0条点评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 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经济发展之 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欠发达地区应充分运用现代金融机制,以建立普惠金融体系为基本准则,以绿色金融体系为依托,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能够发挥 “后发优势”,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一、金融机制对培育欠发达地区的“造血”机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既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金融机制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造血”机制,用

2、好这一机制,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吸引各类资金,投向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为有效提升经济竞争力创造条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国家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多项措施,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金融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金融在动员储蓄、杠杆效应、分散风险、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具有财政“输血机制”难以比拟的功效。实现金融业“后发优势”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理念、现代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和区域资源优势的融合,从而增强经济发展能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深化对金融特征、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金融人才的培育

3、和积聚。欠发达地区不必重复发达地区传统的金融发展路径,依靠单一的存贷款积累模式实现金融业发展。应借鉴现代金融和各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经验,走出一条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综合发展的道路,更多发展直接金融,更加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效提升欠发达地区调动国内资源的能力。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 有两种分析思路:一种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方法,强调随着经济的增长会自动产生对金融服务的更多需求,从而促进金融的发 展;另一种是“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方法,强调金融服务供给先于需求,通过适度超前的金融供给,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从而产生更多的金融服

4、务需求,推动金融业自身的持续发展。美国硅谷地区的发展就充分说明了金融在引导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等金融创 新,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当然,金融是双刃剑,既可能存进经济较快发展,也可能因风险的积聚暴露而拖累经济发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就给我们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因此,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时候,要注重风险防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基础和空间首先,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贵州省为例,过去五年,贵州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2012年生产总值 增长13.6%。2013年上半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3250亿元

5、,以12.5%的增速与天津市并列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538亿元,同比增长 29.4%,增速名列全国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46.9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名列全国第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带动金融快速发展。2013年上半 年,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297.0亿元,同比增长21.1%,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上半年,贵州省金融业继续快速发 展,金融业增加值达203.55亿元,同比增长14.9%。2012年年初,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 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6、发展,将贵州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欠发达地区将迎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对金融的需求将快速 增长,为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其次,欠发达地区的独特的发展优势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目前,虽然也存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问题,部分时间段、部分企业资金紧 张,但就全国而言,流动性总体是充足的。但受困于体制机制的制约,民间投资渠道较为狭窄,哪里有金融体制机制优势,哪里就有吸引资本流入的产品创新,就能 够吸引资金流入。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规模资金投入需求减少。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自然资 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要素成本较低

7、、经济发展后劲足、市场需求潜力大,是投资的“价值洼地”,有望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和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第三,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GDP快速增长后,土地、矿产资源等 供给约束增强,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步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已势在必 行。欠发达地区的特征是资源富集、发展滞后,既有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内在需要,又有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要素条件。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后发优势”同样也 是结构调整的“先天优势”,能够避免先发地区的教训少走弯路,能够利用发

8、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实现后发崛起,这其中金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第四,欠发达地区具有金融人才培养和积聚的“后发优势”。金融行业既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智力密集行业,是否拥有复合型、创新性、接地气而 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金融人才,是决定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欠发达地区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加强金融人才业务技 能的培养,打造一批各具专业优势、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布局均衡的金融人才队伍。三、加快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农村经济的金融服

9、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包容程度,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提高金融普惠水平,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将为边远和贫困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而通过发展产业,改善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另一 方面,金融普惠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金融业能够为更多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帮助。例如,普惠金融体系在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妇女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 业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就能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和谐发展。此外,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小微企业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一大原因,普惠金融体系也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普惠

10、金融体系的建立,引导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发展,提高金融普惠水平,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宏 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民生金融服务,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增长。通过各方努力,到2013年6 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3 和1.9 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和农业贷款分别增加1.48 万

11、亿元、4505亿元和2900 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168 亿元、860 亿元和311 亿元,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除金融机构贷款外,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员,小额信贷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3年6月底,全国共有小贷公司7086个,仅上半年增加1006家。与上年相比,小贷公司机构数同比增长34.5%。实收资本6123亿元,平均单 家实收资本8641万元,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截至6月末,小贷公司贷款余额7043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1121亿元,在解决小微企业、农村等偏远地区 金融服务中发挥了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立足当地、特色鲜明的小

12、型金融机构仍较为缺乏,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小微企业金融组织体系。此外,资本市 场、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依然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健全普惠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政策等 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企业金融生态。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征信体系建设,是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改善 欠发达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增强金融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发。要继续完善支付体系、评级机构、中介服务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服务规模和深 度,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和金融服务。二是加快发展真正面向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

13、组织。除着眼于信贷市场开放外,还应鼓励诸如融资租赁、保理、债券、私募股权以及场外市场交易等非信贷融资创新,以此丰富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能力,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大中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应围绕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落实,将税费优惠、财政资金支持、风险拨备、呆坏账核销等支持政策真 正嵌入差异化监管制度中,鼓励银行将基层机构的薪酬与小企业贷款利润挂钩,扩大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鼓励银行单独设立小企业贷款风险和利润考核体系,或小 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创造有利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环境。继续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的导向作

14、用,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完善小微企业信贷 考核体系,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财政补助、税收奖励、融资担保扶持等政策。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未来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积极作为。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小额信贷等微型金融必将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为将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支持。四、紧紧围绕绿色金融这篇文章,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船小好掉头,轻装易上阵”。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面前,欠发达地区要抓住机遇,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15、,坚持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立足本地实际,占领绿色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路径。同时 绿色经济作为新兴领域,自身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可为金融业提供持续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绿色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变革,代表 未来金融发展的新方向,也蕴藏着金融结构调整的新机遇。与传统金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同,绿色金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强调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兼顾了股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环境利益,有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

16、发展,更符合人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望。具体而言,绿色金融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引导资本投向、加快形成绿色产业、引导企业行为、促进技术创新等显著功效。一是能够 引导欠发达地区资本优化投向。绿色金融将绿色概念引入金融领域,通过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 业,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改善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制定金融政策,一方面有助于清洁能源、旅游、 食品种植加工等绿色产业发展,这些行业往往也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所在;另一方面有助于传统行业的绿色改造,由于欠发达地区很多企业生产技艺落后,设备 淘汰周期长,污染型行业多,绿色金融可以为这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供融资服务支持。三是能够引导欠发达地区企业行为。绿色金融主要是通过融资环节(融资可 获性和融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