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84207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5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仪器分析简答题(合肥工业大学).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 答: 2.2. 简述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含义简述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含义 答:n=Q(ZF) 表示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后,在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物质的量 n 与通入电量 Q 成正比。 (F 为法拉第常数,数值为 96485Cmol) 3.3. 极谱分析中为什么工作电极的电极面积小,而参比电极有较大的面积。极谱分析中为什么工作电极的电极面积小,而参比电极有较大的面积。 答:工作电极面积小,其产生的电解电流小,微安数量极电流流过大面积的参比电极,其电流密度小, 则其离子浓度基本不变,从而使参比电极的电位基本不变,成为去极化电极。 4.4. 在极谱

2、分析中,为什么要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在极谱分析中,为什么要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 答: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迁移电流 5.5. 在用在用 pHpH 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玻璃电极测量溶液 pHpH 时,为什么要选用与试液时,为什么要选用与试液 pHpH 相近的相近的 pHpH 标准溶液定位(校正标准溶液定位(校正 pHpH 计)?计)? 答:酸度计是以 pH 单位作为标度的,在室温(298K)时,每单位 pH 标度相当于 0.059 V(59 mV)的电 动势变化值。测量时,先用 pH 标准溶液来校正酸度计的标度,是指示值对应于标准值。再测量待测溶液,便 可以直接得到其 pH 值。 由于玻璃电极的实

3、际电极系数 (斜率) 不一定等于其理论值, 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故此应该选择酸度相近的 pH 标准溶液。 6.6. 极谱分析法中的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极谱分析法中的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定性:由极谱波方程式: 当 i = id 时的电位即为半波电位,极谱波中点 一般情况下,不同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半波电位,且不随浓度改变,分解电压则随浓度改变而有所不同 (如右图所示) ,故可利用半波电位进行定性分析半波电位进行定性分析。 定量:根据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式,当温度、底液及毛细管特性不变时,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成正比,这既是 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依据公式: id = Kc 可进行定

4、量计算。极限扩散电流由极谱图上量出, 用波高直接进 行计算。 7.7. 光谱仪的五大部件是什么?试比较发射光谱仪、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在光路(各个部件的排列)上光谱仪的五大部件是什么?试比较发射光谱仪、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在光路(各个部件的排列)上 的异同的异同 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读出器件 发射光谱仪:光源单色器检测器读出器件; 吸收光谱仪:光源单色器样品检测器读出器件; 荧光及散射光谱仪:光源单色器检测器读出器件。 dld d de ii i n EE lg 059. 0 2/1 常数 a a K K nF RT EE M M 0 2/1 ln 8.8. 何谓生色团和助色团

5、?试各举例子说明何谓生色团和助色团?试各举例子说明 生色团: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 常见生色团有羰基、硝基、双键、三键以及 芳环。 助色团:是指本身不产生紫外吸收的基团,但是与生色团相连时,使生色团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且 吸收强度增大。具有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助色团(如-OH、-OR、-NHR、-SH、SR、-Cl、-Br、-I 等)与发色团的 键 相连,可以发生 p p- - 共轭共轭效应,结果使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容易激发容易激发,使 *跃迁吸收带向长波方向 移动。即红移红移。 9.9. 解释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解释实际上红外吸

6、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 偶极矩的变化 = 0 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 谱线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其频率相同) ; 仪器分辨率或灵敏度不够,有些谱峰观察不到 10.10. 何谓化学位移?它有什么重要性?在何谓化学位移?它有什么重要性?在 1 1H H- -NMRNMR 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化学位移是指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产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 度或共振吸收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处于不同化合物中的质子或同一化合物中不同位置的质子,其共振吸收频率会稍有不同,或者说产生了 化学位移。通过测量或比

7、较质子的化学位移我们能够了解分子结构。 电负性(吸电子能力,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屏蔽效应,共振信号移向低场,) 、共轭效应(质 子周围电子云密度,移向高场,) 、磁各向异性、氢键(移向低场,) 11.11. 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基本原理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待测物样品被蒸发为气体到色谱分离柱柱顶,以惰性气体将待测物样品蒸汽带入柱内分离 分离原理:基于待测物在气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脱附与分配来实现。 12.12. 样品在进样器以塞状进样,起始谱非常窄,但经过色谱柱分离后,谱带变宽是什么原因?样品在进样器以塞状进样,起始谱非常窄,但经过色谱柱分离后,谱带变宽是什么原因? 由于组分加入后,

8、于柱的轴向上形成浓度梯度,当组分以“塞子”形式随流动相移动时,自发地向前或向后 迁移,是谱带变宽。 13.13. 在速率理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色谱峰扩张?在速率理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色谱峰扩张? 由:van Deemter 方程:Cu u B AH 其中:u 为流动相线速度; A,B,C 为常数 A分别表示涡流扩散系数; B分子扩散系数; C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液相和固相传质阻力系数) 影响因素: a. 涡流扩散项 A 展宽程度以A表示:A=2dp 其中dp:填充物平均直径;:填充不规则因子。 b. 分子扩散项 B B = 2D 称为弯曲因子,它表示固定相几何形状对自由分子扩散的阻碍情况; D组分在

9、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组份为气体或液体时,分别以Dg或Dm表示。 c. 传质阻力项 Cu d. 流速 : 当u一定时,仅在A、B、C较小时,H较小,柱效较高;反之则柱效较低,色谱峰将展宽。 15.15. 比较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中的梯度洗脱的异同。比较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中的梯度洗脱的异同。 答:共同点是两者目的都是改进色谱分离效果(提高柱效,改善峰形)以及缩短分析周期,都是按一 定程序进行。 不同之处是程序升温运用在气象色谱中,梯度洗脱运用在液相色谱中;程序升温改变的是温度,分配比由 温度变化引起,梯度洗脱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 值或者离子强度。分配比。 16.16. 色谱

10、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质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定性能力强等特点。但进样要纯,才能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进行定量分 析又比较复杂。气相色谱法则具有分离效率高、定量分析简便的特点,但定性能力却较差。因此这两种方法 若能联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其优点是:(1)气相色谱仪是质谱法的理想的“进样器” ,试样经色谱分离后以 纯物质形式进入质谱仪,就可充分发挥质谱法的特长。(2)质谱仪是气相色谱法的理想的“检测器” ,色谱法所 用的检测器如氢焰电离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都具有局限性。而质谱仪能检出几乎全部化 合物,灵敏度又很高。 所以,色谱所以,色谱质谱

11、联用技术既发挥了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又发挥了质谱法的高鉴别能力。这种技质谱联用技术既发挥了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又发挥了质谱法的高鉴别能力。这种技 术适用于作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可以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准确地测定未知组术适用于作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可以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准确地测定未知组 分的分子量;可以修正色谱分析的错误判断;可以分的分子量;可以修正色谱分析的错误判断;可以鉴定出部分分离甚至末分离开的色谱峰等。鉴定出部分分离甚至末分离开的色谱峰等。 17.17. 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可以从其中得到哪些信息?有机化合物在电

12、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可以从其中得到哪些信息? (1)分子离子。从分子离子峰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2) 同位素离子峰。 当有机化合物中含有 S,Cl,Br 等元素时, 在质谱图中会出现含有这些同位素的离子峰, 同位素峰的强度比与同位素的丰度比相当,因而可以也来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某些元素(通常采用 M+2/M 强度比) 。 (3)碎片离子峰。根据碎片离子峰可以和阐明分子的结构。另外尚有重排离子峰、两价离子峰、亚稳离 子峰等都可以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得到应用。 (4)重排离子峰(5)两价离子峰(6)离子分子反应(7)亚稳离子峰。 18.18. 简要叙述流动注射法的仪器组成。简要叙述流动注射法的仪器组成。 FIA 仪一般由流体驱动单元、进样阀、反应管道和检测器组成。 鸣谢:七个葫芦娃和两只小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