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3979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生药学习题辅导(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药学习题辅导(王光亮)第一部分 阶段练习 2007年春药学专业用生药学是中央电大开放专科药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也是邢台电大成人专科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教材:生药学,包文芳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为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特给出各章复习提要,并附练习题,供复习参考。 第一篇 总论基本内容: 生药、中药、草药、中草药的定义和范畴;生药的分类方法;我国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及简单的历史评价;生药学科的进展。生药的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和鉴定;生药鉴定的意义和方法;生药的资源及主要产区;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主要方法;植物学名、生药拉丁名的基本格式;植物分类的基

2、本单位。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中药的定义和范畴2熟悉生药按药用部位、按化学成分、按功效、按自然分类法分类的优点以及不足3掌握我国古代著名本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的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及简单的历史评价4熟悉生药的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掌握常见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5掌握生药原(动)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检定的基本方法及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掌握生药的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6了解生药的资源及主要产区7熟悉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主要方法8掌握植物学名、生药拉丁名的基本格式,熟悉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各章复习提要第一章 生药1掌握生药、生药学的

3、概念。注意明确生药与中药概念的不同。2了解生药的记载事项。3熟悉常用的生药分类方法(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功效、自然分类)。第二章 生药学 了解生药学的历史,熟悉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等重要本草著作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生药学的贡献。了解现代生药科学的发展方向。第三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1明确生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是治病的物质基础。生药的来源不同,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的数量均可能不同,其药效也可能不同。2了解道地药材的含义,熟悉川产著名道地药材。第四章 生药的鉴定明确鉴定生药真实性和质量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了解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第五章 生药鉴定

4、的方法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检定。熟悉各种鉴定方法所包含的内容。 第六章 我国的生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了解我国在生药资源调查、新资源开发、药用植物引种和药用动物驯化饲养,以及生药代用品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七章 生药采收加工与贮藏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等。第八章生药的炮制了解生药炮制的目的及常用生药的炮制方法。掌握地黄、黄芩、乌头类生药的炮制对其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第九章 生药的利用生药品质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以其中所含有效的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或生物效应强度为依据的。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本草:5.性状鉴定

5、:二、问答题1. 糖类检查常用的定性试验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2. 羟基蒽醌类的检查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3. 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4. 生药中皂苷成分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5. 生药中强心苷的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6. 香豆精类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7. 生物碱类常用的沉淀反应方法有哪些?所使用的试剂及阳性现象是什么?8.挥发油一般是哪些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分布哪些科中?常用的显色试剂是什么?9. 生药鉴定的意义是什么?三选择

6、题(一)单选题1.自然科学领域中最早创立Pharmacognosy学科的国家是( ) A.英国 B. 法国 C.德国 D. 美国2.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 B.-萘酚浓硫酸 C.香草醛浓硫酸 D.异羟肟酸铁3.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 ) A.本草图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4.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5.下列除哪种外均属药材的变质现象( )A.断裂 B.虫蛀 C.生霉 D.变色6.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 )A.属名+种加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7、.药用部位 +属名或种加词 D.属名或种加词+药用部位7.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 B.糊粉粒 C.脂肪油 D.草酸钙结晶 (二)比较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A.炮制 B.产地加工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1.为对药材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使其适合药用要求 ( )2.为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使其成为商品药材 ( )3.为对药材进行再处理,使其成为可供服务于临床的药品( )4.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药性,便于服用,提高疗效 ( ) 5.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根据临床的不同需要进行的 ( )(三)配伍选择题(备选

8、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1.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巨著是 ( )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性质的官修本草是( )3.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是 ( )4.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5.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 ( )答题要点及参考答案单选题 1. C 2. C 3. C 4. C 5. A 6. C 7.A 8.D 比较选择题 1. A 2. B 3. D 4. A 5. A 配伍选择题 1. D 2. B 3. E 4. A 5. C 第二篇 植物类生药一、藻类、菌类、蕨类、裸子植物生药基

9、本内容:藻类、菌类生药的特点;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茯苓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茯苓与猪苓的区别。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绵马贯众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麻黄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银杏的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性状区别。基本要求:1 掌握藻类、菌类生药的特征、分类和主要化学成分2 熟悉螺旋藻*、昆布、海藻、海人草*的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3 掌握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

10、、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熟悉冬虫夏草混淆品状况4 掌握茯苓的来源、采收加工、商品规格、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及功效。熟悉猪苓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5 了解麦角、灵芝等菌类生药的来源、主要化学成分等特征*6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7 掌握绵马贯众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了解海金沙等蕨类生药的主要特征*8 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化学特征9 掌握麻黄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功效10熟悉银杏的来源、性状特征、主要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及功效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

11、. 子座: 2. 分体中柱: 3. 世代交替: 二、填空题1.冬虫夏草为 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 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2.草麻黄节上有 ,其裂片呈 。3.草麻黄茎横切面观,其形成层呈 ,髓部 较少。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木质部的输导组织不同,前者为 ,后者为 ,但裸子植物生药 有导管。5.按项目要求填表:植物学名生药中文名来源科名药用部位主产地(两个)Cordyceps sinensisPoria cocos Laminaria japonica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phedra sinica三、简述题1.试述茯苓与猪苓的区别点。2.试述麻黄

12、的来源并比较三种麻黄组织构造的不同点。3.茯苓和猪苓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是什么?四、选择题(一)单选题1.真菌为了渡过不良环境,菌丝体上的菌丝密结、特化所形成的质地坚硬的菌丝休眠体叫做 ( )A.根状菌索 B.子座 C.菌核 D.子实体2.灵芝的药用部分是 ( )A.菌核 B.菌丝体 C.子座 D.子实体3.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性状特征 ( )A. 表面乌黑或棕黑色,瘤状突起 B. 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C. 粉末黄白色,菌丝团的多无色 D. 草酸钙方晶双锥形或八面体形 4.冬虫夏草的采收时间为 ( )A.春季 B.夏初 C.秋季 D.冬季5.不为多孔菌科的真菌类药材是 ( ) A.灵芝 B. 茯苓

13、C. 猪苓 D.冬虫夏草6.茯苓粉末显微观察可见 ( )A.草酸钙簇晶B.草酸钙方晶 C.菌丝极多D.糊粉粒7.镜检可见菌丝团及草酸钙晶体的药材是 ( ) A.茯苓 B.猪苓 C.马勃 D.冬虫夏草8.下列药材在采收加工时进行“发汗”的是 ( ) A.雷丸 B.茯苓 C.猪苓 D.灵芝 9.冬虫夏草虫体有足8对,其中 ( ) A.头部三对最明显 B.中部四对最明显 C.头部四对最明显 D.中部三对最明显10.绵马贯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A.黄酮类化合物 B.间苯三酚衍生物 C.生物碱 D.环烯醚萜化合物11.麻黄的采收期为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12.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的药材是 ( )A.银杏叶 B.番泻叶 C.草麻黄 D.川贝母 13.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性状特征 ( )A.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B.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