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83952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精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 一、选择题1(2017湖州中考)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这些小微水体属于(C)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540.0330.0020.1610.010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D)AABCDE BEDCBACDABEC DCEBAD3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

2、项正确的是(C)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4(2017赤峰中考)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D)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5“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C)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6(2017赤峰

3、中考)“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C)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7如图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有的食物链包括5个环节C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不可能减少D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8(2017河北中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有利于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D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9(2017新疆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处于

4、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D)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D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10关于人口问题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随着科技发展,人口增长不会对地球的承载量产生影响B人是生产者,人口增长必有利于经济发展C人口发展只有与环境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D人是消费者,人口增长率越低越好11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D)A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C图中乙、丙、丁三

5、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12(2017新疆中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B生物圈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在一起C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它周围的阳光、温度、水等条件D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动物和植物二、非选择题13几年前,位于墨西哥湾的油井发生重大原油泄漏事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海洋生物的生存。浮游植物被原油污染后,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小鱼、小虾等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到大型鱼类及抹香鲸等海洋哺乳动物。浮在海面觅食的棕颈鹭等鸟类因羽毛被油

6、污覆盖,造成无法起飞而死亡。有关国家采取堵漏、清洗动物身体等措施来应对这一生态灾难。(1)抹香鲸和棕颈鹭的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同属于_脊椎_动物。(2)如果没有迅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除污染物,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自动调节能力_是有限的。14如图为一个常见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谚语云:“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农作物进行_光合_作用的能量来源。阳光也是影响农作物的_非生物_因素。(2)水稻、鸡、鸭、牛和人可通过食物联系构成一个_食物网_。(3)家畜、家禽以及人的粪便中的有机物需通过_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_的作用转变成无机物,才能被

7、农作物利用。(4)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表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_依存和制约_的关系。15近年来,杭州市对某些河道展开了生态修复,各处呈现出“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绿岛如茵”的美丽景象。请据图回答:(1)如图所示中的生态修复过程采取了_投入微生物菌剂_的措施,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分解者的数量,以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_无机盐_,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2)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_呼吸_作用的需要;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二氧化碳_的形式进行物质循环。16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_C_。(填字

8、母)A鼠、蛇、鸟 B鸟、鼠、蛇C鸟、蛇、鼠 D蛇、鸟、鼠(2)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_分解者_。(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1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_鹰_。(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_弱_。(5)分析图可知,生态系统中的_物质和能量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7(2017成都中考)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_阳光_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_物质_和能量。(2)如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生产者_,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分解者_。(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_吃与被吃_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能量流动_和物质循环。(4)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光合作用_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_呼吸作用_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5)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自动调节_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自然_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