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39522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学建设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建设总结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讲师26人、助教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具有硕士学位的占60%。有全国中医院校唯一的生药学博士点。有生药学、药理学、中药学3个硕士点,其中中药学为一级学科授权点。全系共有6个大的学科,即中药生药学科、中药制药学科、中药分析学科、中药药理学科、生物工程学科及化学学科。其中中药生药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具有全国较先进的中药标本馆,同时设有辽宁省中药新药研制开发中心,辽宁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中心,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 II-5-01 年

2、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设有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专业,从1987年开始招收中药专业英语班学员,普遍受到欢迎。多年来为省内外、国内外培养大量中药高级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500名,硕士生52名,博士生18名。已毕业本科生3800余名,硕士生167名,博士生18名。在美国的王秀纯、董而博教授等;国内有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峥涛教授、李萍教授、余伯阳教授等,都是我院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还有一批毕业生活跃在省内及国内与药学相关的领导岗位上,更有一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业家中耀眼的明星。 科研工作亦有突出的成绩,先后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十几项。承担国家“八五”攻关课题2项,即“

3、肉豆蔻炮制原理研究”、“车前子品种整理研究”。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3项,即“牛蒡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车前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独活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目前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4项,即“白术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牛蒡子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诃子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肉豆蔻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狗脊炮制原理研究”。省级课题几十项。 国家“八五”攻关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多项。 共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在美国、

4、德国、日本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载11篇。 先后召开过全国微量元素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药鉴定及标本馆学术会议等。日本著名学者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服部征雄教授、歧阜药科大学田中俊弘教授,德国波恩大学Rord教授等均来我院做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与企业合作,完成横向开发课题60余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力的支持和促进了中药企业的发展。 蒸蒸日上的辽宁中医学院药学院正在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脚步向新的高度攀登。将在“精勤博新 厚德敬业”的院训精神激励下,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I-1 学术水平 II-1 研究方向 1.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包括中成药鉴定,中药品种、真伪、优劣

5、鉴别,资源研究)(1)中成药鉴定研究:“丸散膏丹,神仙难辩”,中成药一直存在着原料品质、生产质量等问题。本学科早在85年就开始了这一方向的研究,重点是显微鉴定研究,早在90年就出版了常用中成药显微鉴定,是我国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95年以来承担了两项省科研课题(中成药显微鉴定研究和中成药微机检索系统研究),受国家药典委员会委托,同日本赵中振博士合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显微鉴别彩色图集99年出版并发行国内外,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99年同香港浸会大学共同承担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课题“中药材中成药显微自动识别微机软件开发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绩,同时配合中成药显微鉴定,进行了中成药薄层色谱研究,出版了

6、专著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99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003年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本学科该领域的研究在全国中医院校、研究所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2)中药品种、真伪、优劣鉴别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问题,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也关系到打入国际市场的大问题。此研究方向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其特色是除常规的鉴别方法外,应用了电泳技术、细胞学核型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2项“九五”攻关课题和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现已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1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多项。(3)资源研

7、究:中药资源研究工作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进展, 同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协议, 对细辛、酸枣仁等几个辽宁地道中药材品种进行GAP研究,并有望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近中标辽宁省重大专项课题“杏仁GAP基地建设研究”,获得资金60万。2. 中药活性成分与新药研究(1)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药独活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其成果已收载入国家2000年版药典。“牛蒡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所提得的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均有明显的活性”。 自95年以来,我们已对缬草、独活、狼毒、淫羊霍、独角莲、水红花子、紫穗槐等进行提取物研究,并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中药质量标准。在研究方面,与

8、德国杜塞尔多大学,生化药学研究所Bauer教授,日本歧阜药科大学田中俊弘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abry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药研究中心一直有合作研究。 (2) 中药新药研究:在完成国家科技部中药新药研究2项课题(中药独活抗风湿新药研究、狼毒抗癌新药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先后与沈阳市中药厂、朝阳市中药厂、锦州市中药厂和营口中药厂等企业联合,开发中成药新产品近20项,其中已由卫生部药管局批准生产的三类新药2项,批准临床的3项,申请临床实验项目3项。在中药新药研究方面有了较大幅度进展。 3 .中药质量规范化研究(包括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1)中药质量规范化研

9、究:中药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药材基源不同,采集加工方式、储存方法及中药制备工艺等因素,使得中药材及中成药的质量极易波动,影响到药物疗效。中药质量规范化研究对中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们一直围绕着这一研究方向在开展工作,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省课题2项。已对车前子、车前草、马钱子、酸枣仁、蟾酥等药材,对含马钱子和蟾酥的中成药的质量研究,有关“中药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车前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种中药HPLC法测定研究,获200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

10、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稳定。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步很快, 完成了省级2项课题, 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篇。在控制药材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面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4.中药炮制工艺与原理研究(1)中药炮制原理研究:为了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必须搞清中药炮制原理,从而改进或统一炮制工艺,并制订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所以,我们在多年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和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的基础上,已经稳定了“从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

11、转变及药理作用的比较来研究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方向。 围绕着这一研究方向,本专业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一项,并已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两项;省教委课题两项;横向课题两项。先后对肉豆蔻、狗脊、白术、诃子、地榆、骨碎补、蛋黄油等药进行了研究。 “八五”攻关课题“常用中药饮片研究肉豆蔻”弄清了肉豆蔻的炮制具有减毒增效的双重意义,减毒是因其毒性成分肉豆蔻醚、黄樟醚的降低;增效是因其止泻成分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的成倍增加所致。中管局课题“狗脊炮制工艺及原理研究”,主要搞清了炮制后产生了新成分5-羟甲基糠醛,且证明了是由葡萄糖、果糖加热转化所致,可作

12、为炮制品的特有指标物质。还发现狗脊的挥发性成分炮制后有的已经转为其他成分,目前正在研究中。 “白术炮制工艺及原理研究”正在进行中,已找到了使苍术酮转化为苍术内酯的方法。并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3项。 (2)中药炮制品质量标准研究:目前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质量标准不完善,尤其是中成药中是否用炮制品几乎是无法检测,所以研究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已经制订了肉豆蔻、狗脊的质量标准,用HPLC法测定肉豆蔻炮制品中的肉豆蔻醚、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含量。用HPLC法测定狗脊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灵敏,即使是成药亦可检测。 通过炮制原理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可

13、以找到炮制品的特有的指标物质,建立质量标准,保证炮制品及中成药的质量。炮制能使有毒成分降低,有效成分增加,化学成分转化,比用细胞工程方法使植物次生物质增加的成本低得多,同时使传统炮制得到现代解释,进而发展成为“炮制化学”。加强炮制中发芽、发酵法的研究,可使第一代生物工程再现活力。可以改进或优选炮制工艺,提供优质炮制品,某些炮制品可以成为单味成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西瓜霜、清宁片之类。同时可发展中药饮片单味浓缩颗粒剂,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本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II-2 学科水平 1、关于完成本学科文献的基础性整理和研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名词术语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工作, 促进了本学科理论体

14、系的完善方面首先对中药生药学科的文献进行了初步整理,考证了常用中药中药品种的历史沿革,重点对中药经验鉴别术语进行标准化解释、界定和英文翻译,对中药炮制的历代文献进行了整理,对各种炙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研究,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下一步将继续细致研究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炮制的历史沿革,以及中药生药学的其他古现代文献。理清研究脉络,结合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重点。 中药生药学是中药学与生药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生药学为基础,以现代化学分析方法为手段,研究中药生药的品种和质量、化学成分与标准,加工炮制工艺与原理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 中药的三大支柱是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生药学主要

15、是研究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药生药学的内涵主要是遵循中医药理论,利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的方法、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药的品种来源和质量标准,炮制工艺与原理。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质量分析与标准制订;主要用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以及DNA分析及其他现代分析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中药炮制与复方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也是中药有别于纯生药学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因为中药生药学含盖了中药炮制学的内容,才体现出了中药生药学的新概念,形成了中药生药学的特色。作为中药生药学的炮制学主要是研究其工艺和原理,进而创立新的工艺。因此中药生药学主要包含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16、、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等研究内容。 中药生药学的外延主要是包括中成药的内容,即中药药剂学的内容。中药主要是以饮片和中成药的形式应用,所以中药生药学在研究中药材和饮片的基础上,最终要形成中药新药,这也是本学科的一个发展目标。 中药生药学外延的另一个主要部分是中药药理学,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中药新药的疗效均依赖于药理学的证明和解释,从而确定其研究和应用价值。 中药生药学外延最关键的部分是中医临床,因为所有中药研究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临床服务的,在临床上确证安全有效才可以生产应用,所以中药生药学与中医临床密切相关。 中药生药学的名词,不同于中医的名词,因为国内外的生药学名词已经很规范了,也有专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