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838572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节俭、环保都是从生活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与之不符的是()A推广使用新型可降解环保塑料B可重复使用洗漱用水C倡导路边设立废纸回收箱,体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D为方便出行,大力发展家庭小轿车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称取固体B量取液体C过滤D蒸发3请你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判断下列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的是()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2、B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C误服含重金属离子的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地方4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A只有B只有CD5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3、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二、填空题6(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填字母符号)(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所示: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F的化学式为7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前、混合后质量均为m后(1)你认为甲组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填“能”或“否

4、”)(2)乙组物质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8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所示(1)纯牛奶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分别将“浮标”浸入A和B两牛奶中,静止后筷子与液面相平的位置标记为A和B,如图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AB,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9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

5、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固体X中除NaCl外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2)将无色溶液D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操作方法是三、实验探究题10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2H2O22H2O+O2;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程方法:(1)小海首先设计(如图1):向装有样品溶液(2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

6、.3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图2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图3方案(试剂用量不变)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的量筒规格为A、100mL B、250mL C、500mL四、解答题(30题6分,31、32、33题10分,34题12分,35题7分,共55分)11将质量为44.4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

7、分解)(1)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克(2)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3)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节俭、环保都是从生活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与之不符的是()A推广使用新型可降解环保塑料B可重复使用洗漱用水C倡导路边设立废纸回收箱,体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D为方便出行,大力发展家庭小轿车【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保护水资

8、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从使用新型可降解环保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分析;B、从重复使用洗漱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分析;C、从倡导路边设立废纸回收箱,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分析;D、从大力发展家庭小轿车会加重空气污染分析【解答】解:A、推广使用新型可降解环保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做法正确;B、重复使用洗漱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做法正确;C、倡导路边设立废纸回收箱,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法正确;D、大力发展家庭小轿车会加重空气污染,做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2下列化

9、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称取固体B量取液体C过滤D蒸发【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一般药品要放在纸上称量;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一般药品要放在纸上称量,故A操作正确;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中正确;C、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故C操作错误;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D操

10、作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3请你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判断下列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的是()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C误服含重金属离子的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地方【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碱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重金

11、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涂抹稀硫酸,稀硫酸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重金属盐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活性,喝大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目的是防止重金属盐破坏人体蛋白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将中毒人员转

12、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重金属盐中毒的处理方法、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A只有B只有C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若关闭阀,打开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二氧化碳在甲中被干燥,二是二氧化碳被吸收【解答】解:若关闭阀,打开阀,让潮湿的二

13、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干燥紫色小花变红,则: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正确;二氧化碳通过浓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正确;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变红,故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的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5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在气体扩散

14、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描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结论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具体的描述进行二、填空题6(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