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783748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隧洞(shu)捷报(ji)舵手(du)飞蹿(cun)B绰号(chu) 洋溢(y) 盘桓(hun) 驾驭(y)C休祲(qn) 皲裂(jn) 统筹(chu) 诡谲(ju)D附丽(f) 锲合(q) 渲染(xun) 怯懦(nu)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B这是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大家相敬如宾,在此学习我倍感愉快!C中国诗词大会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

2、化具有不可理喻的作用。D电影老师好中,起初性格各异、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走向了成熟。开心相聚的那天,师生们共享天伦之乐。3(2019湖北荆门中考)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D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4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

3、一项是(2分)()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B.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

4、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C.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D.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

5、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A B C D7古诗文默写。(10分)(1),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两句,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崇高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两句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8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9

6、综合性学习。(6分)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3分)答:(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3分)示例:二、阅读理解(43分)(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7、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8、谓失其本心。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患有所不辟也(担心)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C. 蹴尔而与之(踩踏)D.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运用对比论证,将鱼与熊掌进行正反对比,提出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B.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C. 文章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

9、则侧重于列举事例。D.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认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5分)答:(二)曲江(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书

10、触怒肃宗而被疏远。15、叶梦得指出:“诗句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请结合诗歌的颈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16、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睡眠为身体解毒(周 露)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

11、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

12、中完成的。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

13、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17.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18.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3分)19.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四)痛定思痛说“戾气”陈鲁民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

14、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其实,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坐过站、袭击司机”以及“抢方向盘”等关键词,搜索结果居然达40多起。就在万州公交车坠河惨剧发生仅仅一天后,北京也有一名坐过站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牛奶的包装箱直接砸向了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还要抢司机的方向盘!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除了公交车,还有在飞机、高铁上闹事的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诸如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站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无辜者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毫无疑问,戾气已成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受种种不良现象影响,工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