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83649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X 页数:320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0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0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0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0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第四配套课件-宏观部分电子教案(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部分,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重要问题,研究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态; 如果存在,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一节 一般均衡,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第一节 一般均衡,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拍卖人”

2、,第二节 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回答“会如何”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第二节 经济效率,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同样的,先研究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情况。,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问题和假定 假定:1.整个经济之包括两个消费者

3、A和B,它们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 2.只存在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 3.C生产X,D生产Y; 4.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族给定不变。 问题:研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最优条件

4、:MRSXY=MRTXY,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四、总结,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1.交换的最有条件 2.生产的最有条件 3.生产和交换的最有条件,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二、社会福利函数 及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最大社会福利,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三、不可能定理,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四、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1.惯性 2.均衡的多样性 (1)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W(x)=UA(x)+UB(x) (2)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W(x)=UA(x) UB(x) (3)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W=min(UA,UB),第七节 社会福

5、利函数,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均衡的多样性,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1.缺乏公平的效率的提高,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1)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 (2)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2.兼顾公平 (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2)促进机会均等 (3)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4)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1.税收政策 2.政府支出 3.其他措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6、,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重要问题,论述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第一节 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第一节 垄断,二、寻租理论 “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第一节 垄断,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1)递增成本,第一节 垄

7、断,(2)递减成本,第一节 垄断,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第二节 外部影响,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1.生产的外部经济 2.消费的外部经济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第二节 外部影响,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第二节 外部影响,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第二节 外部影响,四、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一、排

8、他性与竞用性 第一,“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 第二,“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二、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3.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他所可能带来的收益; 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 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三、公共资源 即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引起“非效率”的原因,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四、公共选择理论 1.集

9、体选择的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 (2)多数规则。 (3)加权规则。 (4)否决规则。,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2.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1)成本模型。 (2)概率模型。 3.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一、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的作用 信息的不完全 信息的不对称,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二、信息与商品市场 “逆向选择”问题,价格质量曲线,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三、信息与保险市场 “道德危险”,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四、信息与劳动市场 “工资效率”,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五、

10、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1.股东经理:股票期权计划 2.雇主雇员:工资报酬计划 (1)固定工资 (2)奖勤罚懒 (3)利润分享,雇主的利润,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六、信誉和信息调控 作为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方法: 1.市场机制本身 2.信誉 3.信息调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重要问题,了解宏观经济的特点 掌握几个简单的概念,主要内容

11、,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决定和供给曲线决定决 定价格和产量。 不同点:微观经济学中的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 体经济的供求曲线,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供 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 1.宏观分析中有些

12、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 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3.有时候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 国民收入,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长期决定和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GDP的测度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

13、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假设的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C + I + G + (X - M) C:消费支出 I:投资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2001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 国内生产总值(GDP) 2 国内生产净值(NDP) 3 国民收入(NI) 4 个人收入(PI)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14、DPI),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美国2005年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10亿美元),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 + I = Y = C + S,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 + I + G = Y = C + S + T,I = S + (T - G),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 + I + G + (X-M) = Y = C + S + T + K,I + G + (X - M) = S + T + K,第六节 名义GD

15、P和实际GDP,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实际GDP 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要问题,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

16、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 2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第一节 均衡产出,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公式:y = c + i,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一节 均衡产出,三 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的条件:i = s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 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 消费函数 c = c (y),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某家庭消费函数,某家庭消费函数 (单位:美元),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消费曲线,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