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3783637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精编(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交通运输)师宗县盛源矿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作业规程审批意见壹、矿审批意见二、矿长审批意见三、督查员审批意见四、雨柱煤炭分局领导审批意见会审单位及学习人员签字:总工程师:年月日机电副矿长:年月日安全副矿长: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目录第壹章 概 况-3-第壹节 概 述-3-第二节编写依据-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3-第壹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3-第二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4-第三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6-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7-第壹节巷道布置-7-第二节支护设计-7-第三节 支护工艺-9-第四章施工工艺-1

2、0-第壹节 施工方法-10-第二节凿岩方法-11-第三节 装运岩(煤)方式-11-第四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13-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生产系统-14-第二节 防尘灭火及供水施救系统-16-第三节 安全监测系统-18-第四节 供电系统-19-第五节 排水系统-19-第六节 运输系统-20-第七节压风系统-20-第八节 通讯联络及信号照明-22-第九节 人员定位系统-23-第六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壹节 劳动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循环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25-第壹节 施工准备-25-第二节 “壹通三防”管理-26-

3、第三节 顶板管理-30-第四节防治水管理-30-第五节机电管理-31-第八章灾害防治及避灾路线-33-第壹章概况第壹节概述壹、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是1910水平南翼采区运输石门。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的目的是形成1910水平南翼14#煤层生产系统,形成系统后用于运输、行人、运料。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巷道长度:预计长度120米。预计巷道服务年限为5年。第二节编写依据壹、地质说明地质说明书名称圭山煤田稗子沟矿区、井田的详细勘探地质报告,地质储量核实报告。二、矿压观测资料煤层和煤层顶、底板应力较集中。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壹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

4、表水平名称1910米水平巷道名称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地面标高2035米2060米井下标高1930米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待掘巷道地面相对位于我矿南西部山地,无建筑物。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北东为回风巷,西北和西南为未采掘区,对地面无影响。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北为1910南翼通风上山。第二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壹、地质构造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是处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1)、罗平师宗褶断束(11)。在区域构造位置上是处于南盘江复向斜师宗弥勒断裂带内,由于受北西南东方向强烈挤压应力,使矿区构造复杂化。1、褶皱核实区是F101逆断层上盘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60-75,向南东倾斜,

5、地层倾角50-55,构造以断层为主,发育次级褶皱,断层多发生于煤系地层中,和地层产状接近。整个单斜构造自北西向南东,为上二叠统宣威组(P2x)、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地层组成。褶皱比较明显的有67线9-14号煤地层中的背斜,北西翼为F127断层切割(详见67线剖面),其他多沿倾向的波状起伏所体现的“S”形褶皱。2、断层矿区内发现断距大于30m的断层有8条,即F101、F102、F104、F127、F128、F130、F133、F951,钻孔中控制的隐伏断层有五条,即f141、f142、f143、f144、f145,将矿区内各主要断层叙述如下:(1)、F101逆断层矿区内大致沿采矿证范围北西

6、矿1、矿4矿界出现,是、井田规模最大的断层。走向长大于8000米,区内可见长1250米,断层南东盘(P2x)、(T1f)地层推复于北西盘(T1f4)地层之上。断层深部切割(T1f4-1)、(P2x)、(P2)地层。断层在地表2线南西切割14、21可采煤层,深部断层南东盘(P2x2)推复于北西盘(T1f4)地层之上。断层走向为50-65、向南东倾斜、倾角80、北西盘下降,南东盘上升为逆断层,垂直断距大于1100米,影响至800米标高以下。断层破碎带宽10-20米,岩石破碎,在68线附近因断层及山体滑坡。此断层有工程控制,位置准确可靠。因断层南东盘(P2x)地层及其中可采煤层推复抬起,故今日有、俩

7、个井田东西相望地质景观,该断层也是俩个井田的分界线。(2)、F133断层位于65线北至67线北,延伸长约1200米,矿区内走向长约550米,倾向南东,倾向65度,落差150-400米,地表10-13号煤层重于10、14号煤层之上。对14、17号煤层破坏性较大,断层影响深度至1400米标高以下,有2个钻孔控制,可靠。二、矿井水文地质特征1、地形、地貌及地表水核实区为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山脉走向为北东方向,和区域构造线方向壹致。最高点在矿区北东部,海拔2053.2米,最低点在矿区南西,标高为1960米,为矿区范围最低侵蚀基准面,地面相对高差93.20米。含煤地层分布于大河河谷东南山坡之上,地层向南

8、东倾斜,地形朝北西倾斜为逆层坡,地层倾角为44-55地形坡度为15-25。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只有壹条北东向季节性山间河流称为大河,由南西向北东在采矿证范围外北西60-80米流过,流量为2.00-27.23L/S,北东端出口处标高为1960米,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河流坡降为2.9%,矿区内大河最高洪水位标高1972米。地形及地层向南东倾斜为顺层坡,含隔水层相间组合,地表水和地下水壹般不发生水力联系。故各含水层除在露头区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外,沟谷切割处以渗流小泉或季节泉水分散排泄,具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弱裂隙水特征。矿井当下井垂深86米,掘至1947米水平,旱季最大涌水量10.4m3/h,雨季最

9、大涌水21.7m3/h。水质类型为HCO3SO4Ca型。2、水患调查工作面1910水平1995水平从未进行采动过,经调查无积水,但为了防范于未然,工作面掘进时,坚持“预测预报,先治后采,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放水。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壹、煤层特征表2主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见煤点数可采点数煤层厚度俩极值平均值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可采程度对比可靠性稳定程度C9550.41-1.78m1.0977简单71.%可采可靠较稳定115332C13660.21-3.141.67简单83%可采较可靠较稳定6C14660.04-5.742.9简单83%可采可靠稳定二、瓦斯等级鉴定本矿区煤层变质程度高

10、,灰份较高,经近几年开采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测定,煤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16m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1mmin,认定为低瓦斯矿井。三、煤的自燃经测定该煤层均有自燃发火倾向,煤尘均具有爆炸性。附:煤(岩)层柱状图名称柱状图岩性说明页岩深灰色薄层状,性脆坚硬粉砂泥质岩深灰色中层状,中下部夹有浅灰色条带细砂岩。粉砂岩灰碌色灰色中厚层状,偶见不规则方解石细沙。炭质叶岩深灰色褐灰色中至薄层状,性脆坚硬。14煤半亮型块状、强玻璃光泽、倾角较大。炭质页岩浅灰色厚层状,煤层接触处见乳白色高岭土。粉砂质泥岩深灰色中厚层壮,偶见不规则方解石细脉穿插。细砂岩深灰色厚层壮,性脆坚硬。有点状黄铁矿。泥质粉砂岩色褐灰色

11、中至薄层状,节理裂隙发育。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壹节巷道布置从1910南翼运输巷250米处以方位13757掘石门120m(开口点BN9坐标X=2743402.668,Y=35374409.684,Z=1910.198),每掘进50米和1930南翼回风石门掘联络上山贯通形成通风系统。第二节支护设计壹、巷道断面根据矿井现状,现掘巷道作工字钢支护设计。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支护设计: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是以满足运输、行人及设备安装的需要。因此,巷道断面:底宽2.8m棚宽1.6m净高2.2m,有效断面4.84。巷道断面形状为梯形,选择11工字钢,即能满足要求。附图:巷道断面图(壹)临时支护采

12、用5-6根穿条控顶,穿条长度大于2米,控顶间距不小于1米,俩帮同样使用5-6根穿条控帮,穿条长度和控帮距跟控顶壹至。前探梁必须及时跟到头,每班每架必须及时控顶控帮。(二)永久支护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采用11工字型钢支护,断面4.84,架距0.7-0.75米,支护形式为梯形。表3支架巷道工程质量规格表项目质量标准(mm)部位巷道名称及规格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巷道净高2.2m轨面上中2200巷道坡度5整条巷道5支架构件及规格质量11工字钢11工字钢右帮腿长2400mm2400mm左帮腿长2400mm2400mm背帮背顶顶(块)6帮(块)10(俩帮共16)柱窝深度大于100架距700-750

13、mm700-750轨道11kg巷道中120m底宽2800mm2800水沟300mm深度200水沟距迎头50工业卫生交班内整条巷内无杂物及淤泥积水第三节支护工艺壹、支护材料1910南翼采区运输石门采用11工字钢支护,断面4.84;架和架间距为0.7-0.75米,支护形式为梯形,柱梁接茬采用卡槽固定,架和架用钢筋拉杆连接,顶梁壹根,俩帮壹帮壹根。二、工字钢架设1、架设: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挑皮柴控顶。2、支架架设必须严密整齐,严禁缺螺少件,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3、支架严禁架设浮相,柱窝深度不得小于10cm,在底板松软地段必须加大鞋板。4、施工时,在工作点20米范围内存放壹定的坑木、棵子、

14、插条、小圆木、劈柴等以防急用。第四章施工工艺第壹节施工方法壹、施工工艺严格实行三班八小时制作业,各工序要求循环作业,壹次成巷的施工方法,掘进和支护顺序作业。附:劳动组织人员配备情况表打眼工运料工支护工推车把钩工瓦检员班长安全员矿领导绞车司机电钳工合计早班1人2人2人3人1人1人1人1人1人1人14人中班1人2人2人3人1人1人1人1人1人1人14人晚班1人2人2人3人1人1人1人1人1人1人14人合计3人6人6人9人3人3人3人3人3人3人42人1、掘进采用钻眼爆破,全断面壹次起爆。2、永久支护为矿用11#工字钢,工作面临时支护必须采用前探梁支护,支护紧跟工作面。3、按技术科给定的施工中腰线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