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83543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年前的回忆,字词过关,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练习,整体感知,新课导入,学习目标,相关链接,品味赏析,课后作业,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日子得益于曾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烈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怕牺牲,从而解救了苦难的中国人民,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就是其中的一位李大钊。,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稚、避”等1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

2、,从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相关链接,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叙述事件。,字词过关,拼一拼,读一读,并给下列生字组词。,

3、稚避峻 啪 瞪僻 瞅 靴魔 刑 哼绑 啃袍执,f,军阀,b,躲避,p,啪啪响,dng,瞪眼,p,僻静,chu,瞅见,xu,靴子,m,魔鬼,xng,刑罚,hng,jn,严峻,bng,捆绑,kn,啃食,po,衣袍,zh,执行,解释下列词语。,军阀: 轻易: 恐怖: 严峻: 会意: 沉着: 一拥而入:,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本课指随随便便。,惊慌、害怕。,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严肃而厉害。,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整体感知,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重点回忆“被捕前” “被捕时”

4、“法庭上” “被害后”这四个方面的一些事情。,2.给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 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第27自然段): 父亲被捕前坚持革命工作。 第三段(第818自然段): 被捕的经过。 第四段(第1929自然段): 父亲在法庭上的坚定、英勇。 第五段(第3033自然段): 父亲被害,全家人悲痛万分。,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前 后,照 应,首 尾,呼 应,(按时间顺序回忆 ),合作探究,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安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沉痛,2.读一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从中了

5、解了什么内容。,(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 “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指1927年的春天,作用是承接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的回忆。,3.文中第2自然段的“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烧掉文件书籍。 张作霖要派人搜查。 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4.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5.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写了两层意思:(1)“我哪儿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

6、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6.“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这句你读懂了什么?,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李大钊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7.“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

7、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得无比坚强、沉着。,8.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说明了什么?,9.“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昨天是4月28日” ,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母子俩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反动派的痛恨。,10.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呢?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地方呢?,前后照应。,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咐自己记住父亲的被难日,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更深刻,突出

8、了作者一家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又使得文章前后连贯。,(1)课文前面讲到李大钊“有时候他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为什么这样做,前面没有说,在后面做了交代:“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他为什么没有回来,这里没有交代。到了下文,又提到了阎振三:“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3)前面写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后面又提到“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品味赏析,1.父亲一向是

9、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非常慈祥,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样,就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这两个方面的统一。,2.局势越来越

10、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拓展延伸,学完整篇课文,大家知道文章用了哪些写法,分别好在哪里吗?,1.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 。,一、对比写

11、法,2.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二、前后照应,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代“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像这种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很多,前面已经讲过了,同学们可以找出来再读一读。,这样写的好处是: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yu zh yn jn p jng p xu 幼稚 严峻 僻静 皮靴 m gu shu xng min po zh xng 魔鬼 受刑 棉袍 执行,2.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伟大的态度耐心地问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严峻的面庞坚决地讲,一、教材PXX:X题,X题,X题.,本课时讲解结束,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请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