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83516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判断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题:1. 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2. 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磨削加工。()3. 过定位和欠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4.淬火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5. 工件一旦夹紧,则它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了。()6.在大量生产中,单件工时定额可忽略准备与终结时间()7.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9. 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能纠正位置精度。()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11.附加基准

2、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12.孔的直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下偏差为零。()13.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14.对于平面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应该高于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15.加工丝杠时常采用弹性或液压尾顶尖,是为了避免工件受热伸长而产生弯曲变形。()16.如果工艺过程稳定,则加工中就不会出现废品。()17. 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18. 一般来说,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19.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20.加工误差的点图分析法可用于估算加工过程中的合格率和不合格率()21.定位误

3、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22.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23.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误差复映”而使工件产生与毛坯同样大小的圆度误差。()24.假若一批工件加工尺寸的实际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相符,则其分布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都受加工系统中的常值系统误差的影响。()25.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26.滚压加工能使工件表面金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27.固定调整法采用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28. 采用互换装配时,选择的协调环不能为标准件或公共环。()29. 粗糙表面易被腐蚀。()30.工件表面

4、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一般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序的加工方法。()31. 采用调整法装配时,选择的补偿环不能为公共环。()32. 选择装配法常用于高精度少环尺寸链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中。()33.如果工件表面没有磨削烧伤色,也就说明工件表面层没有发生磨削烧伤。()34.进给量对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35.装配尺寸链中的协调环和补偿环都不应该是公共环。()36.采用直接选配法装配时,最后可能出现“剩余零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

5、调支承。()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1.辅助支承起定位作用,而可调支承不起定位作用。()2.菱形销用在一面双销定位中

6、,消除了垂直于连心线方向上的过定位。()3.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4.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5.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6.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7.粗基准定位时,一般正在加工的表面就是零件的精基准。()8.过盈心轴定位一般用于精加工,此时可保证工件内外圆的同轴度,且可利用过盈量传递扭矩。()9.形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形块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10. 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存在于零部件之间,而绝对不在零件上。()1.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7、2.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3.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4.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5.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6.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7.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8.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9.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1.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无关。()2.由于冷校直而产生

8、的工件表面应力为拉应力。()3.定尺寸刀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4.表面粗糙度小的表面质量就好。()5.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6.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7.工序分散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多,生产准备工作量大。()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其自由度是由引导和对刀元件来限制的。()9.V型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型块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10.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1.当采用一面双销定位时,工件两孔的孔心距为,那么夹具中两销的销心距应为20.250.1。()2.喷丸加工,工件表面产生拉应力。()3.在车削加工中,工艺系统刚度是指法向切削力Py与其引起的位移y的比值。()4.用调整法对刀时引起工件的加工误差,可以看作为常值系统性误差。()5.在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轴线的位置应与两定位孔的联线重合。()6.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其不定度是由夹紧装置限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