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3041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探讨论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参赛单位:湖南大学学院名称:统计学院 参赛队员:曾得利、王佳、崔衍安指导老师:李正辉副教授提交日期:2009.9.30摘 要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稳定研究成果的梳理,界定金融稳定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稳定的宏观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提出金融稳定评估的基本假设,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及互补性的原则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出金融稳定评估理论模型。再次,利用43个样本国家(地区)1994-2007年相关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全样本、分类别样本的金融稳定进行分析,并对中国金融稳定进行单独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发达国家(

2、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金融稳定性呈现出不同特征。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系统是处于高水平稳定低波动状态,而发展中国家(地区)金融系统处于低水平稳定高波动状态。第二,企业融资环境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最大,而经济稳定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最弱。同时,不同类别国家(地区)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也不一样。第三,中国金融系统长期处于低水平稳定,而经济稳定在中国金融稳定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 金融稳定;评估;结构方程模型目 录一、绪论1二、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基本理论4三、金融稳定性评估理论模型构建6四、金融稳定性评估的数据预处理10五、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参数估计及分析12六、结论及建议22参考文献2

3、4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04年6月起美联储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随着低利率的暂时终结,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衰退,房价不断下挫,而次级抵押贷款人的收入状况却不见好转,他们对利率和房价都极度敏感,导致次级贷款违约率攀升,使得相关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诸多衍生金融资产贬值,相关金融机构蒙受巨额损失1。在2007年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随后在7月份,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份,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并造成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各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2。但各国央行入市的干预对全球经济并未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到2008年底,各国央行已向全球股市注入近1万亿资金,全球股市复苏迹象仍不明显

4、。面对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时对中国及相关国家(地区)金融系统稳定性进行量化分析和因素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正确把握金融系统稳定状态。 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水平是金融功能是否有效发挥的反映,而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较差,抑制了金融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金融效率低下。近些年,中国金融系统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综合水平是否得到明显的提高,以及在面对其他外部冲击时,金融系统是否有危机爆发的压力,这些都需要对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再次,一国金融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制约着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节奏,而金融系统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稳定。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和中国国内

5、自2005年以来突然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房市上扬等问题,都说明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远没有完善,金融稳定的数量测度仍显不足,对金融稳定在不同国家的特征还缺乏深入了解。(二)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的文献综述1、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国外对金融稳定评估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对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现今金融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最多的是KLR法、Probit/Logit模型及VaR和压力测试。KLR方法主要用于货币危机预警3。Duan PENG、Claustre利用KLR信号法对中国遭受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进行了事后分析,发现其正确预测了中国1994年经济波动,但是对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表现预测并不精准4。Probi

6、t/Logit模型则依靠估计出给定指标的条件概率来预测危机。Cipollini、Kapetanios建立了Probit模型和动态因子随机模拟模型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发现因子分析能够改善一些Probit模型的样本外预测能力5。Philip、Karim对基于Logit模型和KLR法的早期预警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Logit模型适合用于建立全球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而KLR法则适合于一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6。VaR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资产在一定期间内的最大潜在损失值。Monica Billio提出了MSRM模型来估计VaR的值,并通过与方差-协方差方法和GARCH(1,1)的比较证实了此模型的

7、优越性7。正常条件下,VaR方法是对市场风险度量的优良方法,但在极端情况下压力测试就能显示出其优势,以弥补VaR方法的不足8。国内研究主要是将国外经典金融稳定评估或风险预警模型运用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刘莉亚、任若恩基于Kaminsky 和Reinhart 的“信号”预警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框架9。林谦、王宇详细介绍了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模型的主要内容、预测机理、基本模型和方法、发展方向,认为若直接运用国外的预警模型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机的状况和程度进行监测,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10。2、国内外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国际上对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有三个机

8、构:IMF等机构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综合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审慎指标两大类,其中各自由核心指标集和鼓励指标集构成。这是一种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宏观金融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11。欧洲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它将潜在的众多指标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关于银行系统健全的系统性指标;第二类是影响银行系统的宏观经济因素;第三类是危机传染因素12。美国宏观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和综合微观金融性指标两类。前者主要是衡量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稳健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的指标,后者主要包括一些反映金融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当前财务及其运行状况的指标13。国内仲彬和陈浩结合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9、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稳健指标,构建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监侧体系14。殷兴山等从区域银行稳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金融运行环境出发构建了三层次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15。王明华、黎志成则以预警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考察区域内宏观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审慎分析后得出的关于风险提示及其变动趋势的信息分析系统 16。3、对现有文献的简单评析从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中,对金融稳定性评估模型有许多有益研究,它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文献的支持,但是,现有研究至少在以下方面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首先,金融稳定性评估方法上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原有文献中对金

10、融稳定性评估研究,主要是简单地建立指标体系,也没有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同时,金融稳定评估得到的大多是一个静态的简单信号或概率数值,没有得到金融稳定具体数值和各要素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本文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深入了解各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状及各要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其次,金融稳定评估框架可以进一步研究。原有文献对评估对象和指标选择还没有一致看法,研究对象大小不一,造成研究结果有时出现矛盾。同时在指标选择上以选择客观宏观经济变量为主,而很少涉及测度金融外部环境等软指标。本文将对各国各地区的金融系统整体金融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评估将引入一些变量度量金融外部环境,使评估更加全

11、面客观。 上述问题的存在,为本文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三)研究内容及框架本文以全球各国(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有关金融稳定评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金融稳定基本理论和金融稳定影响要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挖掘出各要素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在分析现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金融稳定性评估。在进行全样本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分类别对各国(地区)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特征和影响要素作用的强弱方向等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中国金融稳定性水平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证结论,本文对如何提升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对策。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全样本综合评价分析分类别影响要素分析中国金融稳定性分

12、析研究基本结论、对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评估基本假设评估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金融稳定定义及内涵金融稳定基本理论金融稳定影响要素金融稳定作用机制基本理论分析评估实证分析指标构建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初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图1 研究框架图二、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基本理论(一)金融稳定内涵及定义要研究金融稳定评估问题,首先就要界定金融稳定性的内涵。在国外现有文献中,一部分学者尝试从金融不稳定角度来定义金融稳定和挖掘金融稳定的内涵。Mishkin关于金融稳定的定义和内涵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的17。另外一部分学者还是努力寻求金融稳定的直接定义。比如Aerdt等认为直接定义金融稳定优于从金融不稳定角度间接定义金融稳定,因为

13、直接明了的金融稳定定义对政策目标的制定来说更有好处18。此外,金融不稳定的定义和内涵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清晰,如Schioppa就认为虽然判定金融不稳定的状态非常容易,但判断不稳定的征兆何时出现却很不容易19。因此,为了准确及时地对金融不稳定征兆进行监测,弄清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影响要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一些学者也在吸收国外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金融稳定的内涵。王刚、李赫认为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概念,它要求金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并且能够正确评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中对金融稳定的定义是指金融系统处于能够

14、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系统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21。在学者们对金融稳定定义的基础上,本文把金融稳定定义为:金融稳定是一国(地区)金融系统抵御一定金融风险,正常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金融稳定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金融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央行也正逐步推行这种金融稳定定义,这种定义既规避了从金融不稳定来定义金融稳定的模糊性,也深化了某些金融稳定描述性的定义。(二

15、)金融稳定性影响因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内涵可以发现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复杂多变,本文将主要从金融运行环境、企业融资环境、经济稳定等方面分析影响金融稳定的要素。1、金融运行环境金融运行环境既包括宏观的经济环境,也包含微观的金融环境。一般来讲,金融运行环境是指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环境,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是金融系统持续运行的外在保障。金融运行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法律制度。La Porta等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差异受到一个国家法律渊源的影响,侧重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制度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系统也将更加稳健22。此外,法律制度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腐败问题,腐败直接腐蚀健康的金融体制,但是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金融腐败问题一直难以根治。金融腐败所带来的破坏性比一般领域的腐败行为具有更大的破坏力,不仅降低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金融风险的积累和扩散等,也损害了社会规则的公平性等23。同时,法律制度不完善和腐败问题也会助长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内幕交易行为不但严重破坏市场交易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不知情交易者利益,削弱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