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2253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某某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序言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进、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信息化。未来五至十年将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六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信息化的道路和发展方向。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对促进甘肃经济的新腾飞和社会

2、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中,要谋求新的跨越式发展,争当交通现代化的先行军,必须紧紧抓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把信息化放在优先、带动全局的位置,通过对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促进甘肃综合运输系统信息化进程,为争取率先实现甘肃交通基本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制订了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一、现状评估 1、现状“十一五”是甘肃交通运输全面、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甘肃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由简单的局域网向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信息网络发展,应用系统由独立的业务系统向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发展。特

3、别是在省级交通应急处置平台、电子政务、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监控、通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信息化应用水平持续提高,使甘肃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服务行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企业经营、服务公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效益得到全面体现。(1)、信息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甘肃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670公里,共建成20条联网收费路段。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东起宝天东岔,西至嘉峪关覆盖定西、白银、武威、张掖、酒泉的通信干线传输网。为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提供相应的通信支持。-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根据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求,继续扩展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完善信息网络应用功能,为行业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4、形成了以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干,市州和县区级行业管理机构为分支,运输企业和辅助业企业为节点,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为终端的网络平台。-省公路养管网基本完成了局域网建设及实现初步联网 ,搭建了公路局与下属各总段(分局)之间的两级行业广域网系统,建成了省局及下属14个公路总段(分局)的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IP语音电话系统(部分),利用电信公网(国际互联网)结合自身VPN、路由器等设备。-甘肃省水运海事行业通过租用运营商线路方式组建了水运海事专网,并基于专网初步建成港口、码头、重点渡口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GPS船舶监控系统、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平台和行业基础数据库。(2)、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

5、明显增强-各级运政管理机构运用四级运政管理系统进行车辆年检审、业户开业、日常管理等多项业务的办理,业务办理更加透明、规范,业务办理期限进一步缩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等技术,实现道路运输政务管理的智能化目标。-通过省、市、县三级监控管理,实现车辆的实时跟踪、调度指挥、远程控制等功能服务,为行业管理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丰富的车辆动态运行信息,保障了车辆的安全行驶。-IC卡电子证件系统、GPS监控管理系统以及驾校和检测站监管服务相继在全省投入使用,向社会公众和经营业户提供电子证件发放及识别管理、GPS车辆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控以及驾校和检测站经营秩序的监督和

6、数据传输工作,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监督机制、端正行业风气、提高服务质量等提供了新的渠道。-依托已建成的GPS监控平台,并结合交通运输部关于上海世博会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的要求,实现了部省监控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健全了系统应用及运行监管体系,督促完成了全省重点营运车辆的终端加装工作,保障了重点营运车辆运输安全。-初步建成船舶数据库、船员数据库、水运企业数据库、港口基础数据库、水运法规库,实现了对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安全管理、水运企业管理、行政执法的信息化管理,促使水路运输管理跨越式发展和职能转变,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保障水上运输安全。-初步建成航政、运政业务的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完善水运企业

7、资质、许可证、企业年审的管理需求,逐步实现行政许可业务的网上审批。(3)、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水平有所改善-省级交通应急处置平台全面启动建设,该平台是集预案管理、预警管理、在线监控、资源管理、三网合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紧急事件处置和指挥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行业主管部门在发生警情时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启动预案、调配资源并实施远程指挥,有效提升应急事件处置效率,并通过文字、语音、图像等渠道为指挥人员提供应急事件的最为全面和直观的数据和信息,辅助指挥人员提升指挥决策能力。-在天馋路、柳树路、兰临路、兰海路、永山路、刘白路、机场路的隧道口、互通立交、急弯、长下坡、雨雪天气影响严重和易发生地质灾害

8、等较为特殊的37个地段安装了数字监控摄像机;在白银、武威、酒泉、合作、平凉、定西、天水等19个重点客运站场安装了数字监控摄像机。为及时掌握高速路网和客货运站场气象环境条件、地质灾害、交通通行量、交通事故和交通拥阻等信息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省交通运输厅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指挥和调度能力。-覆盖重要港口、码头、重点渡口等重点地域的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GPS船舶监控系统基本建成。包括40个船舶GPS监控终端,25处重点渡口码头CCTV视频监控点。提高了船舶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4)、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有所提升-省运输交通厅及下属公路局、省公路运营中心、运管局、路政总队、水运局依托互联网建立了政府网

9、站,实现了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和有关业务的网上受理和审批;-依托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和客运站场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通过门户网站、高速公路救援、咨询呼叫中心96969和96779、交通广播、路侧广播、可变情报板、警示标志、车载滚动显示屏、分布在公共场所内的大屏幕、触摸屏等显示装置,为出行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出行信息服务。- “客运联网售票及网上清分系统”已经在兰州、平凉两地部分汽车站完成了软件部署和试运行,作为提升道路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促使运输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信息化手段遵守运行规则、保障公众利益、发挥最大效能、创造经济价值。-“物流信息系统”已经在兰州陆上货运交易中心

10、完成部署,同时随着13家物流园区和18家货运站的联网运行,已初步搭建起了覆盖广阔的全省物流信息平台,各个物流园区和货运站定期向平台提供物流信息,规范了物流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了物流信息质量,初步发挥出了物流平台对于信息资源配置作用。(5)、交通运输信息化应用和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公路水路交通规划、勘察、设计、运营和管理等领域。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路面和桥梁养护管理、运政和路政管理、港政和航政管理、水上安全管理、客运联网售票、货运交易信息服务、港口物流等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截止到“十一五”期末:在“兰州至机场文明大通道”兰州站和中川站各建设了两条ETC专用车道,实施了电子缴费系

11、统的试点工程;在全省高速公路17个路段75处收费站点实施了计重收费机电改造,使超限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车辆超限行驶引发的事故大幅减少,道路得到了有效保护,基于GIS/GPS的甘肃省公路数据库系统,建设了1:25万和1:5万包括全省国、省、县、乡、专和村道的公路电子地图。完成了运政管理系统、路政管理系统、GPS车辆信息服务系统、航政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路网调度指挥系统、交通量信息处理系统,公路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地质灾害管理系统,沥青路面管理系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道路运输远程视频系统、数字会议室系统、交通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等道路运输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对公路、水路交通业务的全覆盖,提高了办

12、公效率和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公路、运管、征稽和运营中心等都已基本建成各自的数据中心或行业数据库,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效率大大提升,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资源整合项目的实施,各单位独立的数据库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统一标准和格式的数据中心,对基础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能力,开发建设水平和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6)、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初步形成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队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初具规模。尤其是道路运输行业,经省信息中心统一培训、考核,在各市级信息中心还配备了专职信息化工作人员。同时,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

13、请发达省份的信息化管理专家咨询,并派出专业人员参观学习,有力地提高了信息化维护管理水平。另外,通过举办培训班,重点加强了基层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基层网管人员录入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了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2、存在问题近年来,虽然我省交通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在信息化硬件建设、软件开发、技术队伍配备等方面均得到了有力加强,依托信息化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交通信息化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交通信息化的现状还不能充分适应我省交通行业的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整体发展不平衡 运管、征稽、高速公路

14、收费等部门已经建设起覆盖全系统的多级现代化信息网络,并基本实现了行业内部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但也有一些单位信息化还只是在起步阶段,没有或正在进行单位内部的信息网络建设,仍停留单机工作、建个网页的简单运用上。 (2)、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与指导 一是信息规划指导作用不明显。省厅长期以来没有全交通系统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2007年虽然制定了甘肃省交通信息化中期发展规划,但规划制定时间较晚且没有正式发布,特别是由于该规划制定过于原则,缺少具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步骤与资金安排,有些单位虽然制定有信息化发展规划,但没有溶入交通厅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全局之中,因此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二

15、是是管理职责不够清晰,管理不到位。我省交通系统在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方面相对缺乏统一和全面的指导,特别是有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够、管理还不十分到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协调管理。整个系统内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统一、数据与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各类软件之间因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无法统一存储调用,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给后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数据整合也带来了困难。各单位网络系统自成一体,系统内各单位都不同程度的租用电信网络,网络系统的分割造成网络使用重复投资,各单位每年都需支付给电信大量的网络租金。 (3)、应用滞后,存在“四重四轻”现象 一是重硬件轻软件。目前,我省交通系统

16、信息化的硬件平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资源基础,但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忽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应用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缺乏适应各方面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公众服务系统的开发远落后于现有的信息网络建设。 二是重建设轻管理。一些单位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有些单位只是狠抓信息化项目建设工程,而对信息化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等重视不足,严重制约了信息化作用的发挥。 三是重投入轻效益。有些信息化项目的投入很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已有的应用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重局部轻全局。各单位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给整个交通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带来了极大困难。 (4)、信息化所需的技术基础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