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7812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家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家兔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家兔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流感的爆发更会加重该病的感染机会和感染程度,对兔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 1、流行情况。规模化养兔场及养兔专业户中经常发现兔的鼻炎症状,由于鼻炎发病慢,病因复杂,死亡率低等原因,致使有些养兔户思想麻痹,不及时治疗,造成大面积流行。 2、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上呼吸道发生轻度炎症,常打喷嚏,巴氏杆菌引起的鼻炎多表现为流浆液性液体,而后转为流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家兔严重鼻腔阻塞,呼吸困难,呼噜作响。由于分泌物刺激,病兔经常用前爪抓鼻,使口腔周围的兔毛潮湿,

2、蓬乱以致脱落,如不及时治疗,细菌下移进入支气管和肺部,在其组织中生长繁殖,侵害肺泡产生炎症,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而后化脓,病兔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废绝,直至消瘦而死。病毒性流感易使兔群并发该病,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咳嗽、鼻部发痒、打喷嚏、流水样鼻液、怕寒。 3、剖检病变。剖检家兔、鼻腔内积有多量鼻漏,其形状因病程长短而异,当从急性转为慢性时,鼻漏从浆液性转为粘液性以至脓肿,外鼻孔周围皮肤出现炎症,鼻腔鼻窦粘膜发红、水肿,慢性阶段其粘膜增厚。 4、防治措施。 强饲养管理。兔舍建筑、兔笼摆放要合理,兔只不拥挤;冬季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要保证舍内光线充足、通风透气、空气新鲜,饲料喂量要比其他季节增加

3、20并使其营养水平中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和一定的维生素含量,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对兔舍和笼具定期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卫生,改善卫生条件。 格防疫制度。兔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得不引进时,对引进兔只要隔离一段时间,经检查无病后方可混群,要定期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症治疗。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治疗本病要标本兼治,采取局部疗法与全身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方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轻症患兔,先剪去鼻孔周围的湿毛,用 75%的酒精棉球进行局部清理;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每天早晚各 1 次,每次 3;肌注卡那霉素,每次 升,早晚各 1 次,连用 3,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效果明显。 种用价值较高的病兔,可用抗出血败血症血清治疗,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2升,8时后再注射一次。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