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88036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基础工程卷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D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3.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下列基础中,A 种为扩展基础。A. 预制钢筋混凝土杯口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平板式筏形基础 D. 箱型基础6.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

2、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 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 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8.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对于砌体结构应由 C 控制。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D. 整体倾斜9.导致地基产生压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B 作用的结果。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自重与附加应力10.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C 。A.高压缩性 B.高孔隙比 C. 湿陷性 D.胀缩性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建筑物地

3、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2.桩基础一般由 基桩 和 承台 组成。3.受水浸湿只不过是湿陷发生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 结构特征和 物质成分 才是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4.按承台底面的相对位置,桩基础分为高承台桩基 和 地承台桩基 两种类型五、计算选择1.墙厚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1:1.25,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 第2页五 选择计算1.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

4、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 2.设柱截面为600mm400mm,基础底面尺寸为2000mm1600mm(基底长边与柱截面长边方向一致),若台阶宽高比为1:1,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mm。3. 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竖向荷载为150kN/m,则基底压力为 kPa4.条形基础宽1.2m,埋深2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1.5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5.如图所示的桩基础,作用在桩基上(至承台底面)的竖向偏心力F+G=25000kN,所

5、产生的弯矩为12000kNm,则桩1所受的最大压力为 kN。09B一 单项选择1.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抗冲切和配筋计算时,应 C 。 A. 基底附加压力 B. 基底自重压力 C. 基底净反力 D. 基底平均压力3. 一墙下条形基础底宽1m,埋深1m,承重墙传来的竖向荷载为150kN/m,则基底压力为 kPaA.140 B.150 C.160 D.170六、设计计算某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所受荷载如图示。试设计基础底面尺寸。(d=1.1、b=0.0)(1)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 (2)按轴心受压确定基底面积:(3)考虑偏心受压,将基底面积扩大20%,则:A=1.2A0=3.4,取l=2b,初拟

6、尺寸: b=1.4m l=2.6m (4)验算: , (符合要求) Pkmax=200KPa1.2fa=236.6KPa Pk=161.9 KPafa=197.2 KPa基底尺寸设计取:b=1.4m l=2.6m符合要求 第3页2.独立基础埋深1.5m,基底尺寸3.5m2.5m,基底以上为粘性土,其,若基底压力,软弱下卧层顶面距基底2.0m,扩散角,则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为 kPa。A. 46.5 B. 55.7 C. 65.5 D3.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

7、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4.如图所示的桩基础,作用在桩基上(至承台底面)的竖力F+G=25000KN,偏心距,则桩6的顶端压力值为 5.某场区从天然地面往下土层分布为:粉质粘土,厚l1=3m,qs1a=24kPa;粉土l2=6m,qs2a=20kPa;中砂,qs3a=30kPa,qpa=2600kPa。现采用350350mm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下1.0m,桩端进入中砂1m,初步确定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则应保持 一定距离 。2、需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的是 无筋扩展 基础。3、膨胀土产生膨胀的原因是其组成成分中含有较多 亲水性 矿物和外界 含水量 的变化。4、 桩距 是影响群桩效应的主

8、导因素。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类有 端成型桩 、 摩擦型桩 。6、 倒梁法 和 静定分析法 属于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的简化方法。08B二、单项选择题1、浅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其基底压力应该取 C 。 A 附加压力 B 自重压力 C 净压力 D 平均压力2、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D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3、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9、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 C 的优点。A. 可采用很大的直径 B. 可采用很大的桩长 C. 桩身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 D. 可以基岩作持力层6、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A 基本组合 B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 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当桩的l/d较小,桩身7、7、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8、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

10、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A d=5.68m B d=7.03m C d=8.03m D d=6.03m9、柱下条形基础底部的翼板宽度由什么因素确定 C 。A 柱截面尺寸 B 构造要求 C地基承载力 D梁高 第4页08A单项选择1、地基上层土较硬,下层土较软时,基础宜采用 D 。A、深基础 B、人工地基 C、深埋 D、浅埋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 灰士基础 D

11、 砖基础3、 C 应验算其稳定性。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 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C 。A. 桩的顶端 B. 底端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6、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桩数时,荷载应采用 D 。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

12、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A d=5.68m B d=7.03mC d=8.03m D d=6.03m8、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9、柱下条形基础两端伸出的长度宜取多少 A 。A(1/41/3)边柱距 B(1/21/3)边柱距C(1/41/3)中柱距 D 1/6 梁高10、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 A 。A 端承桩 B 摩擦桩 C 摩擦型桩 D 端承摩擦桩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建建筑基础埋深应 小于 相邻建筑基础埋深,否10、导致地基产生压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B 作用的结果。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自重与附加应力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确定基础埋深需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 与建筑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