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82272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专业名称电子电工专业。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三、学习年限三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气技术或电子设备、日常家用电器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电气控制设备或电子设备、日常家用电器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的中等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五、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专业并对业务精益求精;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立业创业,人际沟通和合作的协调能力。(二)熟练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电机和电

2、气控制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或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了解相关的本专业岗位上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三)具有正确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熟练的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分析常规电工电子电路的能力。(四)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能熟练阅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具有熟练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具有对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供配电设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五)具有市场经济、生产和技术管理及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六)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六

3、、职业领域序号专业示例相应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带星号的为核心技能等级证书,建议优先考取,每个学生应至少考取2张证书)1电气技术企事业单位电气维修内外线安装供用电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设备维护电力设备安装电梯运行与维护工程电气电脑制图(CAD)*维修电工(中级劳动部门)电工安全操作证(安监局)电工上岗证(电力部门)内外线安装工(劳动部门)电力设备安装工(劳动部门)制图员(劳动部门)电梯维修工(劳动部门)2电子与电器家用电器生产家用电器检测家用电器维修电子电器产品安装、调试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电子电器产品、元器件营销*无线电调试工(中级劳动部门)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劳动部门)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劳动

4、部门)小型家用电器装配工(劳动部门)洗衣机装配工(劳动部门)电冰箱装配工(劳动部门)致冷设备维修工(劳动部门)电子产品调试工(行业协会)家用电器维修工(劳动部门)营销员(劳动部门)3电子与信息手机维修通讯设备维修通讯设备营销计算机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硬件维修电子计算机调试工(中级劳动部门)*电子计算机维修工(中级劳动部门)通讯交换设备调试工(劳动部门)七、课程结构限定性选修1工程制图2安全用电3微机原理及应用4其他课程任意性选修1电气自动控制系统2音响设备与维修3VCD、DVD原理与维修4电子电器产品市场与经营5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计算机外设使用维修、网络技术7 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8计算机组装与

5、维修其他课程选修课程技能训练考证指导教学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1、电子测量仪器2、致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3、电子产品结构工艺4、电视机原理与维修5、其他课程电子电器1、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工厂供电3、可编程控制器技术4、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5、其他课程电气技术1、数字通信技术2、数字通信设备3、电子测量仪器4、多媒体技术5、其他课程电子与信息专业方向课 程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电子安装实训电工或电子CAD电工技能实训专业核心课 程语文数学信息技术教育英语体育与健康文化基础课 程哲学基础知识职业指导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创业教育德育课 程八、课程设置(一)德育课程(共180学时)1、心理健康教

6、育(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职业指导(1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

7、计的方法;增强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3、法律基础(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4、政治经济基础(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

8、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5、哲学基础(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6、创业教育

9、(1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职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德,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方法,并通过成功人士的创业案例,激发学生毕业后自主就业、自我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文化基础课程(共756学时)1、语文(198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2、数学(162

10、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3、英语(144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

11、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4、信息技术基础(108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5、体育与健康 (144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

12、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三)专业核心课程(共360学时)1、电工基础(108学时,其中课程实习36学时)本课程重点讲授电路和磁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电学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磁场和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基本规律、基本定理、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理解并掌握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特性与作用。2、电子技术基础 (108学时,其中课程实习36学时)电子技术基础是由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掌握基本单元

13、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估算方法,了解放大器、正弦振荡器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等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并有初步应用能力,了解脉冲的产生及整形电路、A/D、D/A转换等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熟悉集成电路及其应用。3、电工技能实训(36学时,其中课程实习18学时)在实训(验)课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仪器、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常用仪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接线、查线、处理简单故障) 、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电工技能。4、电子安装实训 (72学时,其中课程实习36学时)通过电子技术基础实训(验),培养

14、学生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并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具有对一般电子电路接线、调试、测试、分析故障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5、电气(电子)CAD (36学时,其中课程实习8学时)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能熟练应用电气CAD软件。学习计算机辅助绘图,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替代传统手工绘制电路图及装配图,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制绘与基本操作,绘制复杂的电路图及印刷(装配)电路图。(四)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向,每个方向324学时)1、电气技术方向(共324学时)(1)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108学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

15、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2)工厂供电(54学时) 了解工厂变、配电系统各个环节及一、二次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用;能正确分析中小型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图;具有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3)可编程控制器技术(108学时)了解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编程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调试、监控的能力,能阅读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一般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程序。学会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技术。(4)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5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工业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使学生掌握传感器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