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79037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经营管理)住宅产业化研究报告分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产业化研究工作汇报目录一、背景研究(住宅产业化的需求)1 社会角度2 行业角度3 市场角度二、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分析1 主体产业化技术的几种形式及分析1.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1.2 钢结构分析1.3 轻钢结构分析1.4 其他符合产业化住宅标准的结构体系分析1.5 围护结构产业化研究2 内装产业化技术及部品解析2.1 内装产业化的技术分析2.2 内装产业化的部品分析三、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标准1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2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4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规程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系列图集四、住宅产业化在光源里项目的应用及研究1

2、 当前政策2 设计标准化3 结构体系选用3.1大空间结构体系3.2维护结构耐久性考虑3.3住宅产业化的体系要求与分析4 内装产业化技术4.1管线与主体分离4.2内装与主体分离4.3内装部品分析五、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研究一、背景研究1.社会角度当前,政府对住宅产业化和工业化住宅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成效,企业针对在住宅工业化道路上遭遇的技术问题也进行着许多尝试。我国住宅工业化仍处于生产方式的转型阶段、居住总体品质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课题。2.行业角度对房地产开发建设行业和开发商而言,发展可持续建筑和住宅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途径。我国住宅工业化与产业化程度较低,

3、住宅生产建造方式落后,建造方式采用现场人工浇注的湿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等问题。住宅设计施工把使用年限不同的主体结构与管线设备混在一起建造,无法改造更新从而导致不得不拆除重建,建筑使用寿命短。3.市场角度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低品质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住宅的品质对于消费者、对于开发商,无疑都是关注的焦点。住房是家庭价值量最大的财产,住宅也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人们会十分关注住房的权属价值、使用年限以及保值增值潜力。住宅研发及生产技术开发,是我国工业化住宅的工程应用所研发的焦点性课题。二、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分析住宅产业化,从本义来讲就是要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

4、化。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和现代工业组织,对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和系统的整合,达到建筑的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住宅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的流水作业,从而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寿命,降低成本,降低能耗。住宅产业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主体结构的产业化,一是内装部品产业化。1 主体产业化技术的几种形式及分析北京是全国最先出台住宅产业化鼓励政策,并且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列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城市之一。北京市推广应用4类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第一类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

5、第二类为钢结构;第三类为轻型钢结构;第四类为其他符合产业化住宅标准的结构体系。1.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如下,主体结构部分或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钢筋采用胶锚连接、浆锚连接、间接搭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或其它连接方式,通过后浇混凝土或灌浆使预制构件具有可靠传力和承载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此种结构体系,在工厂预制的部分有结构骨架和预制构件。结构骨架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柱、墙、楼板等,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包括柱、墙板、飘窗板、叠合梁、叠合板、楼梯、阳台等。现

6、场施工顺序如下:1.1.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1)施工方便,解决冬季施工难问题装配式建筑可以根据现场要求制作需要的墙体构件,现场组合安装,减少工作量,减少现场湿作业量,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建筑成本,具有可钉、可粘贴等优良性能。据测算,装配式建筑构件可提高工作效率24倍。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工厂车间内生产完成,在冬季也可以生产,运到施工现场组装,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施工难的问题。(2)轻质装配式建筑是同体积混凝土构件重量的1/21/3,从而减轻建筑物的基础荷载,节省建筑物基础投资和总投资;减轻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速度,节约人力物力。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重量轻

7、,可减轻运输量(与黏土实心砖比),可节约运输费用。(3)高强,安全性好,抗震性能高,耐火性好装配式建筑具有强度高、耐久性、耐候性、防水性、抗震、耐火、隔音、气密性能好等特点。由于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自重,同时大多数构件已构成一体,增加装配时的柔性连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装配式建筑耐火极限达到国家A级标准,属于非燃烧物体,满足建筑物耐火极限要求。装配式建筑构件隔声量大于50dB(A),满足建筑物隔声要求。能够为室内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产环境。(4)保温、节能装配式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非常好,可以根据节能要求,安排生产符合性能要求的产品。满足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要求,使室内空调与采暖能

8、耗大量降低。正是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低导热性,使其可以满足建筑墙体保温的使用要求。由于外挂板为两面混凝土中间夹50厚挤塑板,帮其保温性能较传统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性能更好,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建筑因为做了外保温而带来的外墙面装修脱落现象1.1.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1)成本高传统建筑的楼板厚度大约就是100厚,而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厚度为60厚叠合板加80厚现浇板,总体厚度达到了140,超传统建筑板厚很多;外墙外挂板与剪力墙连接,使外墙厚度大幅增加,所用材料也就大幅增加。这些都导致了造价的增加。同时,由于外墙厚度的增加,导致用户在同等建筑面积上,装配式建筑的净空面积比传统式建筑的净空面积

9、小很多,从而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平方米造价比传统式建筑的平方造价贵很多。(2)施工精度要求高要求放线准确,标高测量精确。由于工厂化的生产,使得预制构件的尺寸已经定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小,将使预制构件安装不下去,如果放线时尺寸偏大,则构伯又会造成拼缝偏大的现象。同时,在现场施工时,剪力墙的标高也要控制好,不然将会造成叠合板安装不平整或是纵算将叠合板安平了,也会造成板与剪力墙间有条较大的缝,又要重新支模,反而更麻烦了(3)对预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式建筑由于为混凝土结构,要求在预留预埋时,尺寸、位置尽量精确,否则要重新开槽、开洞,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影响结构(4)预制构件尺寸也存在一定误差,拼装时

10、缝隙有时过大或不均匀管是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也可能有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时由于现场施工时的人为误差,有时拼装时产生缝隙过大或不均匀的现象。1.1.3 装配式与产业化的关系误区:随着各级政府对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出要求,不少人对于两者的关系也产生了疑惑。装配化是否等于建筑产业化?两者的区别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业界对于建筑产业化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打出建筑产业化旗帜的企业与地方不少,但并非都是名副其实,有些人认为建了构件厂,造了几栋装配式建筑,就是做建筑产业化了。具体来说,就是一些所谓的装配式项目,没有采用产业化的组织过程,大部分都是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上装配化,依旧是粗放的管理,有的甚

11、至是为了装配化而装配化。一些企业仍然使用农民工,不专业的转包分包的现象也依旧大量存在。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二者关系:对此,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叶明给出了解释。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建筑并不等于装配化,装配化只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归根结底建筑产业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将建筑生产的全过程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

12、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实现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工业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不难看出,建筑产业化是一整套生产方式的变革,是解决工程质量与效率、绿色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一个根本方法,也是解决房屋建造过程中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之间相互脱节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工人短缺等一系列客观问题的便利选择。“建筑产业化对于城乡建设来说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涉及方方方面,也不是单纯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的事情,非装配化可以比拟”。1.2 钢结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住宅商品化、产业化的要求,促进了住宅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应用,钢结构是建

13、筑中最适合创新的住宅结构体系。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以及综合经济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设计制造工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代工业的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2)能够合理布置功能区间传统住宅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如果开间过大,就会造成楼板厚度大,梁柱

14、截面过大,不但影响室内美观,而且加大结构重量,增加土建投资。钢结构住宅可以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采用大空间柱网布置,使建筑平面分割灵活。由于钢结构住宅的构件截面尺寸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钢结构住宅的墙体薄,墙体占用面积小,与砖混结构相比,可减少墙体占有面积60%左右,有效地增加使用面积。(3) 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在抗震设防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许多不足之处,而钢结构重量轻,六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延性,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4)施工方面优势突出 现浇混凝土连续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

15、施工季节的影响。钢结构的施工现场作业量小,减少了施工临时用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由于钢结构本身可作为劲性结构承担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施工时可以节省支模、拆模的材料,由此降低成本,大大加快施工速度。(5)符合住房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它能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的成品集合在一起,实现综合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提高住宅的产业化水平。今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改造需要拆除大量的旧建筑,钢结构比传统结构的拆除更容易实施,钢材回收利用率高、拆除成本低、污染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住宅体系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而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是绿色环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钢结构住宅当然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也面临许多的问题:(1) 成本造价与住宅层数的问题由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较高,一般来讲10层以下,如采用钢结构,其基本造价要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2025%左右。根据造价分析,当住宅在1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