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7875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0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应用设备点检制的管理标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力行业应用点检制的概况 点检制在发电厂的应用最早始于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自备电厂,上海宝钢是我国从日本成套引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当时花了几千万美元同时引进了日本的整套企业管理软件,其中设备点检管理软件的名称叫做TPM(即全员设备管理),上海宝钢于1985年试点,1986年全面在宝钢实施。 宝钢自备电厂投产以后,由于管理上的先进,无论在设备可靠性和原材料消耗上,在当时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当时电力行业搞设备管理的行家都到宝钢自备电厂学习。 许多电力行业搞设备管理的行家都认为发电厂应用这种模式管理设备,对发电厂的安全、经济、稳发、满发是十分有利的,宝钢自备电厂领导也在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年

2、会上作了专题介绍,但是由于电力行业受长期以来旧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制约,这种先进管理模式的实际推广和应用显得比较滞后。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家办电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由华能公司投资、管理的大容量机组电厂,这些电厂实行新厂新体制,管理的起点比较高,许多电厂在初期都曾有过聘请外国专家当厂长的历史,如华能大连、福州电厂等。这些电厂在设备管理上大多采用点检制。一些管理起点比较高的新电厂,如浙江北仑电厂一期工程94年投产后,95年就向宝钢自备电厂学习,进行点检制的试点,96年已在全厂全面推行。浙江嘉兴电厂建厂不久就确立了这种体制。随着电力行业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原来不实行点检制的

3、电厂也认识到有必要从现有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用点检制这种设备管理模式来管理设备。 发电厂推行点检定修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一、观念转变是学习推广点检定修制的首要事项 由于发电厂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具体做法与新的管理方法是有矛盾的。例如:按点检制“工序服从”原则,许多工作不一定要上一级领导出面协调处理才能解决,而是由点检员来协调。又例如:有的单位原来检修班长领导下的班员,在管理体制变动后当了点检员,反过来要指挥检修班进行工作。因此当管理模式转变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随着转变,否则就会产生由于人间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矛盾,影响了工作。如果进一步把这些本来不属于管理方法不适应的矛盾,误认为

4、是新的管理模式的缺点,那么就会影响这些先进管理手段的推广和运用。 又譬如:过去习惯于计划检修,一年一次小修,三年一次大修,而且这些检修又都有原来就规定了的标准检修项目,在实行点检制以后按设备的状态来决定设备什么时候修、如何修,这里也存在着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但是并非所有项目都能搞得很准,特别在推行点检制初期,设备的PDCA循环刚刚开始实施,个别项目的定修没有搞准也是难免的。实际上在旧的检修体制下,几乎经常在产生“欠维修”和“过维修”,只是由于人们习惯原有的模式,而没有觉察罢了。二、正确对待原有规章制度 发电厂长期以来实行了许多规章制度,在长期实践中这些规章制度都得到了补充和完善,有很多是行之有

5、效的。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在推行点检定修制时要正确处理,不要全盘否定,重起炉灶,一则全部重新制订在时间上、精力上不允许,二则大量的规章制度只要经过修改,完全可以为新的管理模式所应用,完全重新制订的只是少数。三、在改制过程中要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发电厂是连续生产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不能出现有事无人管的局面,因此在内部管理程序和方法变动时,要妥善处理有关人和事,在新的管理规则、程序未建立之前,不宜废除旧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四、要从具体工作内容上认真实施科学管理的内涵 点检定修制有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例如:要求点检员对所有设备都要运用“七步工作法”(即全面质量管理)。点检制这些基本的要求和内容都

6、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精华,我们推行点检制的意义就是要实施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由于各个电厂的不同情况,组织形式就不能要求采用一种模式,或者说可以采取分步到位,逐步“磨合”的办法,我们对设备管理进行改革不是光改形式,更重要的是实质和内容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内部机构设置、分工不一定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五、合理分工,要使每个岗位的负荷做到既饱满又平衡 由于设备的功能不同,人员素质的差异等因素,人员配置要逐步摸索,特别在推行点检制初期,领导者要对每个点检员的工作量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务使所有点检人员处于比较合理的工作负荷。 QB 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HTFD-待定-待定-20

7、06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试用) 2006-01- 发布 2006- - 实施 目 次前 言11 范围22 编制依据23 术语和定义23.l 设备点检23.2 设备定修23.3 点检定修制23.4 精密点检33.5 设备劣化33.6 劣化倾向管理3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3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33.9 设备的“四保持”43.10工序服从原则43.11 A、B角制44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网络(图一)45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本原则45.l 设备点检管理基本原则45.2 设备定修管理基本原则55.3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66 设备管理部人员岗位职责及分工96.1 设备管理部主任96

8、.2 设备管理部主任助理106.3设备安全专工116.4设备专工136.5 专业点检员157 点检定修管理方法及内容177.1 点检定修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的编制原则177.2 点检业务工作流程227.3 检修计划管理工作流程237.4 点检管理PDCA循环工作流程247.5机组定修(年修)模型247.6 机组定修工作业务流程257.7 机组优化检修、状态检修业务流程257.8点检目标管理和点检员工作体系267.9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方法(“4728513”工作法)278 点检定修日常工作表格式298.1 点检员工作日志298.2 点检员周报308.3 点检员月报348.4 设备管理月度综合分

9、析表368.5 月度设备检修费用表418.6 年度大修、小修、维修、技改、科技项目预算表4242 前 言发电设备点检定修是一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的设备管理模式,国内外现代企业推行点检定修管理后证明:管理就是生产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为了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实行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本标准由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 提出 本标准由 归口 本标准由生产准备部 负责

10、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生产准备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德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于2006年 月 日首次发布实施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方法和内容。2 编制依据 (1)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2) DL/Z 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3)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理论 (4)设备点检建设概论 (5)兄弟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经验(6)华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及周边检修市场等实际情况。3 术语和定义3.l 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

11、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3.2 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3.3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3.4 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

12、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3.5 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3.6 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

13、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3.8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维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点检方、维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3.9 设备的“四保持”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3.10工序服从原则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

14、则。3.11 A、B角制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4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网络(图一)5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基本原则5.l 设备点检管理基本原则5.1.1 定点科学地分析、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5.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绝缘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