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77301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转变发展方式讲课教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放思想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自满思想 (二) 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创新型广东 (三) 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四)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五)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六) 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 (七)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八) 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体制创新的排头兵 (九)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富民强省战略,一、 加快经济

2、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其内涵,1. 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历史的回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改革开放前时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31957年“一五”时期 1958年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把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提出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上8年或10年赶上美国。 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五届人大会议提出快速发展,重提“超英赶美”口号。,1996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2000年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实现国

3、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5年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胡锦涛中央党校6.25讲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

4、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要求,经济增长:主要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等)、质量(运行质量、产品质量、服

5、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量的增长方式,而且包括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情况;不仅包括生产,而且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效率,而且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需求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从城乡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靠城市转向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转变; 从区域结构看,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靠部分地区先富转向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差距缩小转变; 从产业结构上,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6、 从要素投入上,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从利益分配上看,要促进分配由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双赢、再分配更加突出公平转变。 ,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经济建设,还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需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配合。 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

7、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落实科学发观展的具体要求。,受到污染的 松花江,根据有关部门对珠三角土壤监测结果,南海局部地方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新会部分地区耕地土壤也受到污染。据近年对台山、惠阳、花都、从化、南海、番禺、新会、高明、东莞等地大田蔬菜的监测结果,部分地方蔬菜受到重金属的污染。,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世纪广东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及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发展面临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经济、社会、国际等条件的制约,

8、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条件,广东省人均拥有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能源自给率不足10%,94%以上的能源需由外省。 目前未开发土地资源仅130多万公顷,按目前3万公顷/年的建设用地需求计算,广东工业土地后备资源仅可维持到2049年。 据2006统计,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0.46亩。 本省土地等资源难以为继 !,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广东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矛盾加剧,曾经一度遭遇的“油荒”和近期愈演愈烈的柴油奇缺无不警示着能源趋紧的信号。仅2006年,从省外净调入或进口能源

9、15455.70万吨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78.2%。随着能源消费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加之近年价格高企,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连续5年出现“剪刀差”,2006年为2.2个百分点,这样不仅压缩了本省企业的获利空间,而且给后续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经济条件,19782004年我省GDP年均增长 13.5%,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1%。 我省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8、日本的1/5和韩国的1/2。 1998-200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产品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分别是83.1、83.3、83.9、84.9、85.1、85.3、86.3、86.3元,呈

10、逐年上升的趋势。 广东投资效果系数(当年新增GDP/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2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高投入、低效益难以为继,广东技术的外向依存高:长期以来的“两头在外”模式导致企业不注重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受制于外来投资者。 广东人才外向依存高:2005年底,广东共有流动人口2600余万,其中外省到广东的流动人口占60%以上;工业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如高级技工,本省的供给和培养也难满足需求,也需要从外部吸收。 靠廉价劳动力支撑难以为继:2003年“民工荒”、“技工荒”开始困扰广东制造业,珠三角地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缺口并持续拉大。,20,社

11、会条件,至目前为止,全省所有学校仍欠下各种债务逾100亿元,茂名全市欠债学校约占全市普九中小学校约八成。(详见羊城晚报2007年12月10日A6、A7版)广东440万非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读问题任务很艰巨。,广州治安满意度变化(广州日报2007.12.6),由于技术发明和制度创新等因素,经济增长呈现大约50年左右的长周期波 动,每个长周期包括个大约910年的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平均约为3 4年的短周期。 最近的一个长周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 信息技术革命,产品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周期大幅缩短,推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迅 速发展。从时间跨度看,

12、本轮全球经济长周期从1983年开始,至今持续了接 近25年的扩张,如果以长周期的规律演进,2009年左右将可能是本轮世界经济 长周期的下降期开始;本轮长周期由若干个910年的中周期组成,从2001年 开始的最新一轮中周期可能持续到2009年前后。 从2001年低谷开始,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周期已经长达年。从经济发展周期看,全球经济增长将迎来拐点。本轮经济扩张周期将在何时结束,或者说未来年中 在哪一年可能陷入衰退,目前国际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国际条件,世界主要经济体占世界GDP的份额(按现值美元计),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世界主要经济体占世界GDP的份额(按购买力评价法计),中国经济还存在效率

13、不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 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徐一帆,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2006.10.9.,2008年全球经济十大猜想(发表时间:2008-01-02 07:50 来源:证券时报),1.次贷危机继续上演 2.全球经济陷入滞胀 3.美元贬值止步 4.油价再创新高 5.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 6.农产品价格普涨 7.主权投资基金成投资主导(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主权投资基金) 8.新兴市场泡沫破灭(全球股市崩溃、美国经济衰退、中国信贷紧缩

14、、土耳其政治不稳、巴西通胀,当中任何一项,都可能促使西方投资者将资金撤离新兴市场) 9.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火车头 10.WTO谈判有所突破,我国及我省外经贸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贸易磨擦增多 (中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之首 ); 新贸易壁垒增加(2006年我国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出口企业占15.2,出口行业遭受直接损失金额达758亿美元,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262亿美元,同比增加20.74); 进口能源 、矿产等价格上涨 ; 东南亚等国的低成本竞争 ; 跨国公司对我国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 人民币升值压力 ,等等。 粗放型外经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

15、,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广东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按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看,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赛尔奎因的产业结构变动模式,根据我国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按照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人口的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五个指标,换算成一定的得分,作为判定工业化水平高低的标准 0分代表前工业化,0到33分为工业化初期, 33分到66分为中期,66分到99分为后期, 100分代表后工业化阶段。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以2002年为转折点,迈入“中期后半阶段”。,中国四

16、大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放思想(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自满思想,我省长期捧着“总量第一”这块“金字招牌”,听惯了别人的赞誉,使我们一些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某种优越感,甚至骄傲情绪,缺乏忧患意识,导致不思进取,后果是极其有害的。推进科学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否则,不但不能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甚至连原有的地位和优势也会丧失。,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1998年广东GDP达到1030亿美元,超过新加坡的828亿美元; 2003年广东GDP达到1914亿美元,超过香港的1585亿美元; 2007年广东GDP 30606亿元,约为4000亿美元,超过台湾和四小龙平均经济总量(预计3806亿美元)。,广东GDP总量已经 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超过四小龙平均经济总量。,广东与四小龙主要质量指标比较,36,从2006年四省若干总量指标比较来看,37,从2006年四省人均经济指标来看,汪洋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的讲话,“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