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772046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博物馆场地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博物馆,城规14-2班 汪雅静 袁雪,博物馆的设计者?,美籍华人贝聿铭 1983年获普利兹克奖 2006年,85岁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背景,85岁的贝聿铭,祖籍正是苏州,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他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故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同时,几十年来,贝老在世界各地也设计过诸多风貌各异的博物馆建筑。对这一类的公共建筑,可谓得心应手。因此,请贝聿铭来为苏州博物馆做设计,可谓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在如此微妙的地点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千夫所指。但对85岁高龄的贝聿铭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他早在孩童

2、时代就已种下的梦想。,当苏州博物馆确认选址后,面临的社会环境?,新馆建在拙政园的心脏上 废了忠王府,伤了拙政园 救救忠王府,救救拙政园 贝老可谓是压力重重,也让贝老更加重视新建筑与苏州古城的完美结合。,区位分析图,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 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米。,平面到剖面,博物馆采用了一层地下室的构造方式,既较好的和周边古园林建筑的揉和在一起。同时也考虑到建筑的节能保温效应。 地下室一部分位于中庭水景之下,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防水防渗问题。保证了博物馆的温度适宜

3、。,环境制约分析,我们都知道,苏州以古典的建筑闻名,而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就是低矮的。为了与周围环境达到吻合,所以贝聿铭将博物馆设计成地上两层,地下又加一层。这也体现了贝律铭的又一思想,不高不大不突出,这使博物馆与周围观景更好的融洽在一起。,景观分析,山、树,置桥 安亭,设台理水,景观分析,叠瓦,构门,景观分析,窗,灯,场地功能分析,场地功能分析,博物馆分为中部,西部和东部三大体块。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现代艺术展区,教育,行政办公;中部则是中央大堂,庭院。三大体块相互联系,和东部拙政园体系相为一体。,交通流线分析,串联+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交通流线分析,新馆在交通流线设计商巧妙地运用了多种

4、流线设计。新馆分成中部,西部和东部三大体块,并以中部为中轴线。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布置有主出入口、庭院、中央大堂及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临时站区、贵宾接待、图书馆稽查室等。3个体块以中央大堂为放射区,以西部和东部进行围合,基本布置为放射式。新馆西部南面的几个展区也有放射式的特征。而就其最具特色的西部北面的主展区而言,更具串联+通道式的交通流线组合形式的特征。,苏州博物馆的基本形态,苏州博物馆有近传统四合院的布置形态。不算突出的门面,入馆前有一庭院,婉约而舒朗,正如园林设计的欲言又止。 建筑的楼层不高,几乎递进式的结构呼应中国传统庭院的设计风格。,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新的屋顶被贝聿铭重新诠释,演变成新的几何效果。 精妙之处则是从新馆任一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苏州传统民居的坡度几乎不差分毫。,新型建筑材料和形式的应用,入口大门设计: 门头以传统的落水形式衍生出的双层的玻璃和钢结构形式,既 凸显其气势,又体现了对传统结构、式样和材料的继承与创新。,玻璃的屋顶和石屋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展区。过去的木梁和木构架结构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凉亭以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建筑文化有被现代材料赋予新的风格。,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