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力学实验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76946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力学实验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力学实验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力学实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力学实验 .pdf(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1 金卷:力学实验 (3 年高考 1 年模拟 ) 一.年力学高考实验题 1、( 08 全国卷 1) .(6 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 m2的小物块 A 和 B,分 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 物块的质量m1、m2; 物块 A 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物块 B 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 出以下建议: 绳的质量要轻; 在 “

2、轻质绳 ” 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 (3)写出一条 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_ 。 2、( 08 全国卷 2)(1)( 5 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 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mm 3、( 08 北京卷) (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 系数 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 放在弹簧一侧, 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

3、针指示的 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 两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 度数值记作L2。 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 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 号分别是和 测量记录表: 代 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 度数值 /cm 1 70 340 510 860 103 121 实验中, L3和 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

4、 个差值: 11231332 6.90cm,6.90cm,7.00cm n dLLdLLdLL。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A= cm。 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 d1、d2、d3、 d4 表示的式子为:L, 代入数据解得Lcm。 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g 取 98m/s2) 4、( 08天津卷) 22. (16分)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 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mm。 5、( 08天津卷) (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 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 变摆线

5、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 T,画出 L一T 2图线,然 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 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 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填“ 偏大 ” 、“ 偏小 ” 或 “ 相同 ” ) 6、( 08 四川卷)I( 9 分)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盘边 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 图 1 所示。图2 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光源A 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 中的接收器上。 若 A、B 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 上可显示出光线

6、被遮住的时间。 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3 所示。 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 果如图 4 所示。由图可知, (l)挡光片的宽度为_mm。 (2)圆盘的直径为_cm。 (3)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 m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 弧度 /秒(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7、 (08江苏卷) lO(8分) 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 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 实验: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下图所 示读得直径d 8、( 08江苏卷) 11(10 分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 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

7、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 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 2与 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 2 ( 用H、h表示 )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 m) 2.00 3.00 4.00 5.00 6.00 s 2 (10 2.62 3.89 5.20 6.53 7.78 )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 2- h关系图 (3)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 2 -h关系图线 ( 图中已画出 ) ,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 的速率 (填“小于”或“大于” ) 理论值 (4) 从s 2- h关系图线中分

8、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 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 是 9、(08 重庆卷) (1)某实验小组拟用如题22 图 1 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 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 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 的有色液体在纸带带下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在题 22 图 2 中,从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 用该方法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写出 2 个即可). 10、( 08 宁夏卷)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 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

9、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 一表面粗糙 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 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 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 率为 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 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 6、7 是计数点,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打点 (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 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填入所

10、选物理量前的 字母) 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测量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 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 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11、( 08 上海卷) 17( 6 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 次全振动的

11、总时间t,得到周期T t/n e用公式 2 2 4l g T 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 小”)。 ( 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 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2 0 1sin 2 TTa ,式中 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 a 为常数。 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 示的图线,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 12、( 08 海南卷) 13、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 所示,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mm 13、( 08 广东卷) (13 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

12、理”,图中小 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 为 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 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 打点计时器在 纸带上打下一列点,;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 (2)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 ,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 择起始点0 及 A、B、C、 D和 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 的距离 5 及对应时刻小车 的瞬时速度v, 请将 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 中的相应位置

13、(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 正功, 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v 2=v2- v 2 0), 根据图线可获得的 结论是要验证 “动能定理”, 还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是 表 1 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S/cm r/(ms -1)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D 7.15 0.54 E 9.41 0.60 14、( 07 全国理综)2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 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

14、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 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15、( 07 海南卷) 模块 34 试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 所示。 该振动的振幅是cm; 振动的周期是s; 在 t 等于 1 4 周期时, 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图 2 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 图, A 点位于 x0.5 m 处。该波的传播速度是m/s;经过 1 2 周期后, A 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16、( 07 海南卷 )25 设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速率为v,

15、则太阳的质 量可用 v、R 和引力常量G 表示为。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 周运动,其运动速率约为地球公转速率的7 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 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 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17、 (07 北京理综 )26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研究小车在斜 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0 0.1 0.2 0.3 8 8 y/cm t/s 图 1 1 2 3 0 8 8 y/cm x/m 图 2 打点计时器 小车 纸带 接电源 b接通电

16、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 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 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 点所示。 c测量 1、2、3,6 计数点到0 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 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 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3612 1236 SSSS tttt 、。 f以 S t 为纵坐标、 t 为横坐标,标出 S t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划出 S t t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