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6841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自验规范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工程应按程序及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第一章 器 材 检 验第一条 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第二条 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1、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2、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不应锈蚀。第三条 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二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第四条 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零件应热镀锌。第五条

2、金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线夹船体压板与导线接触面应光滑;3、遇有局部锌皮剥落者,除锈后应涂刷红樟丹及油漆。第六条 镙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第七条 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第八条 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1、瓷件与铁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3、严禁使用硫磺浇灌的绝缘子。第九条 瓷件在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第

3、十条 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1、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2、按规定支点放置检查时,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超过0.2毫米,长度不应超过1/3周长;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2/1000。第十一条 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章 电 杆 基 坑第一条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5%;垂直线路方向不应超过50毫米;2、转角杆:位移不应超过50毫米。第二条 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4、、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毫米;2、双杆的两杆坑探度高差不应超过20毫米。第三条 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应按下表所列数值埋设:电杆埋设深度表 注: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第四条 杆上变压器台的电杆在设计未作规定时,其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0米。第五条 电杆基础采用卡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卡盘上口距地面不应小于0.5米;2、直线杆: 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应在线路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3、承力杆: 卡盘埋设在承力侧。第六条 电杆组立后,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毫米应夯实一次。第七条 回填土后的电杆坑应有防沉土台,其培设高度应超出地面30

5、0毫米。沥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留防沉土台。第八条 采用杆立杆,电杆坑留有滑坡时,滑坡长度不应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时必须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台。第九条 采用现浇基础、岩石基础的工程,应参照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81)进行。第三章 电 杆 组 立第一条 电杆起立前顶端应封堵良好。第二条 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经过焊接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后的电杆经自检合格后,在规定部位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2、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泥垢等物应清除干净;3、应按钢圈对齐找正,中间留25毫米的焊口缝隙。如钢圈有偏心,其错口不应大于2毫米;4、焊口符合

6、要求后,先点焊34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点焊所用焊条应与正式焊接用的焊条相同;5、钢圈厚度大于6毫米时,应采用V型剖口多层焊接,焊接中应特别注意焊缝接头和收口的质量。多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收口时将熔池填满。焊缝中严禁堵塞焊条或其它金属;6、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度不应小于下表所列规定:7、焊缝表面应以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拆皱、间断、漏焊及未焊满的陷槽,并不应有裂纹。基本金属的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毫米,当钢材厚度超过10毫米时,不应大于1.0毫米,仅允许有个别表面气孔;8、雨、雪、大风时应采取妥善措施后,方可施焊。施焊中杆内不应有穿堂风。当气温低于-20时,应采取预热

7、措施,预热温度100120,焊后应使温度缓慢下降;9、焊完后的电杆其分段弯曲度及整杆弯曲度均不得超过对应长度的2/1000,超过时,应辖断重新焊接。第三条 电杆的钢圈焊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可将钢圈表面铁锈和焊缝的焊渣与氧化层除净,先涂刷一层红樟丹,干燥后再涂刷一层防锈漆处理。第四条 电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毫米;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稍的位移大于关个杆梢;2、转角杆应向外角予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予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反方向倾斜,向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第五条

8、 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1、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50毫米;2、迈步:30毫米;3、两杆高低差:20毫米;4、根开:30毫米。第六条 线路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度转角杆及终端杆当采用单横担时,应装于拉线侧。第七条 横担安装应平整,安装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20毫米;2、磺担端部左右扭斜:20毫米。第八条 带叉梁的双杆组立后,杆身和叉梁均不应有鼓肚现象。叉梁铁板、箍与主杆的连接牢固、局部间隙不大于50毫米。第九条 导线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距离不宜小于200毫米。第十条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

9、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2、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2扣;双螺母可平扣。3、必须加垫圈者,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第十一条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体结构:1) 、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2) 、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2、平面结构:1) 顺线路方向者: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2) 横线路方向者: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3) 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第十二条 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垂直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毫米;2、水平安装时,顶端应向上翘起510度,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

10、大于20毫米;3、全瓷式瓷横担的固定处应加软垫。第十三条 同杆架设的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一)所列数值:10千伏线路与35千伏线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线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米。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毫米) 表(一)第四章 拉 线 安 装第一条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度,当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度;2、终端杆的拉线及耐胀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与线路方向垂直;3、拉线穿过公路时,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米;4、采用绑扎固定的拉线安装时:1) 拉线两端应设置心形环;2)

11、.钢绞线拉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3.2毫米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密,缠绕长度不应小于表(二)所列数值;3) .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拉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3.2毫米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密,缠绕长度为: 五股及以下者,下缠150毫米,花缠250毫米,上缠100毫米。缠绕长度最小值 表(二)4)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拉线采用自身缠绕固定时,缠绕应紧密,缠绕长度:三股线不应小于80毫米,五股线不应小于150毫米。5、采用V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的拉线安装时:1) 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2) .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得损伤导线;3) .拉线

12、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有可靠固定。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不宜超过400毫米;4) .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时,其尾线端的方向作统一规定;5) .UT型线夹或花蓝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蓝螺栓应封固。第二条 采用拉桩杆拉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拉桩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2、拉桩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20度;3、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度;4、拉桩坠线上端固定点的位置距拉桩杆顶应为.米、距地面不应小于4.5米;5、拉桩坠线采用镀锌铁线绑扎固定时,缠绕长度可参照表(一)所列数值。第三条

13、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用作拉线时股数不应少于三股,其单股直径不应小于4.0毫米,绞合应均匀、受力相等,不应出现抽筋现象。第四条 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拉线不应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等现象。第五条 埋设拉线盘的拉线坑应有滑坡(马道),回填土应有防沉土台,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应使用双螺母。第六条 居民区、厂矿内,混凝土电杆的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拉线绝缘子。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米第五章 导 线 架 设第一条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导线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第二条 导线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据断重接:1、同一截面内,损坏面积超过导线的导电部分截面积17%

14、;2、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一般;3、导线出灯笼,直径超过1.5倍导线直径而又无法修复;4、金钩破股已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第三条 导线截面损坏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17%时,可敷线补修,敷线长度应超出缺陷部分,两端各缠绕长度不于100毫米。第四条 铝绞线磨损的截面在导电部分截面积的6%以内,损坏深度在单股线直径的1/3之内,应用同金属的单股线在损坏部分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损坏部分两端各30毫米。第五条 导线磨损的截面,在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以内,可不作处理。第六条 导线连接前应清 除 表面污垢,清除长度应为连接部分的二倍,连接部分线股不应有缠绕不良、断股、松股等缺陷。第七条 导线采用钳压接续管进

15、行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2、导线钳压压口数及压口尺寸,应符合表(三)的规定;3、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毫米,导线端头绑线不应拆除;4、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大于2%时应校直;5、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6、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等现象;7、压接后接续管两端出口处 、合缝处及外露部分应刷油漆。 导线钳压压口数及压口尺寸 表(三)(转下页)注:1.压接管上数字1、2、3、表示压接顺序。2.压后尺寸的允许误差为:铜钳接管0.5毫米;铝钳接管1.0毫米。第八条 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得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米,有防振装置者应在防振装置以外。第九条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应在同一直线横担上架设。第十条 观察驰度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驰度的5%。第十一条 导线紧好后,同档内各相导线驰度力求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驰度相差不应大于50毫米(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