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66883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45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组织设计(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施工组织设计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方 法、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 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施工组织 设计还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防汛度汛、文明施 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应附的文字说明及附图见下表(不限于,仅供参考):序号名称备注1施工围堰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加高、维护、拆除)2施工排水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降水方案、场地排水等)3材料采购(黄砂、碎石、块石的产地、矿名等均应明示

2、, 钢材、水泥的生产厂家,转运方案:卸料、短驳、运输、道路维护等)4土方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5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 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6主体建筑物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 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7金属结构制造和安装计划、措施及附图8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说明书9建筑与装修工程施工说明书(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10工程质量管理方案11安全生产管理方案12防汛度汛13文明工地建设措施,为其它承包人提供方便的措施

3、等14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方案15其它有关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进度计划16有关施工建议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1章 施工总布置1.1 工程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红岭水利枢纽总库容6.62亿 m3,有效库容4.68亿 m3,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具有供水、发电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红岭灌区工程是枢纽配套项目,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城乡供水和农村

4、人畜供水。灌区工程由总干渠、东干渠系统及西干渠系统组成,设计灌溉面积145.48万亩,其中从渠道提水灌溉面积为7.3万亩,自流灌溉面积为 138.18万亩。东灌区系统的控灌面积为131.84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78.96 万亩,保灌面积40.5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31万亩。渠首由总干渠分水闸分水,设计流 量为40.0m3/s,加大流量46 m3/s,灌溉定安、琼海、文昌和海口等4个市县的24个镇与 8个农场区域内的耕地。渠首设计水位为 125.537m,加大水位为125.778m,渠道底高程为122.025m。东干渠设3条分干渠、20条支渠、2条水库补水渠、1个水库补水口及15条干斗等

5、 42 个分(补)水口,分别设置相应的分水闸控制流量,干渠全长145.93km。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0+00027+551段是连接 1#渡槽首端至 16#渡槽渐变 段首端的渠段,全长 27.551km,设计流量为 40m3/s,加大流量46.0m3/s。本段 渠系共布置有渡槽14座、倒虹吸 1 座、暗涵1座、隧洞1座、节制泄水闸3座、 分水闸2座等渠系建筑物。总干渠明渠采用梯形断面型式,堤顶以上土质边坡1:1.25,强风化岩体边坡坡比1:1 ,弱风化岩体边坡坡比1:0.75;填方渠道外坡为1:1.5 。除桩号5+596.665+668.66 段纵坡为 1/1500(与高速公路相交预留架设渡槽的

6、水头),渠底宽2.5m,高4.802m,其余段纵坡为 1/6000,渠底宽4.2m,高4.893m。由 于渠道基本上沿等高线开挖,为方便施工及管理,内侧堤顶宽2.0m,外侧堤顶宽3.0m,以满足运行管理交通要求。渠道衬砌采用现浇C20 砼,底板和边坡厚度均为10cm,衬砌顶高取加大水位+0.5m,岸顶超高为1.14m。总干渠1#渡槽长146.25m,纵坡1/1500,槽身半径为3.0m,槽壁厚度30cm,河槽段采用一跨拱式渡槽,两岸则采用 5 跨简支梁式渡槽衔接。拱式渡槽为矢跨L=60m、矢高f=15m的双肋变截面悬链线无。简支梁式渡槽每跨16.25m,采用单排架支撑,顶横梁 1.01.4m,

7、其他横梁0.850.7m。总干渠2#渡槽长 2153.6m,根据地形共布置39跨拱式渡槽+11跨简支梁式渡槽。其中拱式渡槽共布置3种双肋变截面悬链线无铰拱式:第一种为矢跨L=65m、矢高f=16.25m 拱圈,共4个;第二种为矢跨L=49m、矢高f=12.25m拱圈,共15个;第三种为矢跨L=40m、矢高 f=10m 拱圈,共20个。简支梁式渡 槽每跨 16.25m ,采用单排架支撑,排架立柱截面尺寸1.10.75m,顶横梁1.01.84m,其他横梁 0.850.7m。总干渠3#渡槽长90m,纵坡1/1500,为简支梁式渡槽,共6 跨,每跨15.0m,槽身半径为3.0m,壁厚30cm。槽墩采用

8、C25埋石砼结构,最大墩高3.0m,墩厚1.34m,墩宽8.76m,基础底宽BL=5.1412.34m。总干渠2#暗涵 4+965.25至5+285.25,其中4+965.25至5+000.25 箱涵为埋置段,设2节箱涵,每节 17.5m。桩号5+000.25至5+285.25长 285m 为架空支撑段,其中转弯处每10m设一节涵身,共9节;直线段每15m设一节涵身,共13节。根据布置,架空段共设23个灌注桩排架支撑,每个支撑结构采用3个直径1.2m 的灌注桩,桩底进入弱风化花岗岩1.5m,顶部设1.2m厚的C25砼承台,上部为C25砼单排架。总干渠3#暗涵(桩号11+91912+214,长2

9、95m),纵坡均为1/1500。3#涵的涵身采用C25现浇钢筋砼城门洞形断面形式,为单孔结构,过流净尺寸(BH)5.55.5m,四周壁厚6560cm,四角设4040cm 贴角,全断面底部宽6.8m,高5.8m。总干渠4#暗涵(桩号13+284,出口桩号13+474,长190m),纵坡均为1/1500,涵身采用C25现浇钢筋砼箱形断面形式,为单孔结构,过流净尺寸(BH)5.54.6m,四周壁厚 60cm,四角设 4040cm 贴角,全断面底部宽6.7m,高5.8m。1.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本区属亚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气温高、降雨丰

10、富且强度大、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台风 暴雨多、蒸发量大、湿度大。干湿季节主要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在冬春季节, 受大陆冷高压影响,温度低、雨量少,为干湿季节;在夏秋季节,受东南暖热 气流及台风、热带低压槽的影响,温度高、雨量多,湿度大,属湿热季节。(1)温度本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200h,年辐射量494kJ/cm2,大于10C的积温为8500C,多年平均气温23.6C,最热7月平均气温28C,最冷1月平均气温16.7C。历年出现最高气温35C的时段大都集中在5月上旬至7月中旬。多年平均气温为22C23C。(2)降雨 本区降雨以台风雨为主,其次是热雷雨、地形雨和锋面雨。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60

11、0mm左右,单站(琼中加报站)最大多年平均降雨量2471mm,实测最大年雨量3354mm(1972 年)。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每年511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5.7%,12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4.3%。年降 雨的丰枯程度主要受台风的影响。(3)风 灌区季风盛行,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东风和东南风,西风及西南风极少。区内多年平均风速2.3m/s。灌区是海南省受台风影响最大,风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810月份是台风盛行的季节,512月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4)湿度本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年内一般以9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2、工程地质东干渠线路位于海南岛的中东部,屯

12、昌、定安、海口、文昌市境内。有剥蚀台地、熔岩堆积台地、丘陵、低海拨平原四个地貌单元。地势总体上西南边 为渠道首端稍高,东北边为渠道末端稍低,沿渠线向东北倾斜,其地貌单元特征如下:剥蚀台地地貌类型:区内渠首至6#渡槽线路地面高程约114134m,山体切 割较强烈,沟谷较发育,地势起伏不大,地形坡度局部较陡,线路附近均种有槟榔、橡胶等经济作物,附近冲沟及河床零星可见基岩出露。东干渠线路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土、长城系抱板群(ChB)变质岩、长石石英岩地层;火山岩有第四纪更新世下更新统玄武岩(QP2)、第四纪晚更新世道堂组玄武岩(Qp3d1);侵入岩有侏罗纪中世(J2)花岗岩、二叠三叠纪(

13、P-T)花岗岩,此外还有一些脉岩分布。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东干渠自起点至桩号7+487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属地震烈度度区;桩号7+487至桩号27+551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属地震烈度度区。3、天然建筑材料(1)土料3个土料场,主要指标容重、塑性指数、粘粒含量满足设计要求,最优含水量与天然含水量相差不大,故质量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细述如下:1)、深公岭土料场位于六根农场东面,距东干渠2#渡槽公路距离 3km,为山 顶高程210.2m的山包,勘察场地长度为252434m,宽约 221361m,坡度约1525,分布高程为150434m。

14、区内大量种植橡胶树、槟榔等经济作物,表层大部分为残坡积土出露,岩性为含碎石、砾石粉质粘土,结构较疏松,厚0.701.7m;其下为全风化花岗岩,岩性为棕红色、黄色含砾粘土,中密,大部分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4.7m。无用层厚0.60m,有用层平均厚度4.2m,需修简易公路500m。2)、南吕土料场位于东干渠桩号4+600m 渠道旁的2个低矮山包处,山顶高程分别为150.1、152m,勘察场地长度为993m,宽约46145m,地形起伏较平缓, 坡度在1216之间,分布高程为130150m。区内大量种植橡胶树等经济作物,表层大部分为残坡积土出露,岩性为含碎石、砾石粉质粘土,结构较疏松,厚0.601.2

15、m;其下为全风化花岗岩,岩性为棕红色、黄色含砾粘土,中密,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 4.65m。无用层厚0.87m,有用层平均厚度4.24m。3)、岭仔土料场位于渠道15+000右侧300m沿线的3个不连续的低矮山包处,长度约为800m,宽约400m,地形起伏较平缓,地面高程 125142m,区内大量种植橡胶树、马占树等经济作物,土层主要为花岗闪长岩风化土,其次为残坡积土。 岩性上部为灰黄色含砾粘土,厚 0.502m;下部为灰白色、灰黄、灰色全风化花 岗闪长岩,为含砾砂质粘土,局部含少量强风化花岗闪长岩碎块,最厚大于4m。 无用层厚约 0.5m,有用层平均厚度约3.5m。料场需修简便公路进入,距总干未端约 1.4km。(2)石料本工程施工所用快石料首先考虑开挖料利用,不足的进行外购。附近石料场选择咸来石料场、世纪石料场、金鸡岭石料场。(3)砂砾料本工程施工所用砂砾料均外购,购买定城砂料场。1.1.3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1、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0+00027+551段是连接1#渡槽首端至 16#渡槽渐变段首端 的渠段,全长27.551km,设计流量为40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