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66482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3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灰碴坝工程施组.(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1、施工组织设计1.1总体施工方案1.1.1工程概况(1)灰场区域地质条件大荒地灰场位于电厂东南的湾河岸,距电厂直线距离约0.51.5km,有专门的运灰公路由电厂连接至灰场,交通方便。灰场原始地貌高原型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原地貌,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掀斜抬升及江河的强烈切割,地形表现为谷坡纵横、地形破碎。初期坝及一级子坝地段沟谷宽约70m130m,沟底地形较为平坦,两侧地形呈阶梯状,左坝肩坡度30350,坡度约70m,发育1.520m不等的陡坎,地面标高约10501120m;右坝肩地形坡度在15200之间,沿初期坝及各级子坝的末端为一高约12m的陡坎,坡高约77m,地面标高在115011

2、27m之间。已建初期坝最大坝高约19m,坝轴线长130m,坝顶高程为1058m,上游坝坡按1:2.5放坡,下游坝坡上部按1:2.75放坡,下部按1:3.0放坡。坝前区堆灰高程在1056.71059.3m之间。拟建一级子坝坝址区地层主要为电厂运行排放的粉煤灰、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粘性土或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夹煤系地层。按各岩土层成因及力学性质,采用前期的分层标准和代号,各地层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层填土:本层包括粉煤灰层及素填土层,根据形成原因及特性分为4各亚层。1层粉煤灰:灰色,松散,稍湿湿,颗粒组成按岩土工程勘测规范划分为粉土,主要分布于粉煤灰顶面或粉煤灰底部与原

3、始地面接壤部位,局部地段可见胶结颗粒或团块,该层未经碾压处理。2层粉煤灰:灰色,稍密,稍湿湿,局部呈饱和状,颗粒组成按岩土工程勘测规范划分为粉土,主要分布于粉煤灰上部或底部,处于1层松散粉煤灰与3层中密密实粉煤灰过渡地段,个别地段以透镜体状分布于3层中密密实粉煤灰中,局部地段可见胶结颗粒或团块,偶有零星石膏分布。3层粉煤灰:灰色,中密密实,一般呈稍湿,局部地段底部呈湿饱和,颗粒组成按岩土工程勘测规范划分为粉土,该层经过碾压处理,一般呈弱胶结状态,厚度大,层位稳定,其间夹透镜体状2层稍密粉煤灰。4层素填土:中密密实,主要为前期灰场施工堆放的弃土及初期坝坝体堆砌的块石、土工布、石渣等,灰场施工堆放

4、的弃土主要分布在勘探点ES15-ES25-ES34等排洪卧管附近,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及碎块石。层冲、洪积粘性土及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岩角寨小河沟谷地段,本次勘探未揭穿该层,主要揭露了以下两个压层。2层冲、洪积粘性土:黄褐色、褐灰色,可塑硬塑,含碎石或卵石。3层冲、洪积碎石:褐色黄褐色,稍密,碎石成分多为强风化中等风化状的砂、泥岩和玄武岩碎块,一般粒径2060mm,含量 为60%,骨架颗粒间充填可塑状粉质粘土及角砾。层残、坡积粘性土及碎石,主要分布于岩角寨小河两侧斜坡地段及坡脚,本次主要揭露了以下四个压层。1层残、坡积粘性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塑状,含碎石及角砾,厚度小,呈透镜体状,仅在钻孔ES18

5、及ES31揭露该层,通过现场调查,系由灰场运行用水浸泡形成。2层残、坡积粘性土:黄褐色、褐灰色,可塑硬塑,含多量碎石或卵石。3层残、坡积含碎石粘性土:黄褐色、灰褐色,可塑硬塑,碎石粒径2040mm,最大粒径达200mm,多为强风化或中等风化的砂泥岩碎块,含量约为1540%,主要分布于左坝肩斜坡地段。4层残、坡积块石:稍密,以中等风化的砂岩为块石主要成分,粒径20250mm,最大可达500mm,结合初勘资料,该层主要分布在ES02-ES03一线基岩面底部,本次仅在钻孔ES02底部揭露该层。层砂泥岩夹煤层,系软质岩组,岩性软硬相间,呈互层或夹层状,在左右坝肩陡坎地段有天然露头。1)泥岩:褐灰色、黄

6、灰色为主,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粉砂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为主,薄层状、块状,节理裂隙发育,极易风化及软化,失水后易龟裂崩解,本次仅揭露强风化层,厚度在0.11.1m。2)砂岩:褐灰色,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细粒结构,薄层状,泥钙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有铁质、钙质侵染,本次仅在钻孔ES11-1揭露,厚度0.20m,强风化。3)煤层:主要呈层状与砂泥岩分布于场地中,局部呈透镜状或渐变式接触, 灰黑色,具油脂、玻璃等光泽,多为块状、层状及粉末状,结构疏松,遇水易软化、易扰动,工程性质差。地下水:场地地下水以粉煤灰及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粉煤灰及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主要赋

7、存于粉煤灰以及残坡积、冲洪积等松散地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灰场运行用水的影响,其分布不均与,水量变化较大,顺坡向岩角寨沟内通过排洪竖井及排洪卧管进行排泄。粉煤灰中孔隙水系灰场粉煤灰回填,原岩角寨小河地表水及第四系孔隙水浸润抬升形成,本次勘测期间,一般抬升高度为1.53.0m;残坡积地层由于地势较高,水量较为贫乏;冲洪积地层由于地势低洼,砂卵石层渗水性强,地下水含量丰富。在一级子坝右坝肩地段,由于灰场运行用水泄露,导致该区域钻孔测得的地下水位偏高,标高在1044.181063.40m。基岩裂隙水多存在于龙潭组砂泥岩夹煤系地层中。主要有泥岩、砂岩互层形成了多个不稳定含水层,地下水贮存及富水的强弱与

8、砂岩含水层的厚度及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区域上富水性为中等。深部含层间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局部地段具弱承压性,且有一定的静弹性储量,该类地下水埋藏深,本次勘测未揭露。不良地质现象:由于区域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场地环境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差,场地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浅表层崩塌、滑坡及废弃矿井。场地一级子坝左坝肩陡坎地段基岩裸露,岩石陡倾裂隙发育,为崩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左坝肩坡脚地段多见崩塌块石,均为上部陡坎崩塌形成。场地左坝肩地段在未堆灰前,每年都在发生蠕滑现象,结合本次钻探资料及原始地形,场地左坝肩为一滑坡体,系第四系松散层滑坡,且在ES01ES02凹槽地段产生了两次次级华东,在勘探点ES01附近为最

9、近发生的新鲜滑塌,宽约6m,高约6m,规模小,滑动面为基岩面,上部未滑动的覆盖层处于欠稳定状态。就整个滑坡体而言,由于灰场堆灰已对滑坡体前缘临空面进行了大部分回填,相当于起到抗滑桩的作用,目前该滑坡体已处于稳定。另外,在右坝肩勘探点ES09附近有一废弃矿井,深度在810m,现已人工回填,且距子坝坝基及坝肩具有一定距离,对子坝建设无影响。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灰渣场水文条件根据本工程灰场水文报告,灰渣场流域面积1.255km2,山洪成果见表3-1表3-1 灰渣场设计山洪成果表断面名称频率(%)0.10.5110流

10、域面积(km2)Qm(m3/s)Wm104m3Qm(m3/s)Wm104m3Qm(m3/s)Wm104m3Qm(m3/s)Wm104m3灰渣区1.25547.19.6133.57.7930.77.3814.05.151.1.2项目施工构想(1)编制依据A、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B、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DL/T 5339-2006 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 DL 5024-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 5022-1993 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DL/T 5094

11、-199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 5077-199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 5057-199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结构工程篇)SDJ-280-90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DL/T5169-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1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C、我公司按ISO9001系列标准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D、现场踏勘资料及标前答疑。E、我公司的现有施工能力,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2)指导思想A、以满足发包人对施工度汛、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B、 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以及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力求经济合理。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c、 以“精”和“严”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

13、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奖惩”。(3)编制内容我公司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明确了指导思想,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共十章,分别对工程施工条件、工程难点和技术关键点认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以及主要材料、劳动力、设备计划、施工组织体系、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4)项目成果目标如果我公司中标,将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把本工程作为我公司重点工程,施工中将集中我公司工程项目施工优秀技术人员,大力弘扬“敬业、诚实、创新、拼搏”的企业精

14、神,科学实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经营战略,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的总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现以下管理目标:(4)工期目标:施工工期5个月,从2010年3月1日开工,至2010年7月31日竣工。A、控制性工期(穿坝段排水涵洞)目标:工 程 计 划 完 工 日 期 表序号项 目完工日期1开工日期2010年2月25日2一级子坝工程2010年3月17日3完工日期2010年4月25日1.1.3工程难点的认识(1)工程难点的认识与理解序号工程难点认识与理解内容1施工工期紧,相互制约因素多:本工程施工工序多,灰碴坝填筑任务重,砌体量大,相互制约工序多,为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施工进场即进入正式施工阶段,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序,确保阶段工期目标实现;2防范施工安全,确保工程施工:贮灰场排洪系统部位地下水复杂,做好施工期间排水工作,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中高空、立体、平行交叉作业及施工管理自身安全;土石方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3灰碴坝填筑质量控制在坝体施工之前,堆石料、石碴料应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和现场碾压试验,根据碾压试验报告,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碾压堆石的孔隙率、铺筑厚度、碾压遍数、碾压机具等施工碾压参数,以作为筑坝质量控制的依据。堆石坝填筑质量是关键。4施工组织:施工工期紧,加强人、材、物资源组织,确保按进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