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6642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小常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什么叫做中药?有多少种? 中药是指收载于中国历代本草典籍,用以养生及防治疾病的一部份天然 药物及其炮制加工品。 中药过去又称为官药。自清末西药输入中国以来,为了表示区别, 人们则将中国传统的医生与药物称之为中医与中药。 中药从东汉末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 365 种开始,直到明代医家 李时珍所辑着的神农本草经已增至 1892 种。而清乾隆三十年,浙江医学家赵 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则扩增至 2608 种。 现今载药最多的是中国大陆于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总共计收录 5767 种中药。二、常用的中药分为那几大类?有何特点? 台湾目前所使用的中药材(又称饮片,即已炮制过的药材),除了

2、小部份本地 生产之外,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也有一些源自国外,如:西洋参、高丽参、苏 合香等。 中药材大体上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石类等,各类特点简述如下: 植物类 本类中药材所占比例最高,临床应用最广,一般是取药用植物的全草、叶枝 、花朵、果实、种子、根茎、树皮等。这类药物品种极多,例如:黄耆、石斛、 麦门冬、杏仁、陈皮、莲子、柴胡、当归等,用途相当广泛,是中医药方煎剂的 主要药材。 动物类 动物类在中药材所占比例不大,但作用突出。通常取自动物的脏器,如:生 殖器、分泌腺、胎盘或胆汁、胶质、甲壳等;有些是动物体内的病理物质,如: 牛黄、马宝等;此外,还有许多昆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土元

3、等。 动物类药材多数药性作用较为强烈,若用之得当,每奏奇功。 矿石类 矿石类的敝例也不高。一般皆取自天然矿石,亦有部份为加工后的矿物晶体 、无机盐类或其它金属化合物。有的可以入煎剂,如:阳起石、代赭石等;有的 加热后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如朱砂加火锻烧之后会析出水银;有的含有较剧烈的 毒性,只宜外用,如:轻粉、水银、密陀僧等。 方剂处方如果含有矿物类,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打碎、用布包裹、先 煎或久煎,以煎出有效成份。三、中药与青草药如何分别? 青草药实际上也是中药的一部份。习惯上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中医 医(诊所)应用尚不太普遍,而且加工炮制仍欠缺规范的天然植物花草。 台湾各地青草店所贩卖的

4、常见青草药有:芦荟、八角莲、仙人掌、含羞草、 木芙蓉、虎耳草等。四、何谓中药煎剂? 中药煎剂又称为汤剂,是指将切细、打碎得单味药,或按照医师处 方配伍的多种生药材,加水、放入煎药锅内煎煮一段时间后,去渣,取浓缩药汁 所制成液体药剂,乃目前中医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剂型。 汤剂主要用水作溶剂,但有时也可能跟据药性和治疗上的需要,而添加 酒、醋、蜜等同煎,其目的主要是促使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溶出。 汤剂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剂型已有悠久历史,特点如下: 一、拯帖方剂有效成份经过高温杀菌溶于水后,服用时人体更容易吸收,可迅 速发挥药效。 二、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而灵活增减药味及药量。 三、适用突发而且

5、病因不明的新病,或病情较危急的病症。 煎剂最大的缺点是抓药煎煮费时,其次为药液不易保存,必须当天分次 服完。五、科学中药有什么特点及疗效? 现今各中药厂制售的粉(粒)、丸剂,皆冠称为科学中药,也就是中 成药。其制药过成乃改良自传统煎煮法,以便于大量生产,降低成本。 目前行政院卫生署只准各药厂按照古籍方剂、经典(如:伤寒论、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太平惠民和局方、万病回春、外科正宗等)所记载的方 剂加以组成、制成中成药(粉、粒、丸剂)。依照厂商所标示,其生药与浓缩后 的浸膏药液比例约为五倍,再以百分之三十三左右的淀粉与浸膏混合干燥而 成。 中成药的优点-质量稳定,安全卫生,日常三餐服用简

6、便,适合于病症单 纯及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使用,也方便于小孩服用。 中成药最大的缺点是,产品必须严格遵照古方所载药物组成,不得随意加减 ,因而不能像煎汤剂那样可灵活视病情演变而酌量增减药物,以提高疗效。 不过现在有一些高明的中医师,通常会再添购多种单味方成品,依病情加减混合 给病患服用。六、为什么中药煎煮前要以水浸? 目前中药店或是中医院(诊所)出售的中药饮片,大都是已经过加工炮制、 脱水干燥后的生药成品。这些干燥药材若不先用清水浸炮而直接以急火煎煮,会 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浆化,甚至阻塞药材的毛细管孔隙,造成 中药材里有效成份不易溶出。 因此,一些植物类中药材,在煎煮之前应用清

7、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因吸 足水份而软化,细胞膨胀,有效成份逐渐溶解进入水中。这样再进行煎煮,随着 水温渐次升高,细胞进一步膨胀、破裂,药材的有效成份就能更快、更完全的溶 解在药液当中,增进汤剂的疗效。 中国大陆有关单位也有实验证明,治疗黄疸性肝炎的方剂茵陈蒿汤,浸 泡六十分钟后再煎煮比不浸泡而直接煎煮,其成份总煎出率要高 7.24 % 。 一般中药饮片以清水(忌用沸开水)浸泡六十分钟为宜,夏天气温较高可酌 减,东天气温较低可稍增。遇有特殊治疗方法的方剂,可依医师指示适当延长, 但要注意避免因浸泡时间过久而发腐、变质。 另外,有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麝香、冰片等 ,则不

8、必浸泡,按其特殊方法煎煮。七、不宜用沸水煎煮中药吗? 煎煮中药要添加水,有人喜欢加沸开水,任为沸开水煎药,煎得快、煮得透 、缩短煎药时间,而且有消毒作用。 其实用沸开水煎中药是很不科学的。当热水冲入拯帖干燥生药材时,生药 的外层组织因骤然受高温冲击,会立刻凝固、紧缩,尤其是蛋白质将在药物细包 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转的变性层,阻碍了水份的渗入,药物组织内部被溶解 的成份也难以渗出,大大影响药方的有效成份的溶出率。 因此,以沸开水煎煮中药,不但不会缩短时间,且煎不透药物有效成份,反 而降低疾病疗效。再者,煎药过程本来就俱有消毒灭菌的功能,所以不必刻意 先用沸开水消毒,也能吃得安心。八、煎中药应选用那

9、种器俱? 时下家庭厨房的调理锅俱已多样化,但不是每种都适用煎煮中药,那么该 选用哪些材质的器皿为宜呢历代医家都强调应选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或 瓦罐。 据临床言究指出,陶瓷材质器皿俱有传热和缓均匀、且耐高热的优点, 药物在器皿内可以充份受热而溶出有效成份,同时有保暖的特性。最主要因素, 砂锅或瓦罐皆由 石圭 酸盐材料烧制而成,不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尤其是一些如 :铁、钙、镁、铜等金属离子较少,化学物质稳定性高),在中药汤剂高温煎煮 过程的复杂化学反应中,不会影响药剂某些成份的合成与分解,确保药剂煎出质 量稳定,药效更容易发挥。 但砂锅、瓦罐却有不耐碰撞、易碎和煎焦、破裂漏水等缺点。 如果家里没有砂锅

10、等陶器,可以选用白色的塘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等器俱来 煎煮中药,虽然这些锅俱有传热快、保温差的特点,但其金属物质遇高温时还 算稳定,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九、为什么不能用铁锅、铜锅煎药? 煎煮中药汤剂时,煎药器皿的选择一向很讲究。古代人根据临床经验,统一 规范为:凡煎药最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代知识也印证了上述理论 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铁、铜器的金属化学物质比较不稳定(注),在高温煎煮过程 中,一些如铜离子、铁离子等可能活跃出现,而连环的促进很多复杂的化学反应 。例如使用铁锅煎中药,很容易与大黄、何首乌、地榆、五倍子、白芍等药材所 含的鞣质、甘类等成份起化学反应,孪生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

11、铁及其它有害 成份,使中药汤剂变黑变绿,药味又涩又腥。轻则改变药液性味,降低疗效;重 则使服用者发生反胃、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至于选用铜锅煎药同样不行。因为微量的铜离子易与中药的一些成份混合而 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铜绿。 银器锅金属性质稳定,但价格昂贵,一般家庭较少购置。 总之,煎药器皿还是以砂锅、瓦罐,或者无色素的塘瓷锅及不锈钢锅为恰当。 注:这里所说的比较不稳定,弟在想应该是以和一般家庭常用的用俱做比 较,不然,就弟所学,铁的活性的确是蛮大的,可是铜就不是那么大了。十、以自动煎药锅煎中药特别好吗? 台湾地区各中药店兼销售自动煎药锅,以方便客户煎药。现今各厂商所推出 的煎药锅,分

12、瓷锅、不锈钢锅等两种材质,容量以 1500 ml 与 2000 ml 为主要 规格,俱备自动煎药锅及保温功能。 煎中药最怕一时疏忽,而把拯锅药液煎干、烧焦了。自动煎药锅正好可以 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它俱有自动切换电源的功能,在每帖药煎至仅剩一碗 水( 约 150 ml)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维持保温状态,避免因持续高温而 将药液将烧糊了。 目前市售的自动煎药锅虽然畅销,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锅俱。这是由于 它无俱备传统锅俱的轻巧及较大容积,也没有瓦斯炉的武火效能,所以 煎药的时间较长,比较适合煎煮费时较久的补益类方剂,而不适合煎需时较短, 含挥发油的解表方剂。这从下列煎药时间参考表获得证实: 用水量(碗) 三碗水 四碗水 五碗水 六碗水 七碗水 八碗水 煎药时间 40 分钟 50 分钟 65 分 80 分钟100分钟 120分钟 笔者(注: keyin 者)并不反对使用自动煎药锅煎中药,但是特别建议如 果煎一些治疗四季感冒的解表方剂,及花叶较多或剂量较大的方药时,还是用传 统锅俱来得恰当。 采用自动煎药锅煎药,仍然必须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