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766353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教学内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辅导1精品文档1、古诗词三首一、基础知识题(1)“相看两不厌”的“厌”的意思是( )1、讨厌 2、满足 3、憎恶(2)“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读音是( )1、hu 2、h 3、h(3)望洞庭的作者是( )1、刘禹锡 2、白居易 3、李白二、巩固提高题(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 )修辞手法。1、比喻 2、夸张 3、拟人(2)忆江南中“忆江南”是( )1、词的题目 2、词牌名 3、既是词牌名,又是题目(3)“能不忆江南?”是用反问的语气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1、对 2、错三、带着问题来读书1_(谁)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_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2、(李白山杜甫山)_夜,_(谁)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色,既赋诗一首。(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3.“忆江南”是_名,诗人_描绘了江南_季秀丽的风光。四、判断对错我能行1“孤云独去闲”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 五、填空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而“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人则以奇特的( ),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六、课内语段阅读。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

3、曾谙。_,_。能不忆江南?1、 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曾:_谙:_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和_的景色之美。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一句相呼应,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色的_的_。七、连一连。李白 诗鬼杜甫 诗豪刘禹锡 诗仙李贺 诗圣、桂林山水一、读拼音,写词语。 w xi pn zhn pn dn lin min b dun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澜( ) 攀( ) 瑕( ) 绵( ) 润( ) 举( ) 假( ) 棉( )三、多音字组词。 s ( ) jun( ) 似 卷 sh( ) jun( )四、重点语句练习。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填一填:1“这样

4、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这样的山”指的是:_ ; “这样的水”指的是:_ 。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个句子用了一个比喻,作者把_ 比作_ 。五、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是一篇以_为主的记叙文。(A状物 B写景)2、文章采用_的构段方式,描写了_和_的美。六、课内语段阅读。(一)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_,_。”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2、“这样的山”指的是_。3、“这样的水”指_。4、“连绵不断的画卷”还指_、_、_5、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_ _

5、 _ 。(二)我_过峰峦雄伟的泰山,_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却从没_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啊,一座座(拔 拨)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bng png)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立 丽),倒(do do)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w w)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do do)下来。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用“”画去括号中错误的字和读音。3、短文中“嶙峋”的意思是( )A形容人刚正有骨气。B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C形容人消瘦露骨。4、本段主要介绍了桂林的山_、_、_、的特点。5、反复朗读,判断哪种朗读符

6、号正确。(1)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读拼音,写词语。 yn j jin zh wn yn t wsny ( ) ( ) ( ) ( ) sho wi jio tn b yun tu(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兀( ) 适( ) 皇( ) 碗( )元( ) 造( ) 呈( ) 蜿(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 仿佛 观赏 明艳 依据反义词: 拥挤 昏暗 蜿蜒 聚集四、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1)“明艳”的近义词是“鲜艳”。 ( )(2)“山势”和“气势”两词中的“势”都是“表现出来的情况”的意 思。 ( )(3)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时,由外洞直接进了内洞。 ( )(4)内洞的特点是大而黑。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 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六、带着问题来读书1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篇_(A记事文章 B游记)2作者按_顺序描写的同时,还多次写道_,两条线索清晰地交织在一起。(A游览 水 B事情发展 水)七、课内语段阅读。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上面开满了映山红,( )花

8、朵和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层,那儿一层,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1在文中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文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 )A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B活跃、有生气。3本文主要写了沿途所见的_、_、_。4短文中“_”一句间接写出了双龙洞在地势很高的地方,“_”一词说明映山红很多,到处都是。八、课内语段阅读。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都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像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1给短文的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用“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的来历的句子。3短文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和_。九、阅读课文填顺序。A洞口BCDEA_ B_ C_D_ E_4 七月的天山一、读拼音,写词语。fsh m n min yn bi i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