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6632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某沿海产业基地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沿海产业基地一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沿海产业基地一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该工程位于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包括XX路、XX路、XX路、进XX路、XX大街、XX大街、XX大街等地段。其中阀门井55座、直埋管线DN1000-DN50 大约27.43公里及土方工程。工程名称:XX沿海产业基地一期40平方公里热网工程。工程地点:XX沿海产业基地。设计单位;中国某XX市政研究院。建设规模:施工总长度13.73公里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承包方式:包工,部分包料工期要求:2007年2月3日2007年3月30日第二章 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2、 GB50026-9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及验收规范 JGJ321-90土方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120-9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108-8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214-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GB/T1134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

3、98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104-2005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技术条件 CJ/T200-200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第三章 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节 土方工程施工一、工程测量一般要求1供热管网工程测量应符合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和CJJ28-200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2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度数据,应由建设单位或设计部门提供

4、,以确定管网设计线位和高程。3供热网管线的中线桩和水准点均应用平移法设置于线路施工操作范围之外便于观察和使用的部位。4测量仪器我公司把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项目,为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测量工艺过程。本工程测量采用性能可靠的经纬仪及水准仪,能够为定位放线、高程测量及转角测量提供保证。 定线测量管网工程施工定线测量要求按先主线再次线的次序进行;主干线起点、终点,中间各转角点应在地面上定位;管网中的固定支架、地上建筑、地下检查小室在管线定位后,用钢尺丈量方法测量。2施工图用解析确定管网位置,应按给定出标数据测定点位。首先测定控制点、线位置,经校验确认无误后,再按给定值测定管网位置。3管线测

5、量技术要求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误差导线相对闭合差80010020n1/3000表中:n为测站数;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4直线段的中线桩位间距50m。管网中线量距可用钢尺丈量,量距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1000。管线定线完成后,点位应顺序编号,主要的中线桩应进行加固或安放标石,并绘点示记。管网转角点应与附近永久性工程相连。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执行。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不超过 30L (mm)(L为符合线路长度,以km计)。管网沿线临时水准点间距不超过300m,可用固定支架高程进行相对控制,与热源连接部位高程须同热源高程校核。竣工测量1管网工程竣工后,全

6、部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管网点位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邻点解析控制点)不应大于5cm。管网点的高程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临近高程起算点)不应大于2cm。2管网测量竣工数据部位地面建筑的座标和高程;固定支架中心座标和支承平面高程;固定支架处上表面高程;管网平面转角点的中心座标和高程;直埋管坡度变化点中心座标和高程;管道高程垂直变化点,应测中心座标和变动点上二个部位的管道上表面高程。地沟铺设,应测固定支架处,地沟平面转角处中心座标,沟底及盖板上表面高程;小室及管件(阀门、补偿器、分支接点、排水管、变径管)的中心座标及高程;穿越管道处,测二侧管上表面中心座标及高程;竣工图要求;竣工图选用标志,应标在总

7、平面图上;座标数据,应标在平面图上;高程数据,标注在纵断面图上。上述测量数据,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认为竣工测量合格后,方可加盖盖板或回填土方。二、施工放线、地下设施清查1施工放线管沟开挖前应设置测量控制点,按照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放线。同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并使场地排水畅通。2地下设施清查沟槽开挖之前,应对地下设施进行调查及勘察,设计图纸中给出部分地下设施大致位置及高程。开挖前,应按照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进行认真调查工作,探明地下设施的位置,以免在开挖中对现有设施造成损坏。特别注意施工期间由于开挖或回填造成对现有设施的损坏,必要时要采取临时措施加以保护,实行支、吊

8、防护。三、土方工程施工测量定位1定位依据:管道平面布置图。2定位方法:直角坐标法。3测量定位过程:根据图纸利用直角坐标法,确定中心线位置(轴线)。为了准确控制管道路线,在中心线两侧确定一排平行轴线桩,桩位应落在开挖槽边线外,如图,图中a为平行轴线桩距中心线距离如图。 4测量定位偏差控制管网挖土挖至距设计标高约1.35米处时,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定,之后再向下挖土,一次挖至成型,沟底标高误差控制在15mm之内 。按设计要求和整体规划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小室,固定点和管线的分段定位。小室长宽误差不超过20mm、中心位移10mm、高度误差不超过20mm、修路面的井盖板上表面高程不超过5mm、非修路面不超过

9、+20mm。标高由整个管网,固定点和小室的设计标高确定,分段控制,标高误差不超过10mm。管沟中心位移误差不超过10mm。经过监理部门认定后,将轴线和标高点提射到龙门板和控制桩上,作为开挖小室和管沟的依据。严格保证小室的几何尺寸,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土方工程管沟土方工程主要采用机械挖掘机施工,其特点为“后退向下,强制切土”。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沟端开挖沟,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往沟一侧弃土放于运土车上,土方随即运走,在机械开挖前先成施工现场绘制土方开挖图,针对本工程开挖区域内的所有地下构筑物进行标注,以防被破坏,机械开挖时由人工配合进行一次开挖成形。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段开挖、人工修整,机

10、械挖土应留有200预留量,由人工挖土找平。小室采用人工挖土与管网同时开挖,严格控制放坡和工作面,沟槽挖土放坡系数见下表。土质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坑内)机械挖土(坑外)普通土1:0.421:0.291:0.71坚土1:0.251:0.101:0.33管沟开挖后,将轴线移到沟底并做明标记,用钢尺延轴线两侧返尺保证沟底达到设计宽度。2对沟槽开挖进度进行严格控制,不产生晾沟和延误管道敷设现象的发生。沟底采用人工修整,保证沟底坡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3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单侧甩土至路面一侧,铲车、翻斗车配合做到土方开挖后残土马上运走,人工清理现场不留余土,以保证施工及交通顺利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前必须将

11、槽底杂物盒积水清除。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部门的验收盒竣工测量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排除杂物,积水,分层铺垫,分层夯填,人力200250mm一层,机夯250300mm一层。遇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加固措施 1在土方开工前对地下管道、电缆、沟道和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并绘制在平面图上,向各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并征求处理意见。 2挖掘土方时如发现电缆、管道、渗井及土质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设计部门,经处理后再继续施工。3在邻近原有建筑物挖方时,如深度超过原有建筑物基础底面,且新旧建筑物基底标高之差与新旧建筑物基础边缘最小距离之比大于0.5,采取相应的围护措施。4沟槽挖土如遇

12、松土、流砂时,须采取必须的措施加固。5支护的挡土板与坑壁靠紧,用支撑连结牢固。6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或光缆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和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沉移观测。如建筑物距管沟比较近,应在建筑物一侧打入护桩。如遇地下管线,光缆等市政其它用管线,在挖基槽时应对地下一切管线进行堪察,在进行到距管线、光缆处时进行人工挖土,以防止损坏,应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处理。7施工管线与地下管线有叠压现象时应在底下管线顶或底做加固梁处理,在施工中如发现管沟土质过硬或过软,或发现空洞、墓穴、枯井、暗沟等,应进行以下处理:可将坑中松软虚土

13、挖除,使坑底四壁均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边天然土层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回填。地下水、地上水及流沙的处理1地下水及地上水处理施工前应做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各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应采取降水措施和排水措施,对于有水不排干的槽底,应多挖100铺垫碎石层,排降水至碎石层下。地上排水采用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防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场地。地下排水采用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方法根据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含水量较高的富水层为地下水丰富的粉细砂、粗砂结构,应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即基坑坑边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采用管井重力集水原理,在井内

14、用潜水泵不断抽取管井内的积水,来降低地下水水位。井管材料使用塑料滤管,管长20米,管径300mm,为保证滤水速度快,降水效果好,井管全部采用滤水花管,为防止粉细砂进入,井管外壁采用无纺布进行全封闭处理。降水井开孔直径0.55m,下入滤水管后,管子周围填入3-5mm滤料成井,成井后下入50t/h*40m扬程深井潜水泵及抽水管,并同时安装供电电源线路及75mm排水管线。在管沟开挖前,应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采用真空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涌入坑内问题,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同时使坑底的土层消除了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