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775978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2)(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人教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A卷(基础篇)语文试卷单元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把:持,端起B有暗香盈袖 盈:充满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尚:尚且D舞榭歌台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答案】 C【解析】尚:副词,还。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不要说声音的体验中体会秋天来临了。A/尚且而且但是且于

2、B甚至/并且而更从C尚且还或者/更在D还尚且还但/向【答案】B【解析】A项,处前后是递进关系,不能用表示并列的“且”。C项,前后是并列关系,不能用表示选择的“或者”。D项,处应用表示来由的“从”,不能用表示朝向的“向”。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曹雪芹晚年在西山白家疃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始终无力付梓印刷。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是这般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臂,手指就会被染作蓝色。C.一名美国华裔女学生和同学开发了全球三颗最迷你的卫星,只有手掌般大小,斯坦福大学已同意把迷你卫星发射至地球轨道。D.那时人们将更加重视教育,苦恼的也不是进不了某个大学,你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最优

3、秀的教师为你讲课。【答案】B【解析】A项,成分赘余,“付梓”有印刷之意,与语句中的“印刷”重复。C项,语序不当,“三颗”应放在“全球”之前。D项,主语不一致,“苦恼”分句可改为“你可以不必为进不了某个大学而苦恼”。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是跌宕起伏的戏剧是情节曲折的小说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是意韵深远的诗歌A.B.C.D.【答案】B【解析】应采用文体特征对号入座的方法来解答本题想象童

4、话,亲临其境小说,寓情于物散文,对白戏剧,独抒性灵诗歌。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苏词傅成穆俦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

5、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只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

6、,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做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5.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

7、作上。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答案】C【解析】前后颠倒了,是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6.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词词体解放,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答案】B【解析】B项,原文“即在于此”的“此”,就指段首概括句。而段首概括句的核心意义就是“

8、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A项是对上文的总结。C、D两项都是分角度的具体论证,不全面。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答案】B【解析】A项,选项中“

9、已经可以”“已经没有”太绝对。C项,选项中“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无中生有。D项,选项中“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没有充足的依据。三、诗歌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鹧鸪天黄沙道中宋辛弃疾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松菊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注句通“勾”,“弯曲”之义。虚船水鸟在水上游走,给人以乘船的感觉,因没有船,故叫虚船。琼瑶雪花。8.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分析。(7分)【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充满生机的溪山春景图。图

10、中有荡漾的春风、凫水的轻鸥、迎接村妇的荒犬、碧绿擎雪的松竹、赏心悦目的菊花、绽放的疏梅和在树上跳来跳去纷乱的乌鸦。【解析】解答此题时先通读全词,整体感知画面的特点并概括出来,然后再找出具体意象“春风”“溪山”“轻鸥”“荒犬”“松”“菊”“竹”“梅”等,运用想象,形象描述即可。9.有人认为下阕中的“斗”字用得极妙,请对“斗”字做简要赏析。(7分)【答案】“斗”字确实用得妙。作者别具情思,用拟人的手法,把松、竹人格化。松竹无花可与疏梅比美,便用枝叶托住残雪,与梅花争芳斗艳。一个“斗”字,化静为动,生趣无限。【解析】炼字,要把该字放在句中看,松竹靠“擎残雪”与疏梅争斗,这样就把静态的景物写得充满生机

11、。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1011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登石头城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石头城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12、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10.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案】此词上下阕皆先实后虚,实写了石头城、青山、离宫、辇路芳草、松径、鬼火等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虚实结合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解析】解答本题时,需指明何处为实、何处为虚及如此安排的表达效果。通读全词后可知,词的每阕都是前五句实写,写登石头城的所见;后四句虚写,上阕写昔日战争的惨烈,下阕写后宫歌女的悲惨命运。11.简要分析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6分)【答案】相同点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怀古伤今。对光阴虚掷的感伤。不同点萨都剌词有对战

13、争残酷的心痛;而苏轼词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却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解析】两首词都是怀古词,后人面对“赤壁”“石头城”往往会产生昔盛今衰、时光易逝的感慨,据此可答出所抒发情感的相同点。不同点则需对诗歌仔细审读,关注两首词中重要词语不同的情感暗示,如苏轼词中的“多情”“如梦”,萨都剌词中的“白骨”“消磨”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3题。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2.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作者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作者借梦

14、境把天上和人间做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作者还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解析】分析“梦境”的作用,一定要和“现实”或“理想”联系起来分析。13.这首词体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5分)【答案】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

15、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解析】该题属于语言风格赏析题。解答此类题时,一般要求先概括语言特色,然后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这一语言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最后指出这样的语言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四、语言文字运用(34分)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词可谓宋朝的流行歌曲。从文学角度看,豪放词开拓了词的创作新境,辛弃疾等又从事爱国词的写作;,词的发展却是开创了一种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