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3511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串讲讲义(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具设计串讲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本)和机械制造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完成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等课程后开设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掌握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其他模具)的基础知识,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起重要的作用,是相关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详尽的叙述了常用模具的典型知识、设计方法及成形设备的选用等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掌握典型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了解成形设备原理以及选用,提高对相关机械知识的运用能力。考试中的题型规范,试题不难,少量跨章节的考题,学

2、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典型的例题。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模具设计与制造(本)和机械制造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课,以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等为基础;2本课程主要介绍冲压产品的成形方法、注塑成型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和相关事宜、基础模具结构及通用模具结构的部件分解设计。二、教材的选用本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陈剑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版)。三、章节体系1本串讲对冲裁工艺及模具、弯曲工艺、拉深工艺及模具,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章节安排第一章 冷冲压成形工艺概论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的设计第三章 弯

3、曲第四章 拉深第五章 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六章 塑料与塑料成型工艺第七章 塑料注射模设计第八章 其他塑料成型模具考情分析一、模具设计基础试题题型、题量模具设计基础考试的题型、题量和分值如下:考题类型题目数量每题分数总分值(分)1单项选择题201202多项选择题52103填空题1010103名词解释53154简答题36185简单应用题26126计算题11515合计46100(一)知识点分布历来自考课程试题都要求覆盖教材的全部内容。从试题角度来看,单选题、填空题覆盖面最广,基本上每章都能涉及,其实填空题就是单选题的另一个形式,往往比单选题要难。多选题则主要依据知识点的可考性而定,即全是适

4、合出多选题形式的考点,其实有些多选题就是简答题的翻版。名词解释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的能力。可以把名词解释题看成是单选的翻版,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考查。名词解释的分布基本上能够覆盖8章的内容,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和定义。简答题主要是覆盖重点章节的内容,分布所处的章节很广。简单应用题主要围绕模具结构图而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典型冲裁模、拉深模、注射模结构的理解,能说出模具结构图中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能写出所给模具图的特点,并能对模具工作过程进行描述。计算题知识点考查一般是模具工作或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拉深模具拉深工序尺寸的计算。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由于教材主要包含冲压工

5、艺及模具设计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这二部分内容。相当于二门教材的内容合在一门教材中,所以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都是精华,教材中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考点。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千万不要以押题的方式去复习。从内容的重要性来看,整体而言教材8个章节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2章、第4章、第7章。第1章、第5章、第8章是知识点考查偏少的章节,往往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结论: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章节内容,着重掌握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弯曲工艺、拉深工艺及其模具设计、注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等,对模具工作或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拉深模具拉深工序尺寸的计算,对典型的冲压或塑

6、料注射模具结构图一定要掌握,这样就比较容易通过考试并能取得高分。(二)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基本知识。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往往从第1章、第5章、第8章这些我们认为不是重点的章节中中出题居多,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总体而言,试题并不难。二、历年真题结构分析及答题技巧以2009年的题型为例。 (一)单选题(20题1分=20分)4题:基础(2009:34611)例:3模具热处理中冷却速度过快,会产生( )A过冷和过热

7、 B脱碳和腐蚀 C淬火裂纹 D回火不足11需采用加热弯曲的材料是( )A软钢 B弹簧钢 C黄铜 D铝合金4题:基本概念(2009:8151720)例:8冲床滑块的一次形行程中,在冲模的同一工位上能完成两种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裁模称作( )A单工序冲裁模 B级进冲裁模 C复合冲裁模 D连续冲裁模15.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同的冷挤压方法称为( )A正挤压 B反挤压 C复合挤压 D径向挤压3题:模具结构及设计(1710)例:1导柱导套式冲裁模中,导柱与模座孔的配合一般采用(B)A过渡配合B过盈配合C间隙配合D间隔配合7侧刃的作用是( )A侧面压紧条料 B对卸料板导向 C控制条料送进时的导向 D

8、限定送料进距7题:成型(形)工艺及参数题(2009:5121314161819)例:12拉裂的危险断面是在( )A平面凸缘部分与凸缘圆角部分交界面附近 B凸缘圆角部分与筒壁部分交界面附近C筒壁部分与底部圆角部分交界面附近 D底部圆角部分与筒底部分交界面附近13.坯料在拉深时,润滑剂涂在( )A工件毛坯与凹模接触的一侧 B工件毛坯凸模接触的一侧C工件毛坯的两面 D压边圈上18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时,抽芯距一般应大于塑料件侧孔深度或凸台高度的( )A12mm B23mm C34mm D45mm19在实际生产设计中斜导柱的倾斜角最大不超过( )A100 B150 C200 D250 结论:此类题型的

9、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选择题实际也是判断题,只有经过判断择正确,关键还是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及教师提醒的易考点解决此部分考题的问题。单选题的解题技巧:在解答选择题时,以下是可供参考的步骤。(1)审题。审题是正确作答的前提,要审题干、审选项及其二者的关系。选择题大致可分为两类: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测试;对基本知识的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通过审题,首先要明确该题目是考哪一类;然后判断考什么,即搞清楚所测试的是什么概念或知识;(2)选答。通过审题,有些题目的答案往往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了,这时只需直接选择正确答案即可,

10、也就是所谓的直接判断法。如果对答案仍没有把握,就要进入下一个步骤。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性知识题目。(3)排错。有的题目尽管一眼看不出正确的答案,但往往能够看出哪些答案是错误的,这 时可以先把错误的答案划掉。有时经过分析,可以判断出四个答案中的三个是错误的,则可以选择剩下的惟一个作为正确答案。如果只能排除掉一个或两个错误的答案,则进入最后一步。(4)择优。在剩下的答案中,挑选一个比较而言最接近题意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该题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解答。不必要千篇一律,要多练习,灵活使用这个步骤。(二)

11、多项选择题(5题2分=10分)例:22.下列冲模零件中属于定位零件的有( )A、导柱B、定位板C、挡料销D、侧刃E、垫板25.注射模的排气方式有( )A、开设排气槽 B、开设排气孔 C、利用模具零件配合间隙排气D、利用推出机构排气 E、利用温度调节排气结论: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这种题型增加了选项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水平。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除了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

12、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适宜出成多项选择题的知识点不多,只要对教材中基本知识点把握,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多选题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直选和排除法。一般而言,多项选择题中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选项本身不正确,但与题干没关系,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选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系,但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并列关系,或选项包含题干,或题干与选项的因果关系颠倒,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选项并不是教材的原文,但意思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同或相近,或是题干所含的深层次表达和解析,或是对某一正确选项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种情况

13、下的选项可选。()单个选项只是教材中知识点的一部分,并不完整,但几个选项组在一起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一般可选。(三)填空题(10题1分=10分)例:30.材料的拉深变形程度用 拉深系数(m) 表示。32.脱模斜度的取向原则是: 孔 以小端为准,符合图纸要求,斜度由扩大方向达到。结论:填空题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准确,结果正确就给分。因此填空题有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得分率往往不高。答题能否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对教材中基本知识点把握,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定义和结论型的句子记忆时一定要仔细。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专业课程考试的填空题一般都是教材中的一句原话,属于直

14、接型类,答题时,只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知识点熟悉,一般都能轻易解答出来。(四)名词解释题(5题3分=15分)例:36.分离工序:40.主流道结论:名词解释题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进行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只要对教材中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即可解决此难点。名词解释的解题技巧:答题时要正确、简明扼要、精练,切忌当做简答题来做,点到为止,一般不要求展开或由考生自由发挥。如果考试时实在不能按照教材中的原文作答,可用自己理解的含义作

15、答,千万不要空题。(五)简答题(3题6分=18分)简答题:更多的是来自于大纲第2章第4章和第7章中的领会、识记、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内容;例:41.影响板料弯曲回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3.试说明选择浇口位置应考虑的问题。结论: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主观性试题,题目可大可小,内容可深可浅,伸缩性较大。简答题也是以结果给分,基本上也是结果对就给分。但与填空题不一样,可用自已的语言组织作答,只要能答到要点,答到关键词,就有可能得分,并且对顺序没有严格要求。答题能否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对教材中领会和应用知识点的把握,在复习阶段,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背记一些简答题,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简答题的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