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773452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小狗学叫》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小狗学叫课文讲述了一条不会叫的小狗的奇特经历。故事里的小狗不会叫,受到别人的嫌弃和奚落。于是,它向小公鸡学习喔喔叫,却引来了狐狸的嘲笑;它又向杜鹃学习咕咕叫,却差点儿被猎人击中。这两次误入歧途的经历颇为曲折,会引发截然不同的预测内容。比如,关于小狗能不能学会小公鸡喔喔叫,可能出现不同的预测方向:学不会,因为现实生活中小狗不会像小公鸡一样叫; 学得会,因为童话故事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与前面两篇课文相似,本文也用反复手法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为预测提供了相对清晰的依据。课文有三种可能的结局:结局一,它遇到了一头母牛;结局二,它遇到了一位农夫;结局三,它遇到了另外一条狗。因教学需要,选作课文时三种

2、结局有意未完整呈现。原文中,结局一的小狗学会了母牛哞哞叫,表现了学习语言的天赋。这一结局的发端与前面两处误入歧途的情节发端几乎一致,学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展开预测。结局二的小狗随农夫回家看守鸡舍。这一结局与现实生活比较一致,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展开预测。结局三的小狗终于学会了汪汪叫,它认为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老师。这一结局的发端也与前面两处情节的发端一致,不同点在于遇到了同类,很可能与前面两处情节不一样。课后第一题提示学生不仅要预测故事几种可能的结局,而且要注意预测的依据,并将自己预测的结局与原文结局进行比较,强调的是有依据的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敢于预测、善于预测。第二题

3、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交流阅读感受。第三题引导学生自选课外书,拓展练习预测。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狗向小公鸡学习喔喔叫的情景,第二幅是小狗受到狐狸嘲笑的情景。利用这两幅插图,前后对比,可以引导学生预测小狗的心理变化。1通过借助拼音、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掌握本课会认的生字,读准多音字。2通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3通过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4通过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进一步培养预测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2通过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

4、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教学难点通过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进一步培养预测能力。本文篇幅较长,和前两篇课文一样,以反复手法推进情节发展,较为特别的是有三种结局。可以通过对前两篇课文情节发展的简要梳理,引导学生了解这类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进而预测本文的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内容的一些线索和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结局;通过与原文的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乐趣。1梳理课文情节发展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童话,都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情节图,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篇课文的内容,发现情节发展的

5、这一特点, 进而依据这一特点预测本文的大致情节。同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结局都是出人意料的,也是很好的拓展学生预测思路的范例。教学中,可以比较前两篇童话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生活经验,迁移到对本文的学习中,对结局向着不同的方向预测:可能是之前情节的延续,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结局。要提醒学生关注预测的依据,至于预测的内容是否与原文一致,并不重要。2预测结局,比较原文,感受预测的乐趣在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大胆预测自己构想的结局。教师可以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形式一, 按序预测,也就是一个一个分别预测结局。形式二,范例预测,也就是先

6、预测其中某个结局,试做小结后,再分别预测其他两个结局。形式三,平行预测,也就是同一时间分组预测不同的结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述预测的内容,并说明预测的依据,尤其要关注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预测的内容,而是要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更合理的依据,以保护学生预测的兴趣,激发其预测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预测,辨别他人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3选择片段,练习预测课后第三题让学生自选课外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听的同学一边听一边预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建议让学生选取篇幅较短的故事来读,停顿两三次,请其他同学预测后面的内容。如果学

7、生所选故事篇幅较长,可以扼要说说故事内容,请同学预测接下来的情节,如此反复两三次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预测要有一定依据,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针对内容的细节展开合理预测。4识记生字“汪”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认读。“模、疯、搞”等可以通过替换偏旁、组词等方法强化理解。还可以用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巩固生字新词,比如,“讨厌”的反义词是“喜欢”,“发怒”的近义词是“生气”,“批评”的反义词是“表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辨别多音字的读音。“吗”读ma时,一般用在句末,是语气助词;文中“干吗”是干什么的意思,“吗”读m。“担”在文中读dn,原意是用肩膀挑,引

8、申为承当、负责。“压”在“压根”一词中读y。“中”在“打中、中弹”等词语中读zhn。“弹”在“子弹”等词语中读dn,在“弹琴”等词语中表示动作,读tn。1通过查阅字典,进行生字预习,读准字音。2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有关童话的相关资料,了解童话的特点,为课文的学习做准备。3回忆前面学过的预测方法。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课时板块一音乐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小狗、牛、鸡等的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2导入: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小狗是怎样学叫的。(课件揭示课题)3字词学习。(1)课件出示词语。讨厌发怒批评访问差不多忍着模仿发疯汪汪搞不清(2)自由读词语

9、,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和同桌互相请教。(3)学生代表朗读词语,集体读词语。(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多音字,并补充每个多音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课件出示词语。好吗(m)干吗(m)扁担(dn)担保(dn)压下来(y) 压根(y)中间(zhn)百发百中(zhn)弹琴(tn) 弹弓(dn)(5)引导学生读准句子,说说带多音字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课件出示句子。干吗要叫?(干吗:干什么)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担保:保证。压根:根本)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子弹:枪支发射的弹药)4过渡

10、:小狗为什么不会叫?不会叫的狗会是怎样的?外形、习性等方面会有怎样的特点?尤其是心情会有什么不同?板块二预测情节,说说异同1学生读第19自然段。师:你有没有得到答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学生交流)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理由是什么?(提示:情况一:小狗被批评了也无所谓。情况二:小狗被批评了会努力学习怎么叫)2自读课文,预测故事内容。师:请同学们继续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旁批的形式简要写下预测的内容。(提示:记得要根据后面的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测)3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师:有时候,我们联系文章的上下文,就可以知道一个生词在文中的意思。如第24自然段“

11、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中的“委屈”一词,结合下文中的“含着泪水”,可知这是一种很难过的情感。那么小狗感到难过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文可知,原因是它的叫声受到了狐狸的嘲笑。小狗很认真地跟小公鸡学会了啼叫,而且学得很像,应该得到赞赏,但却遭到了嘲笑,小狗受到了一种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种心理就叫“委屈”。由此可知,“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内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课件出示参考句式)(1)“我想的和故事一样。读到想到因为”。(2)“我想的和故事不一样。读到想到因为”。5把握主要内容。(1)师:读完课文,同学们知道

12、故事中讲了哪几个重要角色吗?(提示: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2)师: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课件出示内容)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叫,它“喔喔”叫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叫,它“咕咕”叫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板块三预测结局,比较异同1师: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课件出示三种结局)狗跑啊,跑啊看见一头小母牛碰上了一个农民听到“汪汪,汪”2.小组合作交流。轮流说一说自己对故事结局的预测,并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之后组内推选最有趣的故事结局,在班上说一说。3教师读故事的结局。学生对比自己

13、预测的结局,评一评,谁预测的结局较准确,说得有道理。4教师引导学生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狗的三种结局,想说明什么道理。(课件出示答案)第一种结局,说明既有天赋又很勤奋的人往往会成功。第二种结局,说明只要好好利用,别人眼中的缺点也许会变成自己的优点。第三种结局,说明人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板块四课文回顾,拓展延伸1课件出示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小狗学叫2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的道理。另外,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里的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等做出的合理推测。3拓展:请学生课下选择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

14、事书,读给同学听。一边读,一边请同学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巩固所学的预测方法。(课件出示要点)(1)读的同学注意:选取篇幅较短的故事来读,停顿两三次,如果所选故事篇幅较长,可以扼要说说故事内容,请同学预测接下来的情节,反复两三次。(2)预测的同学注意:预测要有一定依据,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可以针对内容的细节展开合理预测。完成对应训练。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线索。学生预测的依据除了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还有课文内容的一些线索,它们可以为学生的预测提供生发点,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此予以关注,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叫声”,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遭遇”,以触发学生对三个不同结局生发相应的联想。2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要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在预测本文的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编完整,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