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34164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行业)国际纺织城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纺织城战略定位: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发展目标: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地;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规划依据: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以集群园区为依托,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园区和集群地区集中,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集群和园区。*省纺织服装产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纺织服装业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之一,5年内*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2010年前,*将建成国家级的纺织服装基地

2、。 *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前 言一、打造环*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是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国内纺织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重要趋势,为*市特别是*区抓住机遇,实施“工业兴区、项目兴区”战略,打造环*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1、世界纺织行业发展趋势表明,*区发展纺织工业将空间无限。当前,世界纺织行业呈现如下发展特征:一是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

3、,2005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仍将进一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趋势更加明显,国际纺织业的竞争也由“价格和质量”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发达国家逐步退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使中国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在市场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三是纺织产业高技术、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流。2、国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表明,*大力发展纺织工业适应了区域产业结构布

4、局调整的需要。我国纺织工业的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将继续深化,并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梯度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优势突出,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能源、劳动及拥有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纺织业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传统工业,拥有大量高质低价的劳动力资源、技术人才,也是棉、麻等原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具有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发展纺织加工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因此,“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加快结构调整,实

5、现规模效益,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结构,发挥资源优势,稳定棉花种植,发展麻类等其他天然纤维”,是国家“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3、“*城市圈”发展纺织工业比较优势明显表明,*打造圈内核心地位具有传统产业基础。*城市圈是*省纺织服装工业较为集中和发展较快的地区。据统计,2004年,*城市圈共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31户,总资产达220.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占全省纺织服装业的比重均在三分之二以上。以*为中心,沿*市周边有汉川、黄石、黄州、团风、武湖、阳逻等比较集中的产业园区。但是,*城市圈纺织服装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不够清晰和明确;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配套能力较差,资

6、源整合和地区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高级设计人才缺乏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种领导力量,来推动圈内纺织产业对接,打造现代汉派纺织服装品牌,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作为*城市圈内具有更为良好的区位、更为便利的交通、更为广阔的市场、更易接触先进技术和信息等优势的区域,当任无让应当担当起引领的责任,通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来集聚周边纺织产业能量,形成一个以*为核心的强大纺织产业带。二、建设*国际纺织城是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的必由之路*省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集群园区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纺织工业专业化工业园区和产业

7、集群内在发展要求,从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入手”,“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给予工业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品牌、引进人才的力度,发挥综合优势,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园区和集群地区集中,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集群和园区”。这为*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即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着力引进民营资本的力量,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在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营销策略高超的纺织产业园区,以园区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做大做强。为此,我们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经委的具体指导下,以*

8、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成立*国际纺织城建设有限公司,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总规划用地4000亩,一期用地1200亩,在5年的时间里,建设一个立足中部崛起,突显环保特色,占领技术高端,形成集群产业,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纺织城”。充分发挥区域内的现有优势,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为目的,走集约发展之路,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纺织企业,着力发展纺织、印染后整理、面料、服装五大产品板块,形成品牌企业区、标准加工区、交易展示区、培训研发区、物流保税区和生活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进而实现:首期年创产值15亿人民币以上,到2010年实现产值50亿人民币;首期引进世界性纺织服装企业2-3家,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企业8-10家

9、,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化产业基地;设立世界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亚洲总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华中总部;提供50000个就业岗位;首期三年内达产即可实现年创税收1亿人民币以上等五大目标,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地”;“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三、*企业集团具有承建“*国际纺织城”的良好基础(略过不表)1、深厚的纺织产业技术基础。*企业集团自2002年涉足纺织产业来,就是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是*省纺织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旗下拥有*雪龙纺织有限公司,*金龙纺织有限公司,*玉龙纺

10、织有限公司等五家纺织企业,已形成15万锭生产规模。积累了相当的行业经验、技术基础及行业资源。2、成功的同类项目运作经验。3、专业的项目包装和营销、招商渠道。*拥有一支资深市场营销专业团队,先后为国内外80多个著名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品牌管理和产品策划,如夏新、步步高、海信、格力、白云边、三九医药、葵花药业、猫人、俞兆林等,为其提供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等多项专业顾问服务。*国际纺织工业园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品牌概念,建立强势品牌形象,既是园区招商引资的必须,更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园区的品牌管理和营销策划应该与项目立项、规划同步进行,以确保园区运作的成功。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领导

11、和指导下,借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纺织工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充分发挥*、*在发展纺织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一定能够完成“*国际纺织城”的建设,并为*打造*城市圈纺织工业带核心区的目标提供强大支持!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国际纺织城二、项目内涵1、项目概述遵从*市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业向园区集团,产业向规模集中”的总体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兴区、工业兴区”的战略,*国际纺织城将以“大规模、高起点、高标准”为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建筑标准化、规划超前化、布局合理化”的总体思路,并秉持环保与生态理念,以东部纺织服装行业西进、中部纺织服装向*聚集和市内纺

12、织服装工业外迁为契机,以打造环*城市圈纺织工业核心区为最终目的,建设一个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化纺织服装产业园区。2、项目理念立足中部崛起,突显区位优势,占领技术高端,形成集群产业,面向全球市场。3、项目定位*国际纺织城将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全方位融入全球的要求,建设成为“十大”价值工业园:(1)中国纺织产业发展国际化示范园;(2)国际纺织产业重要的生产加工园;(3)纺织产业大型展示交易园;(4)比肩世界的环保园;(5)辐射四极的物流园;(6)产业完整的全屏园;(7)面向世界的开放园;(8)集成高效的行业信息网;(9)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基地;(10)知名品牌的集中区。从而为华中地区纺织服装产业

13、乃至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发展策略1、市场策略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辐射中心的物流交通优势,利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产业向中西部外移的市场机遇,建设一个向面世界市场的中国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园区。2、品牌策略园区母品牌营销战略。本园区将贯彻大品牌运筹机制,不仅在前期的项目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中实行“*国际纺织城”品牌制度,更体现在后期企业入驻后的园区品牌终身管理和服务制度,将“*国际纺织城”作为入驻企业和企业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和“金字招牌”。具体措施有:(1)强势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二频道、四频道,浙江卫视、

14、上海东方台、广州卫视、湖南卫视,以及凤凰卫视和台湾东风台进行强势品牌宣传,树立“*国际纺织城”的领先园区形象,便于园区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招商。(2)立体全屏的目标市场公关策略。成立“*国际纺织城”品牌营销部,专司该品牌的营销规划和市场推广,并在纺织工业发达地区的广州、福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设立招商中心,对“*国际纺织城”的品牌进行地面传播和市场宣传。(3)全球范围的品牌规划力量。园区将面向全球范围公开招标规划设计机构、园林景观设计单位、机械配套、项目管理大师为园区进行品牌策动,确保本园区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3、产品策略“*国际纺织城”立足于现代纺

15、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要求,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型、环保型、新技术、交易便捷、信息畅通的现代化超大规模产业园。(1) 生态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国际纺织城作为生态产业园,将严格控制绿化率在38%以上,园区追求的目标是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资本的最佳利用,实现园区内整体发展的集合效益和单个企业的最佳效益,并通过生态产业的园区建设,在使园区内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同时,显著地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园区将积极的推行以下措施,来保证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资源开发利用。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即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也要综合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从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角度来使用,而把大量的有用资源人为地变成废物。 建立旅游生态工业示范区。*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