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732988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课件7 结构动载试验教学教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11,1,GaoSuGongLu,第七章 结构动载试验,SACE,2020/7/11,2,7-1 概述,结构动载试验 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分析研究 动荷载随时间发生变化 结构反应与本身动力特性相关 动载检测的应用: (1)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2)工业厂房机械设备振动对结构、构件或精密仪表和机床的影响 (3)高层结构、高耸构筑物、道路桥梁、堤坝的风水荷载或移动荷载 (4)建筑物抗爆,2020/7/11,3,惯性力加载 冲击力:重物、钢丝、弹簧 离心力:偏心质量起振 直线位移惯性力 电磁加载:电磁试验台 疲劳试验机:多次反复加载 液压振动台:地震力 运动荷载:汽车、拖拉机、吊

2、车,7-2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与设备,2020/7/11,4,7-3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与设备,1 惯性力加载 (1)冲击力加载,突然加载法:适用于刚度较大的结构,较小的荷载产生较大的振幅;对结构有影响。,突然卸载法:适用于刚度较小的结构,特别是柔性较小的构件。,2020/7/11,6,7-3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与设备,1 惯性力加载 (3)其它加载,特点:低频条件下可产生较大激振力,按要求控制位移和速度;只适用于低频激振(1Hz以下的激振),设备较笨重。,2020/7/11,7,7-3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与设备,2 电磁加载,特点:频率范围较宽,重量轻,控制方便,可产生各种激振力;激振力不大

3、,仅适用于小型结构。,2020/7/11,8,7-3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与设备,3 液压加载,2020/7/11,9,一、自由振动法: 瞬态激振后的阻尼振荡 垂直突加、减荷载 水平突加荷载 二、共振法: 起振机变频激振 三、脉动法: 环境随机脉动,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2020/7/11,10,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1 自由振动法 瞬态激振后的阻尼振荡 垂直突加、减荷载 水平突加荷载 反冲激振器 桥梁加载 周期和阻尼比,2020/7/11,11,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2 共振法 共振产生条件:干扰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相同 使用起振机变频激振,2020/7/11,12

4、,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2 共振法 阻尼系数,临界阻尼比,2020/7/11,13,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2 共振法 建筑物的振形图 对应于某一频率(共振时),2020/7/11,14,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2 共振法 建筑物的振形图 对应于某一频率,2020/7/11,15,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3 脉动法 环境脉动:环境随机激振而引起的结构物微小振动 地面脉动 气流脉动 基本原理 固有频率的谐量是脉动图中最主要的成分 振幅大、波形光滑处的频率总是多次重复出现 主谐量法: 频谱分析法:谐量分析法、相关或功率谱分析法 特点 不需要激振设备,不受结构形式和

5、大小的限制 信号弱,有好的记录设备,2020/7/11,16,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3 脉动法 (1)主谐量法 如果建筑物各部位在同一频率处的相位和振幅符合振型规律,此频率就可确定为建筑物的固有频率,通常基频出现的机会最多。,2020/7/11,17,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3 脉动法 (1)主谐量法,2020/7/11,18,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3 脉动法 (2)谐量分析法,2020/7/11,19,7-5 结构动力特性的试验测定,3 脉动法 (3)功率谱分析法 脉动的振幅谱的幅值确定建筑物的固有频率和振形。 记录信号傅立叶分析,2020/7/11,20,7-6

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1 结构特定部位动参数的测定 测点布置根据结构情况和试验目的布置。 分布系数 特定结构、特定振源情况下的振动分布情况,2020/7/11,21,7-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2 结构的振动变位图测定 振型: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与外荷载无关。 变位图:结构在特定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2020/7/11,22,7-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3 结构动力系数的试验测定 动力系数:动挠度与静挠度的比值,2020/7/11,23,7-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4 强震观测 地震发生时,用仪器观测地面运动的过程和建筑物的动力反应。 结构物在强震过程中的振动记录 自动触发启

7、动,蓄电池供电 美国洛衫矶:凡新建六层以上、面积超过6000平方英尺的建筑物必须设置强震仪3台。 杨浦大桥和金茂大厦等十几个重要建筑物上都已安装了强震记录网络,仅金茂就安装了6台。上海计划在十五期间普及更多,通过立法,达到10层以上的建筑都安装。 浦东机场深井群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其他还有50米、100多米及2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2020/7/11,24,7-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4 强震观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要求在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等建筑上安装强震动观测设备。 一是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健康状况”,

8、根据震动记录数据,及时掌握地震或其他强震动发生时建筑物受损情况; 二是从记录数据中总结经验,进而不断改进建筑物抗震设防设计; 三是通过已形成的观测网络的强震动观测,可以快速掌握地震裂度分布情况,为地震预测与震后救灾提供可靠的信息。,2020/7/11,25,7-6 结构动力反应的试验测定,4 强震观测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四大工程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受地

9、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省、区、市认为对本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2020/7/11,26,7-7 结构疲劳试验,概念 结构物或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应力比其静力强度要低得多。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试验目的 了解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2020/7/11,27,7-7 结构疲劳试验,1 疲劳试验项目 (1)鉴定性试验 抗裂性及开裂荷载 裂缝宽度及发展 最大挠度及其变化幅度 疲劳强度 (2)科研性疲劳试验 各阶段截面应力分布状况,中和轴变化规律 抗裂性及开裂荷载 裂缝宽度、长度、间距及发展 最大挠度及其变化规律 疲劳强度的确定 破坏特征分

10、析,2020/7/11,28,7-7 结构疲劳试验,2 疲劳试验荷载 (1)疲劳试验荷载取值 上限荷载:最大标准荷载最不利组合下产生的弯距计算 下限荷载:根据疲劳试验设备的要求而定。 国内多采用等幅匀速荷载:,2020/7/11,29,7-7 结构疲劳试验,2 疲劳试验荷载 (2)疲劳试验荷载速度 荷载频率影响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徐变,频率过高对试验设施有影响 使构件在试验时实际工作时受力状态一致, 构件与荷载架不能发生共振 荷载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之比应满足:,2020/7/11,30,7-7 结构疲劳试验,2 疲劳试验荷载 (3)疲劳试验的控制次数 经受所确定控制次数的疲劳荷载作用后,其抗裂性、

11、刚度、强度等必须满足规范中有关规定。 中级工作制吊车梁:2106 次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4106 次,2020/7/11,31,7-7 结构疲劳试验,3 疲劳试验步骤 (1)预加静载 消除松动及接触不良,压牢构件,使测试仪表工作正常 (2)正式疲劳试验,2020/7/11,32,7-7 结构疲劳试验,3 疲劳试验步骤 (2)正式疲劳试验,2020/7/11,33,7-7 结构疲劳试验,4 疲劳试件的安装 (1)严格对中 (2)保持平稳 (3)安全防护 现行的疲劳试验都是采取试验室常幅疲劳试验方法。即疲劳强度是以一定的最小值和最大位重复荷载试验结果而确定。实际上结构构件是任意变化的重复荷载作用,

12、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常幅疲劳试验将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变幅疲劳试验所代替。,2020/7/11,34,7-8 动力试验的数据处理,1 振动示波波图的分析 (1)简单波形的分析,2020/7/11,35,时间,幅值,频率,时域分析,频域分析,7-8 动力试验的数据处理,2 谐量分析:复杂周期振动的示波图分解成若干个单元频率正弦规律的简谐分量。,幅值,时间,频率,幅值,2020/7/11,36,7-8 动力试验的数据处理,2 谐量分析 对复杂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时,把他分解成若干个单一频率的正弦规律简谐分量的方法。 傅立叶级数原理,2020/7/11,37,7-8 动力试验的数据处理,2 谐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