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31224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1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老子英雄儿好汉(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子英雄儿好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代现象 (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栏目讲稿,据央视索福瑞调查,该节目播出时在湖南的平均收视率为1.4%,折合成人数,湖南地区忠实观众为245万人左右) 开篇小引二世祖一般是指上一代有权有势有钱,下一代只知坐享其成的富贵家庭子弟! 二世祖的说法有两个来源:一说源于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史称秦二世。秦二世继位之后,正值天下战乱方休,民心思定。然而他不但不予民休养生息,反而大兴土木,增修阿房宫和驰道,加收赋税徭役,变本加厉的鱼肉百姓,最后直接诱发了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头来,这个秦二世胡亥,被宦官赵高逼得自杀,秦朝随即灭亡了。所以后世之人,多引喻秦二世为败家仔

2、的典型。还有一说,是源于三国时蜀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刘禅,也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阿斗。一般人都认为,他继承刘备的帝位后,昏庸腐朽,不理政务,搞得民生凋敝,国事衰微,最后也亡了国。故而阿斗二字,就成为了世人眼中,庸碌无能、不思振作的第二代的统称,人称“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刘禅并不昏庸!详细请见本书其后相关章节)。纵观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每每走到“二世”这里,都会出现一些动荡,轻则宫廷内乱,重则改朝换代。周有管蔡武庚之乱;汉有吕后干政;晋有八王之乱;隋是二世而亡;唐有玄武门之变;宋有烛影斧声之谜;元有夺位之争;明有靖难之役,清有顺治出家,等等,史不绝书!甚至到了所谓的“中华民国”也是二世而衰。为什

3、么历朝历代都绕不过“二世”这个槛呢?这难道是封建王朝逃不脱的宿命?这就说来话长了。有道是虎父无犬子,这些二世君主的父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雄才大略,英雄了得,可这些第二代们,为什么就会如此孱弱,不堪重任呢?难道真的是老子英雄,儿混蛋,所有的二世君主都必然是昏君吗?当然不是!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秦二世胡亥.二世现象之一: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秦二世胡亥逆取天下,将尔虞我诈进行到底秦二世皇帝胡亥词曰:铺眉苫眼早三分,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多刚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4、统王朝的亡国之君,秦二世胡亥在秦亡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一直被世人视作反面典型,以警策当政者。就这个意义而言,秦二世的历史影响似不在乃父秦始皇之下。秦二世崛起之奇,覆灭之速,有目共睹。其行为处事,一直是历代君臣儒士谈论的话题。自贾谊撰过秦论到章炳麟作秦政记,两千余年来议秦政得失者,代有其人。他们以犀利的笔触,一遍又一遍的向后人勾勒出一个暴君、昏君、亡国之君的丰满形象,使之成为二世帝王谱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可供剖析的典范。通过剖析这样一个典型,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二世现象”的内在成因。一、先帝有过:第一代“董事长”的四大失误为卑鄙小人逆取天下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中国历史上,皇权的更替方式千奇百

5、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按照合理合法的程序登上了皇帝宝座,另一类则是采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手段君临天下,前者一般被称作“顺取”,后者被称为“逆取”。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其不幸。套用托尔斯泰的话说,顺取天下的帝王们都是相似的,而逆取天下的皇帝们却存有相当大的不同。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二代皇帝却是靠“逆取”的方式获得皇位的,可以说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这一切,还要从公元前210年7月丙寅日说起。那一天,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突然病逝。始皇帝是在出巡途中突然得病身亡的。当时,他的车驾所在是沙丘,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境内,距秦王朝

6、的大本营,秦京咸阳尚有千里之遥。随侍在侧的知名人物有李斯,当时他是左丞相,有赵高,他是宦者,时任主管皇上车驾的中车府令,还有秦始皇的一个儿子胡亥。秦始皇的突然逝世使刚刚统一天下不久的全国性政权大秦王朝的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按照秦始皇嬴政的本意,他是想千秋万代永远保有天下的,为此,在病逝之前,他曾亲自撰写诏书,下令远在长城以外蒙恬军中的长子扶苏火速回咸阳继承王位。扶苏是个比较聪明有为的人物,始皇帝选择他作为继承人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眼光的。倘若他真的能够入承大统,说不定中国后来的历史就需要改写。然而,一场阴谋,使得秦始皇的计划和扶苏的皇帝梦都化为泡影。秦始皇的另外一个儿子胡亥成了这场阴谋的最大受益者

7、受赵高、李斯等人的推戴,他取乃父而代之,成了秦二世。原本不在“榜单”上的胡亥是怎么样成为秦二世的呢?这是我们饶有兴趣的一个问题。应该说,这与第一代“董事长”秦始皇所犯的错误有很大的关系。秦始皇一生可谓多姿多彩,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考量,在皇位传承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方面,他却至少犯了四大错误:一是过于迷恋制度创新。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六国后,他没有采纳一些臣子的建议,像西周和东周那样,分封诸子为王,把天下分成一个一个的诸侯国,让这些诸侯国按照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层层拱卫着中央政权,而是把天下分成几十个郡县,委派那些与他本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做郡守或者县令,这种非血缘治理的方式至少在当时还令

8、整个秦国百姓很不适应,秦始皇可能过于低估了习惯性思维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所创立的大秦帝国很快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二是他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唯独忽略了皇位传承的制度设计。而这一点恰恰关系到他是否可以千秋万代保证秦国永不变色。在秦朝以前,无论是西周还是东周,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总的来说,还是基本遵循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也就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权力的传承,继承人一般必须具有嫡长子的身份,所谓嫡长子,就是由国王或国君的嫡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尽管这一游戏规则有时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打破,但总的来说,秦代以前的中国社会还基本是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进行统治者的权力传承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虽然把自己的称

9、呼变成了“朕”,把名号变成了“皇帝”,但对皇位传承的游戏规则却一直没有明确向天下人进行公示,所以,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秦始皇心目中理想的继承人长子扶苏也好,还是后来事实上的继承人第18个儿子(加上早夭的八个儿子,胡亥应为第26子)胡亥也好,他们都没有诸侯王的封号,换句话说,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等级尊卑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资格问鼎皇位,这也为胡亥篡改遗诏埋下了伏笔;三是秦始皇过于自恋。很多人看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之后,都对主题歌真想再活五百年产生深刻印象,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真想多活五百年的皇帝始作俑者并不是康熙,而是秦始皇。他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后,就

10、把自己的长生不老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多次派遣所谓的术士如徐福等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后来的事实证明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都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之后,秦始皇仍然顽固地认为海上仙山确实存在,自己确实可以长生不老,因此非常讳疾忌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乏自知之明,最终死在了远离首都千里之外的出巡途中,使得皇位传承遭遇重大变数。四是秦始皇过于迷信武力或者过于重视硬实力建设而忽视软实力建构。他在任期间,搞所谓的焚书坑儒,实际上是自毁自己的统治根基,在焚书坑儒之后,没有迅速建立起有利于其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氛围,而只是给人以一种天下可以逆取或诈取的错误观感,所以,他死后不久,陈胜、吴广这两个满身

11、是泥的农民兄弟就可以揭杆而起,打的旗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四条失误都使得秦始皇想要子孙万代而为君的愿望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即使不是胡亥篡权,秦国的江山也可能不会千秋万代永不褪色。二、臣子无德:“总经理”团队缺乏道德操守导致遗诏被篡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信息不对称”,说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相等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预先掌握了重要信息的人,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如此,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在公元前210年7月丙寅日,由于种种原因掌握了秦始皇已经去世的这个重要信息的人只有3个

12、,分别是十八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换句话说,只有他们三个知道秦始皇留下了什么样的遗嘱,这个时候,最能考验重要信息拥有者的道德操守。熟悉西方法律制度的人,想必都会非常熟悉遗嘱订立和执行过程中公证人和律师的作用,一个道德上称职的公证人和律师必须绝对忠实地执行遗嘱,不管这个遗嘱对自己或自己的关联人有利还是不利。再回到遥远的公元前210年7月,如果我们把胡亥、赵高和李斯,特别是把赵高与李斯比作公证人和律师的话,他们可能有以下四种选择:一是非常忠实地执行大行皇帝的遗嘱,不管遗嘱对自己是否有利,二是有选择的执行,三是拒不执行,四是对遗嘱进行篡改以便对自己有利。除了第一种以外,后三种选择可以说都是

13、非常不道德的,但赵高和李斯却最终选择了对遗嘱进行篡改。其中尤以赵高的态度最为积极,行动最为坚决。为什么会这样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赵高为什么不愿公子扶苏继承皇位呢?这和一个叫作蒙恬的人有关。蒙恬和蒙毅兄弟二人是当时秦国非常著名的将领,是公子扶苏的左膀右臂,在许多年以前,赵高因为犯罪撞到了蒙氏兄弟手上,刚正不阿的蒙氏兄弟要判赵高死刑,是当时的秦王嬴政出面讲情,才最终以割掉了赵高的那话儿为代价,使赵高捡回了一条小命。但赵高也从此由一个具备生殖能力的男人变成了一个被割掉了生殖器的太监,这种仇恨应该说是不共戴天的。如果忠实地执行秦始皇遗诏的话,公子扶

14、苏即位当皇帝,蒙氏兄弟作为扶苏的左膀右臂,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重用,那个时候赵高不但报一割之仇无望,而且还有可能旧话重提,丢掉了性命,所以他才会拼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重要信息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李斯下水。与赵高相比,李斯的道德操守更有问题。因为不管怎么说,赵高与蒙氏兄弟之间还有深仇大恨,恨屋及乌,他反对公子扶苏还有情可源,而李斯则与扶苏及蒙氏兄弟无冤无仇,与胡亥也无亲无故,他之所以背叛秦始皇对他的信任,实在是因为他本人并没有一个牢固的道德底线,在他的心目中,什么祖国,什么国君都没有自己的荣华富贵重要,所以当年秦国下令驱逐在秦国的外国人回国时,他才愤然上书,写下了至今仍然流传的谏逐客书,后来的很多人往

15、往都被谏逐客书中的某些华丽言辞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迷惑。其实这篇上书核心目的是为博取荣华富贵可以不必考虑祖国和道义,李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然,秦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边塞小国发展成战国七雄后来又扫平天下,主要靠的也是不按游戏规则出牌,靠的也是对旧的礼仪传统道德进行解构和颠覆,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天下可于马上得之,不可于马上治之,秦国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文化造就了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李斯。这种文化氛围的危险性在平常的时候往往习焉不察,但到了关键时候却突然发作,其危害性之大,简直可以和后来的“非典”病毒相比肩。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实在是非常深刻。 三、鱼肉百姓:

16、 一狂再狂,将疯狂进行到底做皇帝就为享乐,治天下杀杀杀杀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讨好胡亥享乐,自己更大胆地专权。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他对李斯说: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