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23246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4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煤矿施工组织设计风井)(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沙县新化煤矿五号井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 廖 诗 长编 制: 蔡 永 川浙江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二一二年四月项目部会审人员签字职务及部门姓 名会审意见会审日期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调度主任施工队长职务及部门姓 名会审意见会审日期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通防科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基建矿长监理人员总工矿长项目建设指挥部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目 录前 言5第一章 工程概况与施工建设条件6一、工程概况6二、地理位置6三、地形地貌及水系6四、气候条件及地震烈度6五、地层分布及地质构造7六、可采煤层特征8七、瓦斯10八、水文地质条件10九、施工条件11第二章、施工准备11一、开工前

2、的准备工作11二、施工期间的准备工作12三、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12第三章、 井筒施工技术方案14一、井筒设计参数14二、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14三、新技术的应用14第四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14一、施工定位与工艺流程14二、施工方法15三、工作面防治水19第五章、施工辅助系统22一、提升系统22二、给水和排水系统22三、压风系统22四、供电系统22五、通风系统23六、通讯、信号、照明及监控线24七、测量24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4九、人员定位系统24第六章 施工准备和施工总平面布置24一、施工准备24二、施工总平面布置25第七章、管理机构、劳动组织25一、管理组织形式25二、劳动作业组织2

3、5三、劳动力配备 27四、施工组织管理制度 27五、技术经济指标27六、安全应急预案28第八章、施工排队和工期29一、进度指标29二、工期排队和工期30三、工期保证措施30第九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31一、质量目标31二、质量控制总体要求31三、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33四、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37五、竣工阶段质量控制41六、质量持续改进42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43一、文明施工措施43二、环境保护措施43第十一章、安全生产措施44一、管理与组织措施44二、运输安全措施45三、放炮措施46四、机电设备管理48五、通风瓦斯管理50六、防冶煤与瓦斯灾害及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措施 54七、防尘

4、安全管理措施56八、顶板安全技术管理措施56九、风钻打眼安全技术措施57十、永久支护安全技术措施58十一、防治火灾措施58十二、防治水措施59十三、无计划停电、停风安全措施 60第十二章 质量安全检查制度 62第十三章 工期、质量承诺书 63附:1、施工进度计划表2、相关证件(复印件) 前 言新化煤矿五号井位于金沙县西南方向,行政区划属金沙县新化乡。距326国道3公里,直距金沙县城约10km,公路距金沙县城22km,至遵义119km,至川黔铁路南宫山站80km,距金沙火电厂约12km,交通方便。我们认为:就本公司的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和近几年积累的斜井施工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安全、快速、优质高效地

5、完成新化煤矿五号井(扩建)的回风斜井的施工任务,并达到或超过设计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我们将按照施工要求,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和对该项目高度负责的精神,编制了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在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中,我们对实施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管理、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遵守了以下指导思想:(1)、施工方案的选择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采用先进、可靠、具有成熟经验的施工方法,确保实现安全、快速、优质高效的目标。(2)、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3)、积极采用和推广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快速、优质高效的目标(4)、选用先进的斜

6、井机械化配套设备作业线,该套设备经我公司多次使用,已熟练掌握,并多次在施工中创出佳绩。(5)、所确定的进度指标,不但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也是我公司能够实现,并具有一定潜力可挖的水平。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4)、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5)、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第一章 工程概况与施工建设条件一、工程概况新化煤矿五号井位于贵州省金沙县新化乡五星村新化煤矿回风斜井工业场地位于矿区的南部

7、1号拐点以北约636-696m位置。从4煤层的顶板上以23坡度、358方位向下掘进,穿层掘至878m标高(9#煤层与13#煤层中间)后,再按9向下施工至792m标高落平,然后通过+792联络巷与副斜井、主斜井贯通,构成矿井开拓通风系统。回风斜井井口坐标为:X=3031975.265,Y=35616432.032,Z=+1090m。回风斜井设计长度:1246m(已掘进约210m)、下山,半圆拱,锚网喷支护,喷厚100mm,净宽:4.5m,净高:3.75m,墙高:1.5m,净断面:14.07,掘进断面15.68m2,锚杆直径:18mm,长度:1.8m,锚杆间排距:0.8m。二、地理位置新化煤矿五号

8、井位于金沙县西南方向,行政区划属金沙县新化乡。距326国道3公里,直距金沙县城约10km,公路距金沙县城22km,至遵义119km,至川黔铁路南宫山站80km,距金沙火电厂约12km,交通方便。三、地形地貌及水系新化煤矿五号井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井田域范围内属构造剥蚀及岩溶侵蚀低中山地貌,沟谷发育,地势西高东低,上覆为较厚的玉龙山段石灰岩和钙质泥岩,形成沿走向延伸的峰丛地貌景观,山峰多陡峭,地形标高一般1119.001352.00m。下伏茅口组灰岩岩溶极为发育,漏斗群、干溶洞、落水洞、岩溶洼地、暗流等密布,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井田内地形陡峻,一般坡度在2540,悬崖、槽谷发育,但在山间和山头多平台

9、。森林覆盖1%左右,多为居民地周边人工种植,少数为天然林。浮土深度0.007.66m。井田最高点为西南部的龙洞大山,海拔标高1352.00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东面游戛河与巴尾河两交汇处,海拔标高990.00m,最大相对高差362.00m。井田属乌江的一级支流马路河水系上游。井田内有游戛河与巴尾河两条地表河流,交汇于陈家屋基(F拐点处)流出井田外。最低侵蚀基准面:+990m左右。四、气候条件及地震烈度井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井田,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不分明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10.4。年平均降水量1004.00mm,每年5月中旬10月中旬为

10、大雨、暴雨季节,常有冰雹,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1月份多为凝冻期。多年平均湿度约80%。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风为主,春、秋季以东北风为主,平均风速1m/s。年平均蒸发量1114.6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69h。本井田内历史上未有超过震级为度地震发生的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该井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五、地层分布及地质构造(一)、区域地质及地层井田内分布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l),长兴组(P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茅草铺组(T1m)及第四系(Q)。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m)在井田范围内未

11、出露。上部为浅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岩,微晶及细晶结构,下部为燧石条带灰岩、灰岩及硅质岩。局部夹粘土质硅质岩,富含蜓类化石。井田域厚181258m,井田内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44.44m。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l)在井田范围内未出露。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夹细砂岩、钙质泥岩及47层灰岩、泥质灰岩,含煤69层,其中含可采煤层45层,一般25层。厚96.17106.42m,平均102.17m。厚度变化不大。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仅在井田中部新化煤矿五号井副井井口附近有少量出露。为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燧石灰岩。厚34.6239

12、.30m,平均37.01m。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出露于井田大部分地井田,由灰、深灰、紫灰、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质灰岩组成,与下伏长兴组呈假整合接触。厚364.00448.00m。根据岩性、古生物分为三段:1)沙堡湾段(T1y)灰、灰黄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粉砂岩。顶底常夹12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厚13.9019.36m,平均16.02m。2)玉龙山段(T1y)主要为浅灰至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灰岩,含动物化石,夹鲕状灰岩及薄层泥岩,下部夹深灰色泥质灰岩及泥质条带。顶部为灰、紫灰、绿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灰岩,夹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厚177.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