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72324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2010-03(付维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11,第一部分 个体行为,【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四章 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 第五章 工作激励,2020/7/11,个性差异 能力差异 情绪与工作压力 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2020/7/11,个性,即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包括

2、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什么是个性?,2020/7/11,个性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人的行为:,个性与行为的关系,个性 学习历史 知觉 态度,环境 组织 工作 社会环境,行为,2020/7/11, 差异性 倾向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个性的特征,2020/7/11, 四种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反映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部表现。 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活泼型) 胆汁质(兴奋型) 黏液质(安静型) 忧郁质(抑制型),个性的分类,2020/7/11,气质类型的特点,2020/7/11,

3、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这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就是性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内容不同 来源不同 社会意义不同,两种性格类型,2020/7/11,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M.R.Barrie (2)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人的能力要互补; (4)加强员工能力培训; (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怎样实现能力与工作的匹配?,2020/7/11,情绪的定义:人有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绪或情

4、感。情绪的实质是有机体特有的调节和监测生活过程与生命安危的一种信号系统。 情绪的分类:,情绪,上排左起:中性、惊奇、快乐 下排左起:害怕、悲伤、愤怒,2020/7/11,第一类:原始的基本情绪 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快乐,悲伤,害怕,惊奇,厌恶,愤怒,情绪连续体,2020/7/11,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决定情绪的三因素中,生理激活决定情绪的强度,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情境刺激则是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条件

5、。认知因素在三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情绪情感是通过认知过程的折射而产生的。,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2020/7/11,工作中的情绪管理,2020/7/11,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即情商,属于一种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它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功地面对环境的要求与压力。它包括五个维度: 自我意识:体味自我情感的能力。 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 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 感同身受:体味他人情感的能力。 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智力(EI),2020/7/11,当个人意识到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又不确定自己的能力

6、和资源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时,会体验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被称为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的心理成分有三个组成部分: 知觉到的挑战 所面临问题或挑战的重要性 不确定性,工作压力,2020/7/11, 生理影响 心理影响 行为影响,工作压力对人的影响,2020/7/11,引起工作压力的原因 : 环境因素 组织因素 个人因素,压力源,2020/7/11,压力与绩效的关系,低 压力 高,高 绩效 低,2020/7/11,华盛顿大学教授霍姆斯(THHo1mes)和拉赫(RHRahe)及其同事发明了一个方法,为定量测量人们一年生活变化情况提供了一种工具(见下表)。其中的43项不同事件根据它们

7、产生的典型压力的大小排列,得分越高,生活事件压力越大。把过去一年所有发生的事件得分加起来,就能估计出他们所经受压力的大小。 霍姆斯及拉赫发现根据这种方法的得分能够预测和压力相关的疾病。假如一个人在一年中经历的总压力得分超过200分,第二年他将50%的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得分超过300分,那么这个人有75%的可能在下年中产生严重健康问题。,压力的测量,2020/7/11,2020/7/11,环境因素: 经济的不确定 政治的不确定 技术的不确定,组织因素: 任务要求 角色要求 人际关系要求 组织结构 组织领导作风 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 家庭问题 经济问题 人格问题,个体差异 个人认知

8、工作经验 社会支持 控制点观点 敌意感,生理症状 头痛 高血压 心脏病,心理症状 焦虑 情绪低落 工作满意度降低,行为症状 生产效率 缺勤 离职,体验到的压力,压力模型,2020/7/11, 个人调适 组织调适 员工帮助计划(EAP),工作压力的调适,2020/7/11,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情感成分(affect):个体对于对象的体验 认知(知觉)成分(cognition):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个体对对象的反应倾向,态度,态度的ABC模型,2020/7/11, 欲望 知识 群体观念 个性

9、特征 个体体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2020/7/11, 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 第一阶段服从,是受外来影响而产生的,是为了赢得好感而改变原有的态度。 第二阶段同化,从模仿中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行为特征并入自身个性特征中,逐渐改变原有的态度。 第三阶段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把它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中,从而彻底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态度改变理论,2020/7/11,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可分成若干基本元素,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关系又分为协调、失调和不相关三种。当个体发觉自己所持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认知元素相矛

10、盾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提出三种解除和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有: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2020/7/11, 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中发现,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勒温认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主动型的人态度转变比较容易,速度快。被动型的人态度往往难以转变。因此,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和程序。,态度改变理论,2020/7/11, 信息沟通法 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 正确利用恐

11、惧心理 利用双向沟通方式 群体影响法 活动参与法,态度改变的方法,2020/7/1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价值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2020/7/11,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关系,2020/7/11,奥尔波特(Allport)把价值观分成六种类型: 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理解和体验的融合。,价值观的测量和分类,2020/7/11,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2020/7/11,最大利润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模式 生活质量管理模式,价值观对管理的影响,2020/7/11,1、 “快乐的员工是高效率的员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 2、讨论烟草公司的管理者在烟草与健康之间的认知失调问题。,思考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