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2310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2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煤矿回采作业规程编制模板(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规程编制任务书编写人:嘉嘉2010年6月一、作业规程编制的目的和任务煤矿采掘作业规程是煤矿的“三大规程”之一,是指导和规范采掘作业活动的具体规定,是煤矿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总结。严格执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规定,规范采掘煤矿作业行为,可有效地消除煤矿采掘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编制内容齐全、格式规范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不仅可以促进煤矿企业更好地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还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地作业空间,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却实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二、作业规程编制的规定和要求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按批准的的设计要求编制,编制必须遵从“一个工作面(头),一个规程的原则”,严

2、禁无规程施工,严禁“通用“规程。采、掘作业规程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条件负责编写。采、掘作业规程编制要做到语言简明、准确、规范,附图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准确清晰。三、作业规程编制必须具备的文件和资料(一)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二)批准的地质说明书;(三)相关工种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四)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四、作业规程应具备的主要图纸(一)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图纸1、巷道布置平(剖)面图;2、地层综合柱状图;3、巷道支护断面图;4、临时支护平、剖面图;5、炮眼布置图(正面、平面、剖面图)以及装药结构示意图;6、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示意图;7、避灾路

3、线示意图;8、正规循环图表。(二)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图纸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2、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3、采煤方法示意图(采煤机进刀示意图或炮眼布置图等);4、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5、工作面、顺槽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6、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等图;7、避灾路线图;8、工作面正规循环图表。六、采煤作业规程编制的主要内容和布骤注:见附录一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和步骤六、要求每一学生必须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及采区设计图按要求完成一个采煤作业规程的编制任务,按采煤作业规程编制的内容和布骤并参照作业规程范本完成。注: 1、见附录二作业规程范本2、见附录三某矿采区地质资料及采区设计图 煤

4、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 编 制 人: 区 队 长: 施工单位: 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 地质煤层赋存情况第三节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第四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五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节 巷道布置第二节 采煤工艺第三章 顶板管理第一节 支护设计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第四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运输系统第二节 “ 一通三防”与监控系统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工程质量第二节 一般规定第三节 顶板管理第四节 防治水第五节 爆破管理第六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第七节 机电运输管理第八节

5、 特殊安全措施第六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第七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八章 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作业规程名称施工单位复查时间参加复查人员签字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的名称、位置、地面相对位置、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长度、服务年限、预计开采结束时间等。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一水平名称1700水平采区名称中央6采区地面标高17001900m井下标高1650m地面相对位置某煤矿位于宣威市北东方向,平距约58Km,行政区划隶属宣威市某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34104 2238;北纬263703263137。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在

6、矿区西南方有局部村庄,开采后可能出现地表下沉。致使地面设施破坏。所以应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留设煤柱。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工作面上部,左;右翼均有采空区走向长度(m)224倾斜长(m)53面积(m2)11872第二节 地质煤层赋存情况一、煤层情况表 表二煤层厚度(m)0.8-2.5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度)10-15开采煤层C5煤 种焦煤 数码25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描述矿区含本区主要含煤段为宣威组第二段,地层厚约85m,含煤1923层,含编号煤层5层,分别C1、C2、C3、C4、C5,其中仅C5煤层稳定可采,含煤系数3.410%。按含煤程度不同,可将宣威组分为二段,(含煤段、非含煤段)。(一)宣威

7、组第二段(P2x2):自C1煤层底板至C5煤层顶板,出露于矿区南东部及外围,平均厚85m,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煤层组成,含煤923层,为矿区主含煤段。(二)宣威组第一段(P2x1):自玄武岩顶至C1煤层底。出露于矿区南东部外围,厚134m,由薄至中厚层状中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夹薄煤层及煤线(厚度小于0.30m)不含可采煤层,与下伏玄武岩(P2)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三)煤层对比矿区共含编号煤层5层,其中C5煤层全区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其它煤层主要依据层间距和煤层的先后顺序来判别。1、C5煤层的对比依据1)C5煤层本身即为标志层,煤层厚度稳定,煤岩组分以暗煤为

8、主,夹镜煤、亮煤条带及丝炭透镜体,块状构造。2)C5煤层的两层夹矸,当地俗称“腰箍”,位于煤层中部,全区稳定,两层夹矸夹着一层薄煤厚0.100.15m巷道内易于识别。3)C5煤层直接顶板为厚层细沙岩为标层(B4),全区稳定,厚度大,岩石坚硬。4)C5煤层下25m常伴有一层0.20m的薄煤,也是C5煤层的间接对比标志。2、C5煤层的对比可靠性C5煤层及其上、下的标志层均有较强的对比性,且煤层露头均有小窑控制,C5煤层对比可靠。(四)主要可采煤层矿区范围内仅有C5煤层全区可采:下距C4煤层20m,厚1.201.56m,中上部含1层厚0.060.15m的泥岩夹矸,厚度稳定,直接顶板为厚层细砂岩,底板

9、为粉砂质泥岩,全区稳定可采。尚有C4、C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因无工程控制,可采范围不详,不参与资源储量核实,建议在开采过程中同时进行探采,充分利用资源。二、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三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特 征基本顶细砂岩5080浅绿灰、浅灰色细砂岩夹薄层菱铁岩,夹煤12层。直接顶细砂岩1015浅灰色粉砂岩与层状菱铁岩呈不等间距的互层,局部夹少量的浅灰色细砂岩,不含煤。伪顶炭质泥岩0.050.1该煤层顶部基本没有伪顶,煤层顶部直接为直接顶,只有局小部分含有0.1左右的炭质泥岩。直接底粘土砂岩0.050.07为浅灰色粘土砂岩。老底粉砂岩1315浅灰、灰色细砂岩含少量灰色粉砂岩同生砾岩。第三节

10、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断层情况 表四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对回采的影响F1近于西北向东5770正断层6080m对回采工作无影响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该矿为单斜构造,褶曲情况对回采无影响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一)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工作面预计正常涌水量为 0.8 1.0m3/h。最大用水量:工作面预计最大涌水量为 1.25 m3/h。(二)含水层的分析第四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 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表 表五瓦斯据煤矿提供的瓦斯等级鉴定资料,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9.87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48m3/mi

11、n,属低瓦斯矿井。CO2最大相对CO2涌出量0.48m3/t,煤尘的爆炸指数据以往地质资料,各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但煤尘有爆炸危险,生产中应注意降尘加强防范。因此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煤的自燃倾向性据调查,该区煤层未发生过煤的自燃现象,根据邻近矿井资料分析,该矿煤层不自然,本区煤层属特低硫,中灰、低磷煤,建议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加强通风管理,防止井下人为升温,减少煤炭的堆放时间,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地温危害根据原报告中未出现地温异常现象,无异常地热害可能。冲击地压危害现尚未发现冲击地压对矿井的危害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该区域瓦斯含量

12、较低,但在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采动应力集中,特别是工作面前方的高应力集中区,在开采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顺槽的超期支护。在工作面初次和周期来压之前,做好工作面的特种支护,在开采过程中还要减少煤柱的留设,避免煤柱的应力集中,造成冲击地压灾害。第五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1)工作面储量采用下式计算:QL1L2hr式中: L1:工作面推进长度,L1204m; L2:工作面长度,L253m; h:煤层平均厚,h1.8m; r:煤的容量,r1.4t/m3;将以上各参数代入上式:Q204531.81.4 27246t 2.7万t(2)工作面可采储量采用下式计算:Q0Qk式中:Q:工作面储量; k:工作面回采率,k=95% 将以上各参数代入上式:Q02.70.95 2.565万t二、工作面服务年限式中:T工作面服务年限,个月; A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节 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二、工作面轨道顺槽材料道采用锚杆支护,支护方式与运输道相同,材料道走向巷道为矩形断面,高2.4m,宽4m,净断面为9.6m2。材料道作为运料和回风道。三、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道采用锚网支护,巷道为矩形巷道,巷宽4m,高2.4m,净断面为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