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2300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测量工部分第一章 测量工作基本规定和要求1.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任务要求,收集和分析所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2.在测量过程中,外业观测工作本身必须有校核,或进行两次,对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均需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对算。3.重要测量工作必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和计算,工程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或说明),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4.各种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测量工作必须先有整体到局部,控制测量必须先由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2)各项测量工作都必须按一定的检核程序和方法逐步进行认真地检查校核。(3)各项测量

2、工作的结果都必须达到和满足各种生产建设工程的需要为准则。5.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必须使用能满足工程精度的仪器,对测绘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验,校正和维修。在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对所使用仪器,工具亦必须检验和校正。6.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系统。单独工程和小范围测量可采用假定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7.各种测量工作要采用正规的记录本并进行统一编号,按测量要求认真记录,严禁涂改乱画。在测量过程中绘制必要的草图。8.各种测点的选设必须牢固可靠,便于长久保存,测点必须统一编号,便于查找管理。第二章 井下导线

3、测量操作一.基本要求1.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可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精度较高,是井下首级平面控制,一般敷设在斜井,暗斜井,平硐,水平大巷,主要采区上下山,石门等主要巷道。采区控制导线精度较低,是加密控制,一般由主要巷道中的基本控制导线开始,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等次要巷道不设。2.井下经纬仪导线根据井下具体条件和工程要求,可布设为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3、井下经纬仪导线一般采用测回法。4、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J2型经纬仪,采区控制可采用J6型经纬仪。5、井下各类控制导线量边都必须采用经过比长后的钢尺,并在施工过程中施加比长的拉力,并记录温度,进行往返丈量,必要时采用

4、光电测距。6、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每隔1.52.0km应加陀螺定向。7、井下经纬仪导线点分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永久点应设在碹定,临时点可设在顶板岩石中或牢固的棚梁上,所有测点应统一编号,并在编号明显地标记在点的附近。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工作目的测量工作前要根据工作目的进行测量设计,特别是大型测量必须制定测量设计。测量设计内容包括测量等级、测量方法、限差要求等项内容。2、仪器的校验测量前必须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检校,以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校主要内容有:(1)水准管的检校(2)十字丝的检校(3)视准轴的检校(4)横轴的检校(5)竖盘指标差的检校(6)光学对点器的检校(7)镜上中心的检校3、劳动组

5、织和仪器配备井下测角一般需要4人:1人观测,1人记录,前后视照明(兼稳线)各1人。量边一般需要5人,2人拉尺,2人读数,1人记录并测定温度。由于井下经纬仪导线测角和量边工作同步进行,因此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一定应不小于5人。井下经纬仪导线所采用的仪器应根据导线测量等级参照规程选择相应的仪器。三、导线测量操作要求1、选点和设点选择井下导线点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导线点应尽量设在顶板岩石稳定、能避开电缆、风筒和淋水、不影响运输之处。(2)前后导线点必须通过良好且便于按设仪器,并尽可能使点间距大些。基本控制导线尽量不小于30米,以90米左右为宜。采区控制导线的长应不小于15米。(3)凡是巷道分岔

6、、拐弯、变坡等特征点处均应设点,从选定该点以前的23个测点开始,就应注意调整边长,以免出现短边。(4)所有导线点应按一定顺序统一编号,并用红漆在点的附近进行明显的标注。选点工作由2人进行彼此用矿灯表示点位,当两面看见矿灯时则表示所选点可通视。选点工在选点完备后,便可作为前视员进行测角完备后兼做拉尺员。2、仪器的按设用经纬仪测角时首先需将仪器按设在测点上,安置仪器的方法包括对中和整平两大方面。先在点上挂下垂球,将三脚架安在下面,并调节架腿和架头大致水平和大致对中,踩牢脚架,然后把仪器放置在脚架上,调节脚螺旋使竖轴垂直,再将望远镜调平。然后调节垂球,使垂球尖位于镜上位置。平移仪器使镜上中心对准垂球

7、尖。由于对中和整平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需反复进行,直到垂球精确对中镜上中心位置。注意事项:(1)对中时应前后左右移动而不应旋转仪器。因为架头只大致水平,若转动仪器则脚螺旋在架头上的相对位置便被破环,又需大移动仪器才能重新整平。(2)注意点上所挂的垂球不要砸坏仪器,特别是望远镜片和水准管,因此在仪器安好后应将垂球取下。3、角度观测井下经纬仪导线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测回法。测回法即观测法,其步骤是:(1)位置器于点2,以盘左依次照准点1点3的垂线球线,并分别读取水平盘度盘的读数a左及b左。(2)下半测回,纵转望远镜,以盘右依次照准点3点1的垂球线,并分别读取水平盘度盘的读数b右及a右观测n个测回时,各测

8、回应将度盘变换一个角度,对于J2经纬仪为 (180/n)+10,J6级经纬仪为180/n,每个测回的操作同上述。取n个测回的水平角平均值做为最终值。垂直角的观测可与水平角的观测同步进行。4、记录和计算记录员应位于仪器的附近,认真记录观测者的每一个读数,当观测者读完某一读数后,应立即记录并回数,以便检核读数,当所记录的数错误时,因在原读数字上划一道,然后将正确的读数写于原读数的上方,严禁涂改数字。记录员同时又是计算者和观测精度的监督者。在记录的同时要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当观测者超限时应要求观测者重测。只有记录者确认观测值符合精度要求后,方可拉尺或迁站。5、加点及量边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

9、基本控制导线的边长应采用比长后的钢尺悬空丈量,经纬仪水平视线瞄准前后视所挂垂球线,并用大头针(小针)标出视线与垂球线的交点,丈量时,用钢尺未端对准经纬仪水平轴中心,帮钢尺另一端加检定时的拉力对准大头针,由末端测工喊号,两端两端同时读数,第一次读数后,移尺2-3米,重新拉尺读数,各次读数值不应超过3mm。当测点边长超过长时应分段丈量。即先加点后丈量。所谓加点就是在点和观测点之间另加设临时点。所加的点必须与两测点的在同一水平和倾斜方向上。四、注意事项1、经纬仪是一种贵重的仪器,因此一点要很好地保养和爱护,除在运行过程中要有专人看护外,在安设仪器时应对巷道两帮及顶板进行检查,同时由于井下潮湿,上井后

10、必须擦净装入箱内。2、在风流较大的巷道测量时,可采用挡风帘或挡风筒进行对中,为减小风流对垂球的影响,可采用一些挡风措施,并使望远镜尽量瞄准垂球丝的上部。3、在观测过程中,由于井下黑暗,前后视点必须照明,因此矿灯要放在垂球线后面以照亮垂球线。必要时,可在矿灯玻璃上盖一张透明纸或沫上白粉笔灰,以使望远镜看到清晰的影象。4、由于受井下作业环境条件的限制,机器声、其它作业人员难免影响测量作业,因此在观测前,必须制定适宜的“灯语”进行联络。5、观测者要照亮十字丝和度盘,以便精确地瞄准和读书。6、记录者应站近观测者,除认真听记、复读,发现错误和超限时,告知观测者重测外,还应担负质量把关和保护仪器的责任,防

11、止行人碰动仪器。7、测角合格后,前后视观测者应密切配合进行边长丈量工作。注意拉尺要稳,移尺时不要松动,一鼓作气读完规定的次数,量边合格后再迁站。同时必须对所读数据前后来数进行检核,防止米数读错。11、在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草图的绘制。12、在测导线前,为了避免用错点,并检查测点有无移动,应对上次的 最后一个水平角及边长进行检查测量,前后两次观测的水平角值不应超过2m,即7级导线不应超过20;15级导线不应超过40;3030级导线不应超过80。边长检查的不符值也不应超过相应等级的导线量边的限差。如不符上述要求,应继续向后检查,直到符合后方可以此点为起始点向前延伸导线。13、导线外业结束后,要及时认

12、真地进行内业计算前,要重新检查记录,审查是否有超限结果和记错、算错等问题。检查时,切忌只看分秒,而忽视度数,当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则应重测。要正确转抄起算边的方位角和起算点的坐标,当反复核对无误后,放可进行下步计算。 第三章 巷道掘进测量操作一、基本要求1、巷道掘进测量又称矿井日常测量,主要任务包括;(1)、巷道中线,以指示巷道的 水平方向,简称给中线。(2)、巷道腰线,以指示巷道的坡度和底板高程,简称给中线。(3)、定期检查和验收巷道的 质量和进度,简称验收测量。、(4)、把已掘巷道的位置绘到图上,简称填图。2、在巷道施工前,测量人员要详细检查设计图纸,弄清设计巷道的几何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准

13、确及时地配合生产搞好测量工作,此外在作业时,往往和采掘生产出现矛盾。因此测量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熟练掌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3、巷道测量采用的仪器、除经纬仪和水准仪外,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巷道还可以采用简易仪器,如悬挂罗盘、半圆仪、连通水准管等。二准备工作1、 检查设计图纸2、 测量人员拿到巷道设计图纸后,必须了解巷道的用途,以及它与其它巷道的几何关系。检查所设计巷道的角度和距离是否满足这些几何条件,检查图纸中标示的尺寸和注明的数字是否相符。3、 2、确定标定数据4、 在标定之前,必须先了解所示巷道附近的测点、,并对这些点的 可靠性进行检查,如果附近没有可靠的测点,就要从

14、别处引测导数。此时应特别不要搞错了点和抄错了原始数据。 三操作要求1、 中线标定(1) 巷道开口标定 根据附近原有导线点,用钢尺拉尺确定开口位置,然后根据原有巷道导线点用经纬仪测设开口点,最后在开口点按设计方位进行给线,一组中线至少由三根中线组成,各中线点之距以不少于2m为宜,正镜给线后倒镜检核。鉴于巷道开口初始,中线精度较低且容易被放炮破坏或变位,当巷道掘进4-8m后,就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和重新标定中线。(2) 直线巷道中线的标定当巷道开口30-40m后,就要检查和延设中线,其方法有下列几种:A、 主要巷道采用经纬仪延设中线。B、 一般巷道和采区次要巷道用瞄线法或拉线法延设中线C、 主要巷道每

15、隔300-500米应测设基本控制导线。2、 腰线的标定 (1)、 用水准仪标定腰线主要运输巷道腰线应用水准仪。标定方法:在两组腰线中间安设水准仪,后视原腰线,用小卷尺量出视线与腰线的读数,然后根据两组腰线中间安设水准仪,后视原腰线,用小卷尺量出视线与腰线的读数,然后根据两组腰线之间的长度和巷道设计坡度,计算出两组腰线之间的高差,最后确定新标定腰线的位置。(2)、经纬仪标定法当巷道倾角大于8的主要巷道或精度要求较高的一般倾斜巷道,用经纬仪给腰线。(3)、中线点同时兼作腰线点标设法。(4)、伪倾角标设法。(5)、半圆仪标定法在次要巷道可采用半圆仪标定腰线腰线点必须成组设置,每组不得少于3个(对),点间距以不小于2m为宜。腰线要高于巷道的底板或轨面设计高程1m或1.5m。四、注意事项1、在测量前必须对原有巷道的导线进行认真地检查,包括角度检查和量边检查,以防止用错点及检查点可否移动。2、用经纬仪标定中线时,必须经过认真计算,并经过两人以上复查后方可收工。4、当巷道采用掘进机械时,中线不便实用,可改造为巷道边线,但必须以标定通知书的形式将边线情况通知施工队组。5、对于主要水平及倾斜巷道要积极推广使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中腰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