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21931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某大学机械行业知识设计管理基础实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二 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2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掌握改变初拉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4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二、实验设备及原理 实验设备:DCS带传动测试系统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而使电机的定子可绕轴线摆动,从而通过测矩系统,直接测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转矩T1和T2。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是通过调速旋纽来调控,并通过测速装置直接显示出来。 这样,就可以得到在相应工况下的一组实验结果: 带传动的滑动系数: 式中i为传动比,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1=D2,i=1

2、。所以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 式中: P1、P2一主动轮、从动轮的功率 随着发电机负载的改变,T1、T2和n1、n2值也将随之改变。这样,可以获得几个工况下的e和h值,由此可以给出这套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改变带的预紧力F0,又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下的一组测试数据。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 1)检查实验台,使各机件处于完好状态; 2)将传动带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 3)加上砝码1,使产生所需初拉力F0; 4)将电机调速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2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单向220V)。 2)按清零键,将调速旋钮顺时针向“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启动逐渐增速,

3、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轮转速的显示数,其上的数字即为当时的主动电机转速。当主动电机转速达到1400转分左右时,停止转速调节。此时从动电机转速也将稳定地显示在面板上。 3)在空载状态下调整实验台背面的调零电位器(参见图24),使从动轮转矩显示的数字在0.030 Nmm左右,主动轮转矩显示的数字在0.090 Nmm左右(参见图23)。 4)待调零稳定后(一般在转动调零电位器后,显示器数字跳动23次,即可达到稳定值),按加载键一次,最左第一个加载指示灯亮,待主、从动轮的转矩及转速显示稳定后,调节主动转矩放大倍数电位器,使主动轮转矩增量略大于从动轮转矩增量。显示稳定后,按清零键,再进行调零。如此反复

4、几次,即可完成转矩零点放大倍数的调节。 5)加载 在空载时,记录下主、从动轮转矩与转速值。按“加载”键一次,第个加载指示灯亮,待显示基本稳定后,记录下主、从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再按“加载”键一次,第二个加载指示灯亮,待显示稳定后,再次记下主、从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重复上述操作,直至8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8组数据,便可以画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T2图及效率曲线T2图。在记录下各组数据后,应及时按“清零”键。显示等全部熄灭,机构处于空载状态,关电源前,应将电机调速至零,然后再关闭电源。另外,为便于记录数据,在实验台的面板上还设置了“保持”键,每次加载数据基本稳定以后,按“保持”键,即可使当时的转矩、

5、转速显示值稳定不变。按任意键,可脱离“保持”状态。(二) 实验台与计算机接口在DCS-II型带传动实验台背面上设有RS-232串行接口,可通过所附的信号线直接和计算机相联,组成智能带传动实验系统。操作步骤为:1在关电源的状态下,将信号线端接到实验机RS-232插座,另一端接到计算机串行输出口(串行口1#或串行口2#均可,但无论连线或拆线时,都应先关闭计算机和实验机电源,以免烧坏接口元件)。 2打开计算机,在DOS状态下插入软盘,运行DCSEXE文件,屏幕将提示要求输入串行口通道号,根据信号线所接的通道,输入1#或2#通道,经回车确认后屏幕将出现功能菜单,根据菜单,选择“输入”功能并按回车确定,

6、计算机将处于等待信号输入状态。 3打开实验台电源,调整主、从动轮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至合适位置(方法同前)。 4按一下“加载”键,待转速稳定后(一般需要23个显示周期),再按下加载”键,如此反复,直至实验台面板上四组数码管全部显示“8888”,表明所采数据已全部送至计算机。5当实验机全部显示“8888”时,计算机屏幕将全部显示所采集的8组数。 6移动功能菜单的光标,选择“曲线”功能,屏幕将显示本次实验的曲线和数据。7移动功能菜单的光标至“打印”功能,打印机将打印实验曲线和数据。8实验过程中如需调出本次数据,只需将光标移至“输入”功能,并回车确认,同时按下实验台的“送数”键,数据即被送至计算机,可

7、用上述6、7项操作进行画图打印。9次实验结束后如需继续实验,可按下实验台的“清零”键,同时将计算机屏幕上的菜单选至“输入”,重复上述47项即可。10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机的电源,将计算机屏幕上的菜单选至“退出”,回车确认后即可退出。退出后应及时关闭计算机。四、实验记录计算结果F0= kg序号n1(rpm)n2(rpm)e%T1(kgm)T2(kgm)h123456789101112 五、用坐标纸绘制 P2e 滑动率曲线,P2h 效率曲线。 六、思考题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有何区别?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三、减速器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1) 了解传动装置中各种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特点及其调整

8、方法;(2) 通过轴上零件的拆装,了解阶梯轴设计的一般原则;(3) 培养分析、判断和正确设计轴承部件的能力。2实验任务: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了解减速箱各部分的装配关系和比例关系。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3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每试验小组)二级LQ250型 或 JZQ 250型减速器一台游标卡尺一把 3、活扳手二把 4、套筒扳手一套 5、钢板尺一把4.实验内容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轴承

9、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型式,轴承内侧的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5实验步骤拆卸。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各部分的结构。用板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拆卸箱盖a、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将螺栓,螺钉、垫片、螺母和销钉放在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使上下箱体分离,卸下箱盖。b、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和位置。c、测量实验内容了解所要求的尺寸。d、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一起从箱内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零件。装配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

10、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合上箱盖,注意退回启盖螺钉,并在装配上、下箱盖之间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最后拧紧各个螺栓。6注意事项切勿盲目拆装,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统一放在盘中,以免丢失和损坏。爱护工具、仪器及设备,小心仔细拆装避免损坏。7实验数据名 称符 号数 据(mm)中心距a1a2中心高H各齿轮的齿数Z各齿轮的宽度B箱座上凸缘的厚度b箱座上凸缘的宽度k箱座下凸缘的厚度p箱座下凸缘的宽度k1上筋板厚度m1下筋板厚度m2齿轮端面(蜗轮轮毂)与箱体内壁的间距a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体内壁的

11、间隙轴承内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l28思考题: 对减速器的拆装,指出哪些地方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答:拆装减速器时,要运用好工具,不能使用蛮力,不仅会让自己受伤,而且对减速器会造成伤害。在测量数据时,要找对恰当的测量方法,选对测量的工具,这样测得的数据准确,也事半功倍。另外,测量的顺序也很重要,我组就因顺序错误造成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面的距离偏差较大。参考数据,不得照抄:名 称符 号数 据(mm)减速器编号5装配形式中心矩a1100.53149.42a2中心高H145.30各齿轮齿数zZ1= 11 Z2= 88 Z3= 14 Z4= 85计算传动比ii1= 8 i2=6.07 i=48.56 各齿

12、轮宽度BB1=58 B2= 65 B3= 40 B4=78箱座上凸缘的厚度b14.08/14.93/19.27箱座上凸缘的宽度k100.07/101.66/149.53箱座下凸缘的厚度p13.55/14.50/22.04箱座下凸缘的宽度k198.09/100.25/154.16上筋板厚度m114.08下筋板厚度m28.23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间距a11.20/55.1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内壁的间隙15.51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面的距离215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的距离l211.1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的测绘,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了解运动副的实际结构; 2.熟练掌握机

13、构自由度的计算,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若干机械实物或机构模型; 2.钢直尺; 3.自备铅笔、橡皮、草稿纸。三、实验原理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各构件组成的运动副的类型、数目以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用简单的线条或图形轮廓表示构件,以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按一定比例尺寸关系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绘制出反映机构在某一位置时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图,即机构运动简图。四、实验内容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2.判断原动件数目与原动件数目是否相等,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五、实验步骤 1.确定机构中构件的数目缓慢地驱动被测绘的机械实物或机构模型,确定原动件。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所测绘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分出运动单元,确定机构的构件数目,进而确定原动件、执行构件、机架及各从动件。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