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14094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20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某市市机械(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机械、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指南(试行)一、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安全质量标准化,又称为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对以往质量标准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包括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生产条件标准化和作业环境标准化,以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在履行各自职责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企业而言,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就是运用安全系

2、统工程的原理,从基础管理工作入手,通过制订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运行程序和各组织机构的职责等工作标准,将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生产体系,从而达到既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同时,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职业危害等因素,按照国家、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消除其各种隐患,从而使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得到有效控制,真正落实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现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具有强制性,而职业安

3、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为企业自愿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以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等内容为核心,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在实施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运行控制方面的细化,从而使体系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对于没有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企业,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安全体系认证的要求,通过文件化和三级监控机制的实施,完成建立体系的工作;对已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对体系运行效果的验证,使文件化的体系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因此,无论是建立还是没有建立体系的企业,都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二、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

4、活动的依据(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决定要求:“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若干意见(京政发200424号)提出了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若干意见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

5、全生产管理水平。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领域)监管(管理)部门要制定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细化生产经营流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2004年内,完成本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迫切需要的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的制定工作。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三、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意义(一)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

6、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积极开展和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原有一些政府产业行政管理部门被撤销,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被弱化;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范围和形式日趋多元化、用工制度复杂化,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原来的国家或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定或标准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此,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内容十分必要。(二)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需要相对高危行业而言,工业企

7、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但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如2006年,本市工业企业发生生产事故23起、死亡24人。分析事故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从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强,安全自保意识弱, “三违”现象严重。因此,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需要。(三)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目前,不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安技部门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状态,除了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员

8、外,其它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导致执行力不够。因此,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的需要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也利于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强化日常监管,有效履行政府安全监管职责。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应遵循三个原则,即系统化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1、系统化原

9、则:即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人(管理者和操作者)、机(设备设施)、物(物品物料)、法(法规制度)、环(作业环境)等方面,对影响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调整和循环改进,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而系统化管理就是依据管理学的原理,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过程。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使企业改变“安技科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单一管理模式,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就事论事工作方法,从而建立“分级管理、分线负责”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2、安全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等物件

10、,都应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即各类物质应能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和完善有效的防护装置,在发生机电故障或人为失误时,仍能保证操作者和设备设施的完好无损。通过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档案和资料,对现存的设备设施、工具、物料的安全技术状态进行评价;运用消除、预防、减弱、隔离、封闭、联锁、添设薄弱环节、加强、减少接触时间、合理布局、用自动代替手工等方法,对有缺陷的设备设施、工具、物料进行整改;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使其逐步提高本质安全程度。3、可靠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时,做到可知、可信、可靠,动态与静态考评相结合。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情况,应

11、根据相关标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现场查验,才能得出是否可靠的结论;对设备设施的考评,除了进行静态验证外,还必须观察其运转状态,才能评判其是否符合可靠的要求。(二)方法1、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认真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相关标准和考核办法,制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明确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2、参照国家和本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办法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标准。3、明确工作机构或人员负责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企业各职能部门、各生产车间的工作职责,以文件形式发至各车间、班组,并监督检查各阶段工作进展

12、、完成情况。4、组织本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各专业小组、有关部门和车间的具体负责人员学习国家和本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办法和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委托有关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培训和指导。5、开展调查摸底和工作自评。按照国家和本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办法和标准及相关的评分标准,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和摸底,并按要求进行打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做出基本判断。6、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制订专门的整改方案,明确隐患整改负责人和整改完成时间。为提高工作质量,企业可邀请有关部门或专家进行指导。整改完毕后,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负责机构组织验收。7、企业经过整改和验收,待自评总分基本

13、达到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标准后,可以向有关评审机构提出评级申请。8、对于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的非机械制造企业,要结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特点,对特有的设备、设施及生产、工作场所制定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规范的企业标准,按企业标准开展工作。(三)北京市机械、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主要内容说明 北京市机械、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主要内容共分八个部分,76个项目、1198条标准,满分为1000分。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意识与行为;易燃易爆;工业电气;通用机械;专用机械;作业环境;职业健康。其中“安全管理”部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规划与年度

14、计划、机构与人员、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管理、“三同时”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相关方管理、危险源管理、职业安全健康档案、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应用等12个项目、144条标准,满分为130分。“安全意识与行为”部分,包括安全生产会议、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安全活动、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应急救援等7个项目、81条标准,满分70分“易燃易爆”部分,包括工业气瓶、危险化学品库、油库、液化气站、压力容器、锅炉与辅机、空压机、工业管道、木料加工场所、涂装作业场所等10个项目、215条标准,满分200分。“工业电气”部分,包括变配电系统、低压电气线路、临时电气线路

15、、动力照明箱、电网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等9个项目、166条标准,满分200分。“通用机械”部分,包括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机械化生产线、输送机械、电梯、风动工具、炊事机械等7个项目、175条标准,满分100分。“专用机械”部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冲压剪机械、木工机械、注塑机械、锻造机械、铸造机械、铸造熔炼炉、炼铁机械、炼钢机械、轧钢机械、烧结设备、工业炉窑、酸碱油槽等13个项目、205条标准,满分100分。“作业环境”部分,包括厂房建筑、厂区环境、仓库作业环境、生产场地采光、车间通道、生产设备布局、物料码放、生产区域地面状况、高空作业梯台等9个项目、14

16、2条标准,满分130分。“职业健康”部分,包括有毒有害作业点达标率、有毒有害作业点治理率、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合格率、极度危害毒物作业人员比例、高度危害粉尘作业人员比例、高温作业人员比例、重度劳动强度作业人员比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体检率、特种作业人机匹配等9个项目、70条标准,满分70分。(四)在自评中应注意的问题1、北京市机械、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主要工作内容的各项内容有其适用范围,应注意认真把握。如“工业管道”一项的适用范围是“介质为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业管道”,热力管道、自来水管道不在此考评范围,但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锅炉与辅机”的适用范围是“承受压力、以水为介质的产生蒸汽的固定式锅炉”,不包括常压热水炉或高温油炉。2、所有的厂房建筑、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必须100%评价,不得采取抽样进行,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