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14027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浅谈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摘要22、关键词23、正文24、参考文献12浅论建筑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摘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的加快有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而对质量标准的严格控制极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如有严谨的、周密的质量保证措施,虽然能严格的控制而不致返工,又保证了工程质量标准的有效控制。在对于满足进度、质量的控制下,应同时对安全的管理进行控制,以起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所以应从进度、质量、安全管理一手狠抓,获得更好的效益。【关键词】 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一、进度管理 在工程投标时已经按照招标文件或规定编制了粗略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中标后又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的合同中的工期,编

2、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再把进度计划布置下去,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必要时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对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或加快指令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须对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对有些工序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如采用三班制),增加人力、设备等,从而以可能的加快时间代替原来的工序

3、所需时间。加快关键工序是最重要的。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管理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管理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应做好三项工作:(一)、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涉及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场地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劳动组合、各附属设施施工的配合及建设项目投产的时间要求。对这些综合因素要全面考虑、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有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二)、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必须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在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无论是进度加快

4、、进度滞后都会对施工组织设计产生影响,都会对施工工序带来问题,因而都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坚决纠正。(三)、进度协调是对整个建设项目中各安装、土建等之间的进度搭接,在时间、空间交叉上进行协调。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对这些单项工程之间的施工关系不加以必要的协调,将会造成工程施工秩序混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工程。因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提高进度管理的质量成为进度控制的关键问题。工程进度目标按期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受诸多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

5、素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预测、评估这些因素对工程建设进度产生的影响,并编制可行的进度计划;然而在执行进度计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影响进度按计划执行的其他因素,使工程项目进度难以按预定计划执行。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特别是找出主要原因后,采取纠偏措施。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正常实施;另一是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后,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二、质量管理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

6、质量目标。 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组织有关人员,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符合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

7、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做到全方面、全过程的跟踪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对工人班组进行每一个不同部位、不同分项施工前都必须进行详细的工艺、质量交底,并且要交清楚处理要求,使工人有思想准备,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落实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做到让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态度。 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

8、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的影响因素设立质量管理点的原则。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控制,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及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试块,并做好标识,在专用水池内养护。到28天时送检。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钢筋绑扎好以后,要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

9、和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项目。认真对待每个分项工程管理,如在抹灰施工中强调墨线的控制必须到位,使到各种平、直、弧、角等控制线准确无误。同时施工员、质检员必须检查到位,工人操作必须充分用挂线、水平尺、角尺等工具,使到墙体立面控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的方正。对防止空鼓、开裂的质量措施严格执行有关工艺操作规定,严格控制抹灰厚度,个别超厚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墙面与框架交接位置的锚筋、挂网等构造做法必须落实,做到有关克服质量通病措施在各项施工中有安排、有检查、有控制、有记录。做好工序交接,把好验收关。对每一个分项工序完工的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验收交给下道工序施工。如结构模板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

10、和验收除了按实测项目控制好几何尺寸和平直度外,还特别对柱头封板是否紧贴牢固,梁底与接头板接口是否一致;钢筋安装完毕后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的位置,检查钢筋街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是否绑扎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等容易出现影响下一阶段施工的质量通病严格检查。例如:某百货大楼一层橱窗上设置有挑出1200mm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雨篷,如图2.36(a)。待到达混凝土设计强度拆模时,突然发生从雨篷根部折断的质量事故,呈门帘状如图2.36(b)。 受力筋放错了位

11、置(离模板只有20mm,如下图2.36c)所致。原来受力筋按设计布置,钢筋工绑扎好后就离开了。打混凝土前,一些“好心人”看到雨篷钢筋浮搁在过梁箍筋上,受力筋又放在雨篷顶部(传统的概念总以为受力筋就放在构件底面),就把受力筋临时改放到过梁的箍筋里面,并贴着模板。打混凝土时,现场人员没有对受力筋位置进行检查,于是发生上述事故。 又如我司负责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xx地产xx别墅工程,建筑面积为23536m2,分为6个单位工程,共10栋,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于2009月10月10日浇筑院居4栋三层梁板砼,在浇筑完成后某跨7.2m的楼板发生坍塌; 4栋建筑面积为1806.35 m2,全高为11.198m,

12、从首层0.000到三层高度为6.6m、二层为架空层。发生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模板支撑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在6.6m的高支模时,钢管搭设的横杆及立杆间距较大,立杆下部没加设扫地杆且没有设置剪刀撑,砼浇筑后由于钢管脚手架失稳导致发生坍塌。从上述事故,我们可以看出,要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关键,为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在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管理人员组织有关的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查,并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跟踪管理,主要突出一个“严”字,一切从严掌握、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三

13、、安全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并形成了一个有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以及地下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工艺设计、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施工程度日渐提高,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现状,告诫人们,仅靠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和依法干预以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管理的某些活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和及时处

14、理,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无数的事故案例分析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某建筑公司一木工,在某第二中学教学楼工地,承担四楼外走廊现浇混凝土的底板模板安装作业,他用的丁字支撑梁底板,人站在宽30cm的底模板操作,但下方的丁字撑未支撑牢固,因而他用力时,地模板晃动,身体失去平衡,加之临边作业未按要求搭设安全设施,他又未栓安全带,随即从14.7m高处倒栽坠地,当即身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冒险蛮干,无安全防护;简接原因是无安全防护设施。又如某建筑公司在一住宅工地使用塔吊进行安装“预制混凝土楼梯踏步”过程中,当由于重物起吊时吊点选择不当,在重物一端吊起离楼面

15、30cm时,重物摆动,并重击了离重物仅10cm左右的大型钢模板,致使立放着的钢模板倾翻,正在模板西南面干活的一焊工被压在大模板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重物起吊点选择不当,大型钢模板堆放不符合要求;间接原因是施工现场地狭窄;主要原因是安全教育不够,操作技术不熟练。现时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化程度仍不高,主要还是大量的使用劳动力,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对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从消除隐患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实施:(一)、要在施工现场预防伤亡事故,应找出易发事故和常见事故发生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部位上存在的隐患及不安全因素,才能有效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1、高处坠落:所谓高处作业是指操作者,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是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在主体结构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的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