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13770551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二路施工图总说明gth(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04D02( 1 / 5)经二路道路工程D道路施工总说明施工图总说明一、工程范围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市政配套工程共计 20 条道路,全长 13.2km。其中包含内环路、纬一路、纬三路 3 条主要道路及外环路、纬二路、支一路等 17 条次要道路,主要道路总长 4.09km,次要道路总长 9.11km。工程分两期实施,本次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的道路工程及附属工程。校区内道路工程概况详见下表:序号 路名 道路宽度(m) 道路长度 备注1 内环路 24 2.78km 主要道路、一期实施2 外环路 18、14 3.04km 次要道路、二期实施3 经一路 18、12、8 1.38km 次要道路部分二期实施4

2、 经二路 12 0.43km 次要道路部分二期实施5 经三路 12 0.28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6 纬一路 24 1.02km 主要道路、一期实施7 纬二路 12 0.80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8 纬三路 24 0.33km 主要道路、一期实施9 纬四路 24 0.15km 次要道路、二期实施10 支一路 12 0.53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1 支二路 18 0.30km 次要道路、二期实施12 支三路 12、8 0.62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3 支四路 12 0.14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4 支五路 8 0.34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5 支六路 8 0.14km 次要道

3、路、一期实施序号 路名 道路宽度(m) 道路 长度 备注16 支七路 8 0.14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7 支八路 8 0.12km 次要道路、二期实施18 支九路 12 0.26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19 支十路 8 0.27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20 支十一路 8 0.18km 次要道路、一期实施本说明仅针对其中经二路新建工程,经二路为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的次要道路,道路总体呈南北向,规划宽度 12 米。工程起点接外环路,沿线与支十一路平交(共 1个交叉口) ,终点接纬三路。经二路工程范围长 0.43km(K0+013.75K0+426.5) 。二、设计依据1. “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

4、市政配套工程施 工 图 设 计 ”任务委托书。2. 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报审稿)3. 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市政配套工程初 步 设 计 文 件 4. 厦门规划局关于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市政配套工程初 步 设 计 审查意见厦规综2009118号5. 翔安新校区地质勘查报告(详勘) 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2009.09三、设计规范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

5、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C04D02( 2 / 5)经二路道路工程D道路施工总说明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10.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四、设计标准根据厦门大学翔安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校区内部道路车流量较小,车速也较低,主要供行人、非机动车及内部交通通行,故相关线形技术指标不宜完全套用城市道路标准。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经二路按照城市支路级标准设计,设计速度采取 20km/h。主要线形技术标准表序号 内容

6、采用标准1 道路等级 支路级2 设计速度 20km/h3 荷载标准 路面 BZZ-100 型标准车机动车道 4.5m 4 净空高度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5m 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706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7 平曲线最小长度 408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09 最大纵坡推荐值 810 最小坡长 60一般值 150凸极限值 100一般值 15011最小竖曲线半径 凹 极限值 10012 最小竖曲线长度 2013 停车视距 20五、平面设计本工程平面线形按规划确定的走向布设,平面线形为直线。具体详见“道路线位示意图(C04D03) ”。六、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到沿线地形、相交道路标高

7、、建筑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要求,力求道路标高与场地标高协调、尽可能的降低土方工程量、与周围环境协调,坡度平顺协调,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如下:1. 以非机动车控制指标为设计依据,路线最小纵坡不小于 0.3,最大纵坡控制在 3.5以下;2. 平交口范围纵坡一般控制在 2.0%,最大不超过 2.5%;3. 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路面标高。本次设计,经二路最大纵坡为 2.4%,最小纵坡为 0.8%,具体详见“纵坡、竖曲线设计表(C04D07) ”。七、横断面设计本工程一般路段规划断面宽度 12m,全线按一块板布置,考虑到侧向安全距离的要求以及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和侧平石的稳定,在车行

8、道无人行道一侧路基宽填1m。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8.0m(车行道)4.0m(人行道)12.0m八、路基设计C04D02( 3 / 5)经二路道路工程D道路施工总说明1. 路基设计标高路面设计标高为车行道中心线处的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2. 填料土强度和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堤填料,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

9、基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 压实度( %)080 94%填方80 92%挖方 030 94%设计要求地表压实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低于 20MPa。3. 路基处理(1)零填及挖方路段:一般路段需清表 30cm。挖方基底为坚实的花岗岩时可不铺筑垫层,直接铺筑基层和面层。部分路段开挖整平后直接出露的中液限粘质土或全风化、强风化岩,应先检验其 CBR 值是否符合要求,CBR 不符合要求时,应对路槽底部80cm 范围内超挖换填符合路床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 94%(重型击实标准) 。(2)填方路段:清表 30cm 后回填素土。路基填料使用前必须先检验其

10、CBR 值是否符合要求,CBR 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对地面坡度大于 1:5 的填方路段,均应在原地面开挖 2m 宽的台阶。4. 路基边坡坡率填方边坡坡率采用 1:1.5。挖方边坡坡率采用 1:0.75。5. 路基防护本次施工横断面图纸中横地面线采用的是现状地坪标高,并非校区场地整平后的设计地坪标高。当校区场地整平之后,路段路面设计标高会和周边地坪标高基本接顺,填挖高度会相对有所减小,故本路段可不设边坡防护。九、路面设计1. 路面结构组合本工程为校园内次要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具体结构组合如下:车行道: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C)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0.6cm 乳化沥

11、青封层20cm 4%水泥稳定碎石15cm 级配碎石人行道:3cm 彩砖3cm M10 水泥砂浆10cm C20 素混凝土C04D02( 4 / 5)经二路道路工程D道路施工总说明10cm 级配碎石根据校方的实际工程建设进度,和对于施工期间施工便道实施的具体要求,道路清表后,先期实施 20cm 水泥稳定碎石层(4水泥掺量) ,作为施工便道使用,待周边地块建设完毕,将该水稳层完全破碎作为垫层使用。2. 路面材料基本要求(1) 面层1) 沥青: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本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为 1-4,沥青选用 A-70#。沥青材料技术性质要求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2、)表 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的规定。A-70# 沥青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7080延度(5cm/min,15)cm 100软化点(R&B) 高于 46闪点 260含蜡量(蒸馏法) 2.2密度 15 g/cm 实测记录溶解度 99.5质量损失 0.8针入度比 57薄膜加热试验 1635h延度 15 cm 8粗集料: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4.8.2 的规定。粗集料技术要求集料压碎值 不大于 30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35视密度 不小于 g/cm 3 2.45吸水率 不大于 3坚固性 不大于 -细长扁平颗

13、粒含量 不大于 20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 不大于 1软石含量 不大于 5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4.9.2、表 4.9.3、表 4.9.4 的规定。填料应干净、洁净,能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4.10.1 的技术要求。粗、细集料及填料宜采用粘附性好的碱性石料。沥青砼面层的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5.3.2-1、表 5.3.2-2 的规定,沥青用量建议在 4.55.5之间,具体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

14、量百分率()级配类型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中粒式AC-20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细粒式AC-13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5.3.3-1 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设计空隙率 35,马歇尔试验试件尺寸为101.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50 次,技术标准如下

15、: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项目 空隙率 VV 稳定度 MS 流值 FL 矿料间隙率 VMA 沥青饱和度 VFA单位 % KN mm % AC-20 36 5 24.5 1215 7085AC-13 36 5 24.5 1316 70852) 透层油透层油宜采用乳化沥青,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透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 9.1.4、9.2.3 的C04D02( 5 / 5)经二路道路工程D道路施工总说明要求。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3) 沥青混合料施工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 135及 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的规定确定。(2) 基层路面结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 4%) ,碎石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压碎值不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