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0375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38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规划通则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甘肃省政府甘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甘肃省政府西部大开发甘肃省发展规划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天水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共天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

2、意见秦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秦安县旅游业发展有关文件秦安县文化旅游局、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关于“秦安县凤山旅游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协议二、规划范围本规划以甘肃秦安县城东南凤山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凤山旅游风景区)为规划范围。凤山是从大地湾附近的九龙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其行状如凤头,雄峙秦安县城,故名凤山。该风景区位于东径3451,北纬10540秦安县城东南的凤山上,海拔高度为1220米1304米。整个风景区规划范围南至明清街,北至堡子坪北侧,东至凤山历史文化名村,西至凤山西侧山脚,分为凤山古建筑群、太平堡、行宫及春场四大部分,规划面积约21.5万平方米(凤山历史文化名村为景区的

3、拓展部分)。三、规划总体定位本规划力求以近期凤山景区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为突破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争取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通过对秦安县城现有的凤山旅游风景区的规划,深度挖掘、整合与提升秦安县的民俗文化,以最新的开发理念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依托秦安县域内的兴国寺、凤山历史文化名村等资源,把景区规划建设成为甘肃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秦安的“地标”。同时依托秦安的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两大产品,精心打造凤凰祥瑞文化、宗教文化、寻根文化、名人文化,将凤山旅游风景区建设成为优秀的休闲文化旅游胜地,使旅游业成为秦安三产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四、规划指导思想以邓

4、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秦安县的经济发展为基础,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风景区开发建设,争取用8年的时间,将凤山风风景区建设成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型风景区。五、规划目标1、依托凤山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大旅游理念,树立精品意识,合理开发凤山山体资源和挖掘秦安民俗文化资源,把凤山建设成为

5、以休闲度假为主,兼具观光、娱乐、民俗活动、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综合型的旅游度假精品景区。2、通过旅游休闲度假开发,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当地替代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使旅游休闲度假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3、通过规划控制,保证区域的开发建设合理有序,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同时,形成优美、独特的景观风貌。4、通过对凤山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为凤山旅游风景区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打下基础。六、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规划方针,强调风景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风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 2、综合协调原则。协调风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

6、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3、市场导向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风景区旅游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根据主流客源群体追求“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总体趋势特征,突出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同时结合历史文化,秦安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引导开展休闲观光、民俗采风等旅游度假活动。4、个性化原则。 本规划认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本规划将充分整合、提炼凤山旅游风景区的内在独特个性,设计出与其独特个性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以达到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建立预期市场定位的目的。5、可操作原则。风景区规划

7、、旅游项目策划避免华而不实,力戒片面追求项目的新、奇、特,而忽视与规划区域自然条件、市场基础及社会经济水平相协调的弊端。七、规划阶段风景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凤山旅游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 第一期:2008年2010年第二期:2011年2015年第三期:2016年2020年同时延展考虑2015年以后规划区中远期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和项目建设,强调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及产业体系组织。第二章 景区区位与基础条件分析一、景区现状概况凤山旅游景区位于秦安县城东南侧的凤山上,这是大地湾的九龙山延伸的余脉,其形如凤凰雄峙秦安县城,故名凤山。凤山上现有泰

8、山庙古建筑群、太平堡、春场园和行宫四大部分建筑。该景点始建于元代,现存殿宇大多为明清建筑,分一阁、一宫、二厅、三殿、三洞、十一殿宇,分别建于拾阶而上的九个平台上,布局精巧,气势峻秀,雕梁画栋,彩饰斑斓,该景点为天水市范围内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凤山旅游风景区1979 年被秦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省级文保单位。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该景区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对古建筑的维修工作,新修了上山栈道1.5 公里,绿化范围进一步增大,配备了石桌、凳、椅和照明、消防、安防等设施,完善上水工程加固山体,整个景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凤山景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

9、景,风景区将成为秦安县资源品质高、交通便捷的旅游胜地。深度开发挖掘凤山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规划和深入开发凤山,将极大地丰富秦安县的旅游产品,使其旅游形象更加丰满。二、景区区位凤山位于秦安县城。秦安县县城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309公里,距天水市人民政府驻地秦城区57公里,大约1小时的车程。312国道和310国道天巉段的建成,直接连通天水市和秦安县。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310 国道天(天水)巉(巉口)段起自天水,经秦安、叶堡、通渭,止于定西十八里铺,接312国道,全长约196公里,秦安境内长57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游客进出秦安。天水市及兰州市都是秦安县旅游业巨大的客源市场。秦安拥有较发达的交通网络

10、,而且小商品贸易较发达,往来于秦安的过路客人、商贾、差旅人员都是该景区潜在的客源市场。三、基础条件分析(一)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凤山旅游景区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季湿润无酷暑,冬季干燥无严寒,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是10.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2.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4;近年来平均降雨量为507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08.1小时,(日照率50%),年平均无霜期为178天。最大冻士深度56cm,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最大风速20米/秒。该景区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日照充足,适宜旅游的时段较长,整个夏秋季都是外出旅游的

11、理想目的地。(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秦安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加之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农作物生长期长、土层深厚,具有适宜发展经济林果的先天自然优势,果树栽植历史悠久。近年来,以梨、桃、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发展迅速。秦安苹果个大、味甜、水分多、营养价值高,远销省内外。桃园建设因其规模大、品质优良于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大地湾牌优质桃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含糖量高,味道香甜,远销省内外。秦安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秦安特产主要有:桃、苹果、梨、“秦安一号”花椒、白脆儿、胡麻、药材、棉花、甜菜等。秦安县基础经济仍然是农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12、秦安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其它较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三)基础设施条件分析秦安县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其中312国道和310国道天巉段的建成,直接连通天水市和秦安县。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310 国道天(天水)巉(巉口)段走北线,起自天水,接天北高速公路,经秦安、叶堡、通渭,止于定西十八里铺,接312国道,全长约196公里,秦安境内长57公里。秦安县境内有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线”的靖(远)天(水)公路,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县境71公里。两条省级公路在县境交汇有通衢全国之便,并与天(水)张(家川)、秦(安)隆(德)、秦(安)甘(谷)三条省级公路和秦安远门等十多条

13、县级公路相交汇,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天张公路(天水张家川县,秦安县境内自云山至清水土门,长7.5公里,达到国家4级公路标准);华双公路(通渭县华家岭陕西凤县双石铺,秦安县境内长75公里,达到国家三级公路标准);秦隆公路(秦安县县城庄浪县宁夏隆德县,秦安县境内长46公里,达到国家三级公路标准)。目前,全县有公路195条,通车总里程为1784.42公里,其中国道52公里,省道187.12公里,县乡公路204.27公里,乡村道路1341.03公里。全县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70%,每千人有公路3.02公里,17个乡镇全部通公路,515个行政村中445个通公路,占总数的86.4,有客运

14、班线30条,货运专线21条。由1条国道主干线和3条省道组成的纵贯南北,横联东西,衔接毗邻周边县区的主干道公路网已初具规模,秦安的客、货运输可东去张家川、清水、华亭、陕西;南至天水、北道;西北通甘谷、通渭、兰州;北达庄浪、静宁、隆德、平凉等地,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省、市、县、乡、村的连通的公路网络,使得交通瓶颈制约大为缓解,公路交通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景区所在地秦安县城宾馆饭店业发展迅速,共有二星级宾馆一家,其它各类档次宾馆8家,能同时提供400张中、低档床位。秦安县城镇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沟通了省、市、县(区)间的交流,是省内交通较发达的一个县。

15、总之,秦安县已经具备了发展旅游业所需的交通道路及宾馆、饭店等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以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第三章 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一、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一)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1、区位条件良好。凤山旅游风景区所在地秦安县位于天水市北部,渭河主要支流葫芦河下游,是天水的北大门。秦安县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 C,平均降雨量507.3毫米。总面积1061.6平方公里,人口55.23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国道310线纵穿县境,天巉公路、靖天公路纵贯南北,泾甘公路横穿东西,莲叶公路、蔡莲公路建成通车,已成为沟通陇东、陇南、兰州及西安的交通枢纽。秦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功能初步完善,对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2、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秦安古称成纪,据史书记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就出生在这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大地湾、兴国寺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68处,主要分布在葫芦河的三条主要支流清水河、显亲河、南小河流域。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秦安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三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