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00608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1)(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西安市交通局长 安 大 学二零零六年四月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组成员组 长:任文斌 市交通局 局长 副组长:卢 凯 市交通局 副局长 教授 马 健 长安大学 副校长 教授 翟振东 长安大学 副校长 教授项目负责人:卢 凯 市交通局副局长 教授严宝杰 长安大学 教授 博导成 员: 张朝献 市交通局 副局长 任立新 市交通局 副局长 高级工程师李月华 市交通局 纪委书记刘重兴 市交通局 助理巡视员孙贵朝 市交通局 助理巡视员胡 矛 市交通局 处长 经济师王鹏星 市交通局 调研员 工程师梁 敏 市交通局 处长 副教授胡长水 市交通局 处长 博士韩新营 市交通局

2、副主任杨党校 市交通局 副处长 工程师李斌科 市交通局 副处长 经济师刘连昌 市公路局 局长 工程师尤 骁 市公路局 副局长 工程师强院省 市运管处 处长 经济师张振民 市出租处 处长 经济师赵晓明 市质监站 副站长 高级工程师张春保 市维修处 处长 经济师杨天明 公交总公司 经理 经济师郭晓汾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教授 博导荆便顺 长安大学信息学院 教授陈 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教授王生昌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教授司利增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副教授许宏科 长安大学信息学院 教授贾守镇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副教授张生瑞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副教授 博士后张三省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副教授目 录第一章 概

3、述11.1 规划背景11.2规划目的和内容11.3 规划依据21.4 规划范围与期限21.5 规划原则3第二章 西安市“十五”交通计划执行情况42.1 “十五”交通发展成就42.2 交通发展的基本经验92.3 存在问题10第三章 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环境分析123.1 西安市“十一五”发展目标123.2 交通发展环境14第四章 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64.1 指导思想164.2 基本原则164.3 “十一五”交通发展总体目标17第五章 西安市“十一五”公路发展规划215.1 西安市公路现状215.2 西安市公路现状分析245.3 “十一五”公路发展的指导原则255.

4、4 “十一五”公路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6第六章 西安市“十一五”道路运输规划366.1 西安市道路运输现状366.2 道路运输业存在的问题416.3 道路运输需求预测436.4 道路运输发展目标456.5 道路运输发展具体目标和任务45第七章 西安市“十一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597.1 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现状597.2 公共交通需求分析627.3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任务62第八章 西安市“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规划768.1 西安市交通科技现状768.2 存在的问题778.3 交通科技发展需求778.4 “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798.5 交通科技重点建设项目818.6 实施效

5、果89第九章 西安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保障措施909.1 交通发展总投资909.2 交通投资构成909.3 规划保障措施92附表附表1 西安市国省道改造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表2 西安市主通道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表3 西安市次通道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表4-1 西安市旅游路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表4-2 西安市农家乐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表5 西安市乡乡通工程“十一五”建设项目表附图西安市公路网技术等级现状分布图西安市公路网(20062010年)规划图III第一章 概 述1.1 规划背景西安地处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陕西省省会,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全

6、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世界文明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全市现辖9区4县,176个乡镇街办,3162个行政村,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807万。西安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确立了把西安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规划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文化名市、环境优市、依法治市的治市方略,确立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四区一基

7、地”发展格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尽显人文之都、科技之市、现代新城的魅力。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127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9:44.0:49.1调整为2005年的5.0:42.5:52.5,三次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3%、15.7%和12.3%。城镇化水平达到63.8%,已经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1.2规划目的和内容“十五”以来,西安市交通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了交通发展和改革的步伐,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8、有力地支撑了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是西安市继续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按照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十五”交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和预测“十一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提出西安“十一五”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出发,制订具体的实施目标、任务和达到目标的措施,争取更好地为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西安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服务。规

9、划以公路建设、道路运输、公共交通、交通科技等方面为主要内容。1.3 规划依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2;交通部关于编报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04117号);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2005.4;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2005.2;西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纲要(试行)2006.4。1.4 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西安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长安、临潼、阎良9个区,蓝田、户县、高陵、周至4个县。规划期限:20062010年。1.5 规划原则系统性。系统分析全市交通运输各环节的

10、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为目标,有效配置交通资源。前瞻性。科学预测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遵循发展规律,正确判断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协调性。立足于区域交通网络的完善,注意与相关产业及周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公路建设与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可行性。依照国家政策,结合西安实际,遵循交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资源、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第二章 西安市“十五”交通计划执行情况2.1 “十五”交通发展成就“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期,也是交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全市交通系统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是“九五”的3.95倍

11、。其中公路建设和养护完成101.8亿元,运输站场建设完成3.38亿元,公共交通建设完成1.8亿元,分别是“九五”的3.97倍、2.86倍、4.4倍。交通事业在十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施规划和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筹资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先后编制完成了西安市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西安市道路运输主枢纽及线网布局规划、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用项目争取银行贷款、争取上级支持、吸纳社会资本。五年来,除省上直接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外,市交通部门用政府特许经营权向银行贷款15.5亿元,争取部、省支持5.1亿元,引进社会资本7.5亿元,为加快发展

12、奠定了基础。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8598公里,比“九五”末增加了547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6.1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了8.84公里/百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建成和开工在建高速公路近180公里,相当于“九五”的三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国省道升等改造进一步加快,关中环线一级公路建成80公里,在建116公里;108国道西安至临潼城市快速干道开工建设。国省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关中城市群的形成。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共投资12.73亿元,建设改造2042公里。按公路等级划分:改建二级公路214公

13、里,三级公路634公里,四级公路1194公里。按路面性质划分:新铺油路900公里;土路砂石化改造1142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556公里,基本实现了县与县之间二级公路连接,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99.5%。公路养管水平不断提高,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十五”期间共完成126项大、中修及水毁修复工程,优良率93.5%,合格率100%。高标准组织实施了国省道大中修工程,公路路况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10国道陕西段在2004年全国文明样板路考核验收中名列第一。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区县均组建了乡村公路养护站,基本做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五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88

14、项,优良率80%,合格率100%。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在全省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公路客货运输高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公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客运量3.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90亿人公里,分别比“九五”增长了10%和12%;完成货运量2.56亿吨,货运周转量280亿吨公里,分别比“九五”增长了22%和51%。“十五”末,公路客、货运输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达到73.1%和73%。全市有一级客运站6个,二级客运站7个,大型货运站场6个,基本形成了以西安城区为中心、各区县为节点的公路运输网络。西安至周边中心城市快速客运“千公里一日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村客运网络快速发展,全市100%的乡镇、80%的行政村通了客车,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的乘车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快速发展,全市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