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69637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3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1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1二、“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基本经验5三、“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6第二章 广州旅游业竞争力分析8一、评价指标体系8二、评价方法及结果9三、竞争力分析10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14一、指导思想14二、发展目标14三、发展战略15第四章 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规划18一、广州旅游资源开发分析18二、广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分析21三、广州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原则及思路22四、广州各类旅游产品发展规划25五、“十一五”期间重点整合及开发建设的旅游景点(区)29第五章 旅游市场开发规划35一、客源市

2、场分析35二、目标市场选择与开发重点39三、市场营销策略与开发措施41第六章 旅游产业配套规划45一、旅游交通45二、酒店业47三、餐饮业49四、旅行社52五、旅游购物54六、旅游娱乐57第七章 对策与措施59一、创新旅游发展模式59二、科技兴旅与信息化建设60三、区域协作61四、建立与完善旅游法规体系63五、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65附件一亚运旅游发展专题研究66一、研究背景66二、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旅游的影响及评价72三、亚运旅游发展战略78四、亚运旅游发展实施纲要82附件二城市旅游发展战略专题研究89一、广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吸引89二、旅游吸引的营造应体现其城市型旅游目

3、的地的特点90三、根据不同市场确立差异化的城市旅游形象91四、城市旅游吸引体系的营造以整体性为原则突出关键要素94五、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9845第一章 “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五”期间,广州旅游业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努力克服“非典”事件不利影响,在“九五”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 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得以巩固和发展图112000年2005年广州市旅游业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十五”期间,2001年、2002年广州市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年初,在经过2002年的资源整合、宣传促销和旅游企业努力的基础上,广州旅游出

4、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入境游有突破性进展。2003年12月份,城市接待旅游者1390.62万人次,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7.85%;旅游业总收入7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9%;“春节黄金周”接待境内外旅游者604万人,列全国各城市的首位,呈现“开门红”的好局面。2003年3月中旬,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广州旅游业遭受了重创,形势急转直下。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旅游警示,使广州市的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旅游企业全部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面对 “非典”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省旅游局的具体指导下,广州市旅游局

5、果断决策,引导广州旅游业沉着应战,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并确立了“两手抓、两不误”即:在做好“非典”防治的同时,紧紧抓住旅游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把“非典”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的旅游工作指导思想。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向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扶持我市旅游业抗击非典的若干措施的请示,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5月下旬,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广东的旅游警告后,市旅游局及时提出了“启动六月份,奋战下半年,把损失夺回来”的指导方针,通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广州市的旅游业在健康、有序、积极、热烈的氛围中逐步得到恢复。2004年,广州旅游行业

6、紧紧围绕“克服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恢复广州的旅游市场”这个中心,开展以“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继续恢复广州旅游市场,兴旺广州旅游产业,有效促进了广州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广州接待游客总人数达8439.73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35.79%,其中过夜旅游者2674.71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16.29%。在接待过夜旅游者中,海外旅游者437.15万人次, 较2000年增长3.90%,其中外国旅游者138.96万人次, 比2000年增长28.14%。旅游业总收入547.04亿元,比2000年增长31.5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89666.77万美元,比2

7、000年增长25.95%,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7.37%,占全省旅游外汇收入的35.27%。旅游业增加值为174.50亿元, 比2000年增长35.88%,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24%,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以巩固和发展。2005年,广州城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398.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7%,旅游业总收入为624.68亿元,同比增长14.1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5%。参照“十五”计划确定的我市旅游业到2005年的主要指标:城市接待总人数8515万人次,旅游收入640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9亿美元,分别完成1

8、10.4%、98%和128.2%。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巩固。(二) 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互补互促“十五”期间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市场持续增长,呈现互补互促的良好局面。“非典”过后,为了尽快消除“非典”对广州旅游、商贸及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广州市旅游业积极启动和恢复国内旅游市场,推出“旅游热浪溢羊城”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百万市民休闲游”,策划了生态、美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37条线路,供市民自助游和参团旅游; “夏日旅游欢乐月”,举办了广州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观众最多、效果最好、影响最深的花车巡游活动;“中外游客庆中秋”,组

9、织了近百艘花船、花艇和游船巡游珠江,向中外游客展示了“百舸争流,千名外宾游广州,万盏灯火,十万市民闹珠江”的美丽画卷。为消除外国游客对来广州旅游的疑虑,在大力恢复国内市场的同时,加紧策划和启动省内外、国内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一是“请进来”,邀请国外主要客源市场的重点旅游客商及新闻媒体到我市进行旅游资源和产品的考察。二是“走出去”,对境外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宣传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3年广州国内旅游恢复到上年同期的水平,入境旅游恢复到上年同期的80%,处于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2004年三大旅游市场继续恢复性增长,其中,入境游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内游。2005年广州接待过夜游客中, 海外

10、游客比国内游客增幅达到12.15点,人均停留天数为2.14天。同时,近年来,广州接待的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比重显著增加,外国游客占入境游客总数已经接近1/3的比例,显示广州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与国际接轨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表1-1 广州入境游客客源结构对比 单位:万人次年 度入境游客总数外国游客所占比例2005年510.31176.6534.62%2004年437.15138.9631.79%2002年473.97128.8627.19%2000年420.73108.4425.77%1998年303.5961.5220.26%(三) 旅游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旅游产品日趋多

11、样“十五”期间,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南越王宫署遗址以及北部山区八大休闲度假重点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广州一日游”为代表的广州旅游系列产品,其中包括“珠江沿岸文化史迹游”、“岭南园林文化游”、“广州帽峰山生态游”、“先烈路近代革命史迹游”、“广州文化艺术游”、“羊城新八景游”、“云山珠水游”、“烹饪技艺游”、“广州大学城游”等近40条主题线路,极大地丰富了广州旅游产品的内容。着力打造的“珠江游”,已成为广州旅游精品。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广州国际美食节和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等主要节庆活动也已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巨大效益。经过努力,广州已形成以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城市旅游为基础,

12、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为突破性发展的多层次、适合各类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多种旅游形态的综合发展,使广州旅游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广州旅游产品的规模和档次得以大幅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四) 旅游配套日趋完善,企业经营实力增强“十五”期间,广州旅游业完成了初级的数量型增长阶段,逐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旅游要素基本配套和完善,已经具备了接待大型国际性活动和体育赛事的能力。至2005年底,全市有旅行社17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60家,国内旅行社114家;主要宾馆酒店332家,其中星级饭店206家(五星级6家、四星级26家、三星级89家、二星级79家、一星级6家);主要旅游景点1

13、10处,其中4A景区(点)10处。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二、“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基本经验(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发展工作非常重视,认真贯彻落实2001年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国务院200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确定了旅游业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地位,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的广州旅游管理委员会。市各级领导对旅游工作高度重视,现任广东省省长、时任市委书记黄华华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林树森、市长张广宁等领导多次调研旅游发展状况,不断强调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广州旅游发展的工作提出许多重要指示。市政府出台了关于

14、加快我市旅游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的多种措施。各区(县级市),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到本地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中,采取各种举措,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全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市场整治、重大旅游节庆等活动中,尤其是旅游“黄金周”期间均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特别是在“非典”之后旅游市场恢复工作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支持,使广州旅游市场得以迅速恢复并领先于全省和全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广州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 加强旅游促销,塑造广州旅游城市形象“十五”期间,广州旅游业加大了宣传促销的力度,实施 “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

15、建立了旅游宣传促销的网络,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在日本、韩国、印度、德国、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北、华东、西南、华中以及京广沿线的主要城市进行了大型的推介活动和展销会。同时,邀请日本、韩国、印尼、德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比利时、菲律宾等国家的旅游业内人士及新闻媒体来广州进行采风,宣传广州旅游形象。与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我国多个省市进行旅游交流往来,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600多场次。经过宣传促销,广州“花城、商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更加突出,越来越深入人心,提升了广州城市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为主题,“食在广州”为品牌,自然风光、都市风光为亮点,活力都市、购物天堂为主要内容的广州旅游的四大特点。(三) 加强区域合作,携手打造珠三角黄金旅游区域“十五”期间,积极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相关政策,突出粤港澳的“一国、二制、三地、四种文化交融(岭南文化、西方文化、都市文化、历史文化)、五大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荟萃”的独特风格,使之成为独具吸引力和极富竞争力的旅游协作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